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授權轉載自我知識專欄"故事中的故事",id:@water五,其個人公衆号為waterfive001。文章的一部分參考了有自我意識的張凱雯,他的個人微網誌:@Darth_Coco
昨日淩晨,隻想睡覺,突然在微網誌上看到北京電影學院陳瑜老師的微網誌
Mark Xuan先生于2015年4月6日淩晨5點15分去世,享年76歲。
當我跳起來時,我簡直不敢相信。馬克·玄小姐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導演。執導《風景》、《超級肥皂》,參與制作《天大殿》《三僧》《天舒奇談》等電影。

Mark Xuan先生可以說是後期美國工作室最重要的導演和骨幹。2006年法國Anse動畫節評選出了世界上100部最偉大的動畫短片。這部動畫隻選擇了中國的"風景"。馬雲的地位看得出來。
風景(豆瓣)
而且很遺憾,1988年的這片風景,可以說是美國制片廠徹底改革,被抛向商業自力更生的最後一部水墨動畫,可以說馬老師和風景,真的是中國最後的水墨動畫人。
2008年我校中國傳媒大學舉辦第三屆ANIWOW!在中國|(北京)大學生動畫節,美國電影制片廠的幾位幸存前輩被邀請參加該節日:
馬克·玄先生、張松林先生(不開心、不開心的導演)、曲建芳先生(翺文狄的父親)、張廣西(寶蓮燈的導演)、學校的陸勝章先生(2008年北京奧運會福娃宣傳片導演)
五位老師簡直就是一個超級明星陣容,一般都是讓我們的學生來做一個巅峰講座,期間幾位老先生也開玩笑說,這不會是他們最後一次有機會站在一起講課......想不出一個字成一個字,張松林先生2012年老了,無法想象馬先生今年也離開了,其實馬先生也很年輕啊!當時,張先生還指着馬老師的曲調:"我記得宮廷畫中的小馬還是一根小毛的時候,怎麼會變成一匹老馬。"
(上圖依次為左至右順序,分别為:陸勝章先生、曲建芳先生、張松林先生、馬克·玄先生、張廣西先生)
當時,傳媒大學的ANIWOW規模還很小,隻能在3樓的小演講廳裡,隻能載100人,但那天,簡直就是一片人海。校外的學生蜂擁而至,聆聽老先生們的講課。
這些動畫成就,隻是在馬先生人生的前半段,馬先生在新世紀,對中國動畫有着強烈的使命感,進入動畫教學,勞先生本人,從上海到冷吉林(動畫學院)和北京(北京大學軟體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講課,并積極參與多項評審活動。老一輩紳士總是對藝術有着非常高的追求,而且是高光節。據說,在中國的一個動漫節上,當被投入到馬克·玄先生執導的學生作品中時,他站起來對所有評委說:"這是我的學生的作品,我作為評委自願退出評選。"
無論身在何處,馬先生總是穿着西裝,幹淨利落,是一位真正的紳士。
是以這一次馬雲先生的死,簡直是感動了那麼多被他個性感染的學生,被教導了。
今天早上看到我老師姐姐Darth_Coco張基寫的紀念文章,讓我們很感動,可惜馬老師老了,2010年以後基本不再指導學生了。在姐姐的同意下,她寄來了關于這位老先生的紀念文章,希望更多的人認識馬克·玄先生。
姐姐的知識:張鍵鍵
微網誌:http://weibo.com/cocozk
長微網誌原文:http://weibo.com/p/1001603828952643842126
ps:姐姐目前是一位非常強大的免費插畫家和動畫師,但同時也是吉祥物劉思山的制片人之一,是劉思山的繼母。
<h1>馬先生</h1>
2015年4月7日 23:21 PM 749 正在閱讀
馬先生就是我所說的他,但他一定叫"先生"。然而,我猜他一點也不介意。
馬先生是馬克·玄先生。今天早上我轉向微信,看到了他去世的消息。這似乎與癌症化療有關。但這麼說是沒有道理的。
