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王安憶讀《包法利夫人》:愛瑪之死是現實,安娜卻是詩

作者:文彙網
跟王安憶讀《包法利夫人》:愛瑪之死是現實,安娜卻是詩

如果你沒有讀過包法裡太太的整本書,你就會知道,福樓崇拜艾瑪,一個受過高貴教育的農家女孩,在一個高貴的女學生中長大,美麗而浪漫,在愛情的幻想和債務的虛榮中。許多學者都讀過法國文學研究者和翻譯家艾瑪在去年的上海書展上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艾瑪。艾瑪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号,一直延續到現在的生活,但每個人對它的解釋都不同。

在五一假期的前一天晚上,我們不妨跟着作家王安義讀一讀,其實這也是為了了解王安義的小說《長恨歌》《紅豆生南華》《考》等某種剪裁,歲月的痕迹會加深我們對現實的了解。那麼就讓我們翻開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154頁《思維工藝的時代:王安一讀外國文學》。

跟王安憶讀《包法利夫人》:愛瑪之死是現實,安娜卻是詩

王安頤近期的小說《桃子之死》和《天祥》《匿名》

不同的閱讀感受:更少的拒絕,成人的折疊

當我年輕的時候,很難喜歡包法裡太太,這太浪漫了。雖然它具有浪漫劇的所有條件:年輕美麗的女主角,不幸福的婚姻,消極的情緒,毀滅的結束。但事實上,沒有預期的傷害。尤其是青年時代讀了很多西方小說,《安娜·卡列尼娜》,《被侮辱和破壞》,《簡愛》《呼嘯山莊》,《約翰·克裡斯托夫》,尤其是圖格涅夫的小說《初戀》、《貴族之家》、《前夜》等等,從中可以捕捉到很多優美的委婉說法和悲傷。在青年時代,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多愁善感的。不幸和犧牲掩蓋了幻想的光環,在經驗和了解處于空虛中的年輕時代閃耀着非凡的光芒。但"包法裡太太"熄滅了光環,讓人們可以看到下面的黑暗真相。艾瑪的美麗、愛、憂郁、希望和絕望,甚至她的死亡,都表現在缺乏同情和贊美的描述中,更不用說其他任何事情了。這些都不夠溫暖和甜蜜,無法滿足自戀情結。即使作為一個成年人,再次閱讀包法裡夫人,我發現它很好,而不是陶醉于它。相反,因為你比你更老醒,你冷靜下來,這不是一個小小的夢境嘗試,你受到的是一個更現實的現實。是以,你被說服了,皈依了現實的殘酷。

包法裡主義:将自己想象成别的東西的能力

跟王安憶讀《包法利夫人》:愛瑪之死是現實,安娜卻是詩

著名譯者周可曦先生和他的譯者包法裡夫人

重讀是最近對周克石先生的《包法裡夫人》的翻譯,在序言中,指的是儒勒·德·戈吉爾在他的小說中發明的"包法裡主義"一詞,定義為"人類將自己想像成別東西的能力"。事實上,這已經涵蓋了包法裡夫人命運的所有本質。感情和好感,去探究,那隻是"把自己想象成另一種樣子的能力",最終是因為"想象"和真正的權力差距,造成了悲劇。在這一點上,傷害的戲劇性被剖析成一個冰冷的現實,遵循既定的邏輯,形成了整個事件的因果骨架。但事物遠非一個定義,與現實一樣,"想象成為他人的能力"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日常過程,一個血液、肌肉和因果骨上豐富的敏感神經的過程,也是決定它不是一個定義而是一個小說的全部原因。

或者引用權威的引文,佐拉在序言中提到的那句話。由于左拉被稱為博物學家,他能夠了解現實主義工作的本質:"博物主義小說《包法裡夫人》的主要特點是準确地複制生活,排除任何叙事元素。作品的結構隻在于場景的選擇和某種和諧的展開秩序......""場景","和諧展開的秩序",這是一種現實的審美元素。那麼,"想象是另一種的能力"和"場景"和"展開的秩序"達到了什麼呢?

