近日,第130屆廣交會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圓滿落幕。雖然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疫情防控形勢尚不明朗,疫情進口風險依然存在,但在新一輪技術革命、RCEP協定簽署和中國申請加入CPTPP的曆史機遇下,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疊加在全球産業鍊韌性逐漸恢複和新冠疫苗生産加速等積極影響下 因素,廣東對外貿易有三個新的發展優勢和三個再發展機遇。廣東應利用這一形勢,充分利用廣交會,以"線下好看,線上活潑"的形式,鞏固中國與世界市場之間的橋梁,創新性地發揮全面對外開放的綜合平台作用,幫助中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為維護全球産業鍊供應鍊價值鍊的暢通做出積極貢獻, 同時加快廣東從要素開放向制度開放轉型,為國家實作全方位高水準發展"開辟新路"。
目前,廣東對外貿易發展突出三大優勢。一是外貿規模居首位,民營企業注入強大的内生動力。在全球疫情帶來的經濟波動中,廣東對外貿易表現出較強的韌性。2021年前三季度,廣東外貿規模在全國外貿形勢下表現良好。民營企業将外貿行業帶出逆境,2020年出口規模仍将居全國第一,帶動廣東外貿增長2.8個百分點。二是産業基礎雄厚,新業态蓬勃發展。廣東機械裝置、電子裝置和醫療裝置等高新技術産業進出口貿易位居全國第一,近年來,還不斷創新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為代表的新業态、新模式。三是國際市場多元化發展。廣東與東盟、歐盟和美國的貿易額位居全國之列,充分發揮了對外貿易橋梁的作用,也積累了多元化貿易的優勢,特别是在RCEP協定簽署的背景下,創新和探索區域自由貿易發展新途徑提供了第一機會。
同時,廣東對外貿易發展迎來了三重發展機遇。一是以國内大周期為主體,國内外雙周期互相推動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外貿轉型優化迎來突破期。目前,廣東已經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國内市場,國内生産、分銷、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都有大量新的增長點,為進一步提升工業企業轉型更新帶來突破性機遇。其次,新興的技術革命正在興起,數字貿易正在蓬勃發展。近年來,廣東數字貿易領域不斷煥發新的活力,服務水準不斷提升,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占比超過50%,廣東對外貿易發展成為新引擎。第三,開放合作平台不斷湧現。橫琴、前海合作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國(廣東)-RCEP成員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流等平台疊加在"雙區機遇"上,凸顯了強大的制度開放動态。
首屆"線上+線下"廣交會成功舉辦後,廣東應充分發揮上述三大優勢,抓住三大機遇,賦能廣東外貿新發展,為打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貢獻力量,助力全球經濟複蘇。
(作者:韓永輝,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金融經濟決策專家;馮亞軒,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助理)
本文得到了美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會重大項目"全球經濟治理的制度開放和制度創新研究"(20&ZD061)的支援。
詳情請下載下傳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