我見到馬小姐太晚了。
畢業論文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長篇故事,那一年,我們的動畫學院也假扮出來給校外專家複習。我寫這篇文章的專家是馬先生,他在北京大學微電子軟體學院教授動畫,并帶來了研究所學生(他不太了解這個設定)。校外評估結束後,我收到了馬先生給我的評論,拿着它,感動地哭了很久。本來,表格大部分是空白的,用來填寫評論,馬老師給我寫信說表格已經滿了,塞得像一個俄文塊。
它有什麼令人感動的?當時,學院裡很多老師一開始就嘲笑它,聽我的想法會給出"寫不好你就完了"的威脅性回報。在初稿審查之前,除了他的研究所學生導師王先生之外,沒有人認真對待我的論文。我處于絕望的狀态,以為研究所學生院三年,總要拿出一些東西。在那個時候,寫論文是我逃避生活的主要也是唯一合法的借口。
但是第一個執行個體的回報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可以說,感受到了上帝的恩惠(顯然是前輩的恩惠)。學校老師把那本厚厚的大書帶回家和老公一起修改,我得到的回報版連标點符号都改了。校外馬師的反應,幾乎更像是甘道夫出人意料的營救。在那篇論文的小世界裡,它突然變得不合情理。還有那麼偉大,傳說中的人們對自己的肯定,那種偉大的幸福。反正我哭了。
後來,我委托去北京大學研究所學生院看望馬老師。那是2008年。
北京大學大興校區,真的很遠。2008年地鐵完全消失了,非常荒涼。我和姐姐把三種交通方式換成了80年代科技研究型院子。之前去老師告訴我很多馬師的事情,首先,他很認真,第二是習慣和年輕人,半夜一點就打電話給他他,他也會接,第三,隻要送他一本書,他會很開心, 四、馬老師有點"憤怒的綠色"的意思(請不要糾結這個詞的原意)。
在這個故事裡,反正當我看到他真人的時候,我得哭很多次,鼻子酸溜溜的。這個人就是上海美容工作室的前身,這個人是你童年時給你的那些夢想中的人之一,這個人就是我認為我的想法是有價值的人......我忘了那天我說過的事情。我記得我給馬雲和他的妻子龔先生一個我所謂的畢業創作的動畫。而我自己也沉浸在一種"虛幻"的情緒中。
第二次見到馬先生,大概是在2009年哪個動漫學院組織的動漫節,邀請了幾位學長學姐來演講。如果你沒記錯的話,大概是張廣西(那匹奇怪的蒙古馬)、張松林(無腦不開心)、曲芳(阿凡提)、馬克·玄(三和阿達一起工作)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戴鐵郎(黑貓警長)。老人穿着西裝出席了會議。但是我一開口,我就知道為什麼姐姐說他有點生氣了。那天他的談話其實有點不合時宜。其他人都在談論中國動畫的發展有多好,這項活動有多成功等等。馬師傅抱起邁克,講了一堆真相......我更愛他。但現在想想,有一種感覺,也許他非常喜歡我的論文,因為他一直在表達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總是不同的,一些東西。我以為我當時遇到了那個人,也許他也是。這個圈子在動畫教育中瘋狂膨脹的浮躁是房間裡的大象,大家不講真話造成的抑郁,很少有人能打破,即使打破也是制造另一種抑郁。我去見馬先生是為了認出他的親戚,我承認我進入了一種"不真實"的情緒。再說,老人穿西裝真是太帥了。最後,我會得到老人的名片,以後可以給他打電話。
搬家後,大約在2010年,我記得我給馬雲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就像一封信(我是個白癡,丢失了别人的電話号碼)。我後悔兩年沒寫它了。他通過電子郵件回複說,他的腿和腳都不好,晚上無法入睡。聽着覺得特别苦惱,自己的爺爺也是這樣,吃藥打點滴來緩解。所謂過去,馬老師不在家,我告訴老師爺爺是怎麼治病的,希望能緩解老人的症狀。龔先生說國語的很多上海話,但好消息就在那裡。