與生俱來的多愁善感和修道院般的氛圍

想象成為另一種外表的能力是在艾瑪十三歲時開始繁殖和養育。那一年,她被父親送到修道院。艾瑪在修道院裡沒有像往常那樣感到沮喪,而是用她的好東西抓住了感性的營養。教皇、教義、宗教儀式和修女為她組織了一個虛幻的夢境世界,她在那裡陶醉。這是由于她的浪漫本性,但也部分是因為修道院的人性。修女們對艾瑪非常友好,忏悔,神父們糾纏不清,布道引用情人,婚姻隐喻,學生們偷偷溜進對方看漂亮的圖畫書,而那月到寺院做一周的老姑娘,她可以唱老情歌,她講故事,講新聞,她甚至傳播小說這樣的世俗閱讀。在這裡,終于因為離中心的距離和松弛。結果,修道院很"溫暖"。艾瑪的多愁善感的性格在這裡得到了豐富而狹隘的營養,她對生活的想象,"喜悅、激情、陶醉"的概念,也在這裡完成。在這些概念的想象下,日常生活中蘊含着一長串深水,太平淡,以至于她認為這是一個錯誤。

"外國海關":包法裡早出櫃,晚退休

在與包法裡博士結婚後,她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錯誤。在此之前,亭子的生活是沉悶的,最後還有一條出路,出路就是結婚。生活在農村省份,不是家庭出身,結婚的機會其實非常有限。是以,當鄉村醫生布法利出現時,她給了他幸福的希望,立刻感到失望。鮑法裡,一個愚蠢的男人,真的有一種感人的愛,即使是對他從未愛過的前妻,也帶着溫暖,更不用說他心愛的艾瑪了。"他忍不住經常撫摸她的梳子,戒指和披肩";他聽她的話。為了改變她幸福的環境,他放棄了來之不易的行醫,搬到了雍鎮,在艾瑪死後追問她,她以優先的方式行事;他終于找到了艾瑪不忠的證據,當他被嫉妒摧毀時,當他看着妻子的情人魯道夫很長一段時間時,"他似乎又看到了與她有關的事情",并松了一口氣。這樣的愛情是艾瑪從書中沒有讀過的,是以是在她的想象之外,"她無法了解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這其實是一個緻命的缺陷,她的世界太小了,她沒有體驗到的情感是她身上不存在的。由于她對客觀的外部世界缺乏了解,或者她想要了解的欲望,她可以發展出"想象他人的能力",進入幻覺的深淵。

就像"包法裡夫人"的副标題"外國習俗"一樣,包法裡博士是"外國習俗"的最佳展現。他比艾瑪更早出現,退休時間較晚,開始和結束艾瑪的戲劇。這大約是左拉所說的"和諧展開的秩序",命運的因素按照自然規律逐漸進入,并逐漸形成事件,而事件後則留下了影響。小說以包法裡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接納開始。這是一個誠實、愚蠢、厚重的心,罕見但盡職盡責的孩子,有多少農村醫生是由這樣的胚胎組成的。他們巡遊鄉村,會這麼少的手,卻能治好一百種疾病。沒有治愈的方法,也不奇怪,因為有上帝在召喚它!醫生的品格就是見證。像艾瑪這樣鄉村地主的女兒,嫁給了著名的包法裡博士,是她的祝福。沒有機會取得更令人驚訝的勝利,除非有一個神話,比如Hindrella的故事。而自然界的嚴謹性從未創造神話,他們從不試圖逆轉"平凡生活的平凡曆程",是以他們無法阻止艾瑪,一個沉迷于自我幻覺、一廂情願的女人創造神話。當然,他們也無法阻止生命的程序不斷打破她的神話。

"王子"消失了,艾瑪拿着伯爵的"水晶鞋"。

跟王安憶讀《包法利夫人》:愛瑪之死是現實,安娜卻是詩

艾瑪真的看到了意大利風格的城堡,她祖先的着名肖像,一張桌子上有燭台和銀餐具的樹枝

就這樣,神話出現在艾瑪的眼中。也就是說,被邀請通路翁德維利耶侯爵。馬奎斯正在為衆議院競選并重新進入政壇:布施,演講,承諾,舉行舞蹈。鮑法裡人很幸運地進入了他的視線。艾瑪在小說、圖畫書和浪漫故事中複制的神話變成了真實的場景。一切都是真實的和活生生的。意大利風格的城堡,著名的祖先肖像,帶枝燭台和銀餐具的餐桌,莊嚴的餐管,四套舞蹈,沙龍舞蹈,男人,女人,男人和女人。她幾乎已經介入制作了這張神奇的畫面,成為其中的那個人。有沒有一個伯爵沒有和她一起在極大的喜悅中跳舞,有這麼小的莫名其妙的眼神時刻?今天晚上是艾瑪睜開了眼睛,她終于脫穎而出。是以,沒有理由不相信她本可以快樂。在回家的路上,艾瑪拿起一個繡有徽章的煙盒,艾瑪認為這是伯爵的遺物。就像那雙水晶鞋一樣,香煙盒是神奇之夜确實發生的證據。然而,在這裡,情況恰恰相反,水晶鞋不在王子的手中,而是在欣德雷拉的手中。不是欣德瑞拉在半夜十二點鐘死去,而是王子。這決定了事物将遵循生命的道路,而不是神話。