然後,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馬先生的電話。電話那邊的老人一定不知道我又哭了。馬雲問我的問題,不僅是關于動畫,還有關于生活和選擇的問題。他一定不知道我當時需要多少鼓勵。自由職業者隻做了将近兩年,仍然無法分辨出哪一方處于危險之中,但去工作對我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分心。由于這種對滅絕的恐懼,我選擇了自由職業。我工作中的一大類工作是翻譯電影和電視教程,用很少的錢,但一直都有合同。馬師傅知道我沒有繼續做動畫,什麼也沒說,隻是說翻譯書籍是對人類文化的貢獻(我的上帝)。他還問我有沒有男朋友,當時很傷心,于是他告訴老人他的期望。反正都是這樣。後來說背動畫,老人說,其實不做動畫并不那麼重要,藝術是有聯系的,可以表達自己。還表示,參加完這兩節課後會回到上海養老。給我留一個來自上海的電話。在那次通話之後,我在房間裡坐了很長時間。
在那之後,我進入了一個更焦慮的階段。無論是自由職業者還是生活。但馬雲的話總能拿出來鼓勵自己。正如這條路已經被師父印記一樣,你可以毫無疑問地繼續前進。但總覺得自己沒有做點什麼,聯系馬先生不是很有意思,久而久之,就成了忽視聯系的借口。
2013年初,我計劃去上海旅行。想想馬先生,覺得他應該在上海,一定要去見他。到上海一個朋友家,給馬雲給我留了個電話,得知老人還在北京。在上海的預期重聚并沒有實作。于是,幾年後回到北京,打電話給馬雲,去他家看望他。
在一個陰天,我帶來了兩本我翻譯的書和一些我自己列印的明信片。坐在修複的大興線上。校園已經修繕了很多,但人還是很少,大概是因為放假。下午,馬先生家沒開燈,暖氣很熱,老師在窗外發際線,外面可以看到冬天的樹枝。在我看來,馬先生也是一樣,說腿還是疼,睡得很厲害。動畫真的不多說,我們已經就藝術的統一性達成了一緻。基本上,這都是關于生活的,你必須承認,被我的兩個老一輩人推動結婚是很有趣的。特别是,一直不太插話的老師突然來了精神,對我連續十幾個說"快"。馬先生還說,他家以前是美容工作室的Tweed(小龔找媽媽)老師怎麼跟他們一起打籃球,他和龔先生是怎麼結婚的。這些傳奇的名字在他的位置上是輕描淡寫的。這裡有一個提示,上海的中國藝術宮有一個工作室陳列室,裡面有他們的作品和名字。上海博物館的名人牆上也有馬雲的照片和名字。
天黑的時候,我說該回去了,馬先生說要帶我去吃飯,龔先生說晚上不要吃東西,還催促馬先生帶我去吃飯。我心裡四個字"由,寵物,如果,驚訝。外面下雪了,馬先生正領着去大學食堂的路上,我真的很擔心如果他摔倒了,我怎麼能買得起中國動畫。吃什麼已經忘記了,卻不知道為什麼,也許不合适,也許這是特别常見的事情,隻是覺得這頓飯有點浪漫。馬先生從一個孩子的記憶變成了對面一位老紳士的記憶,有幸在"文學文學"的道路上與他相遇。在2012年到2013年之間,我決定不逃避我的生活。
他說,再帶一兩個學生回上海過晚年。
馬雲讓校門口的黑車司機帶我去地鐵。
不能再寫了,讓我哭吧。
附言:
雖然記不清,但還記得在那次ANIWOW講座中,老先生們被問到如何思考中國動畫的未來?
老先生們忽然興奮起來,老先生們顫抖的聲音說:"中國不缺作品,不缺精品。精品店最終會出現,我們隻需要等待它們出現。(感謝陳天仁寫在朋友圈裡的回憶)
轉載請找到原作者進行授權。
------
以下廣告位租金,有興趣的人士請發送電子郵件聯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