在這一點上,它讓人想起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為愛而抛棄,不是艾瑪的理想嗎?在最後的時刻,在山上的艾瑪走進公證人家借錢,她注意到公證人的餐廳 —— "'它叫餐廳,'艾瑪心想,'這不是我想要的那種餐廳嗎?是以,是的,艾瑪的理想不是夢想,而是現實。然而,這是别人的現實,不是她的現實,她的向往隻是一個夢想的出現。真正的夢想家是安娜·卡列尼娜,她有着特别強烈的激情。這種熱情使她遠離現實,遠離尋常。正如沃倫斯基的母親躺在鐵軌上後所說:誰給了她如此多的熱情?她有如此多的熱情,這對任何人都不好。另一方面,艾瑪"在溫暖的浪漫中賦予了實際意義"。在這裡,所謂的自然主義必須揭示其局限性。因為他們不相信人生的機會,太忠實于"平凡人生的平凡過程",是以他們失去了不平凡的可能性。艾瑪的悲劇遠不如安娜高尚,她隻是一個普通的悲劇。

好吧,在那個神奇的夜晚之後,平凡的日子變得難以忍受。雖然拿着"水晶鞋",但王子已經不見了。為了治療艾瑪的抑郁症,他們搬到了永鎮。省風俗,這裡展現了全貌,也為艾瑪"想象成另一眼"的夢想劇奠定了基礎。這種循序漸進、層層擴張,真的是和諧的秩序。自然主義的現實主義技巧在這裡再次閃耀。這個省城,就是沉悶搞笑,也就是粗俗幼稚,也就是說,邪惡也保留了良知,固定卻隐藏在永恒的本質中。這取決于你在哪裡看它,而忠誠是提供給人們的觀點。很奇怪,從同一個描述來看,都可能導緻相反的感覺。這就是自然主義的好處,自然主義保持平衡,能夠在小說中将有機生活帶入生活。

與艾瑪曾經居住的鄉村相比,雍鎮是一座城市,無論是她的母親伯特還是她的丈夫托斯特。它有行政機構,如市長,迪瓦施先生,宗教事務,如布尼齊安神父,教會執事Letibudwa,法律部門,由Gyoman先生的公證公司代表,業務正在蓬勃發展。還有金獅客棧及其競争對手的法國咖啡館、時裝攤販,還做債務和貸款,是以永貞有金融活動。它的人口集中,有長期居民和流動人口,例如金獅旅館擠滿了客人的萊昂先生。通過這種方式,它形成了一個小社會,有一些機會。苛刻的自然主義隻能給艾瑪的浪漫劇這樣的舞台。萊昂是第一個出現在劇中的角色。

如果不是萊昂的怯懦和謹慎,他們的關系就不會一分為二。這時萊昂還是個害羞的年輕人,帶着一點純潔,一定要去巴黎去上課,才會這樣一點道德克制和純潔善良的天性洗幹淨淨,再做艾瑪浪漫劇中的英雄。目前,他被排除在外,放棄了自己的位置,讓給了下一個角色:拉舒特莊園的所有者魯道夫·布朗格先生。這是一隻老手。他非常了解女性,以至于他幾乎每一步都掌握了自己的計劃。他無法說出自己對艾瑪了解多少,也沒興趣去了解它,正如書中所說:"新奇的魅力,漸漸地像一件衣服一樣,溜走了,暴露了愛情永恒的單調。"但他足夠熟練,他很容易得到人們,他适應能力強,他很容易進出。對艾瑪來說,他采取了随心所欲的方法,是以,"他教她做一個柔軟和放縱的東西。

魯道夫也消失了,萊昂出現了,艾瑪的戀情惡化了。

在艾瑪身上,魯道夫真的是從天而降,拯救了她平凡一生的王子,高貴的出身,風。她終于體驗到了她想象中的激情。在沉溺于這條路的過程中,她也有一些清醒的時刻,珍惜屬于自己班級的簡單感受,那是她讀若父親的信的時候。這封信非常感人,寫下了他如何向一個路過雍鎮的小販詢問包法裡一家的情況,包法裡說他看到馬廄裡有兩匹馬,然後,"我想知道你是否玩得很開心",并寫道,他為他的小孫女種了一棵李子樹,他從未見過她, 并把它種在他女兒以前房間的窗戶下面。艾瑪被信中的文字所震撼,她一度将"像别人一樣思考"的希望轉移到了日常生活中。可惜的是,日常生活再次欺騙了她,也就是聳人聽聞的雍鎮博士包法裡為馬廄搭檔Ippolit的骨科足部手術以失敗告終。包法裡博士注定要行神迹,平凡的日子注定要擺脫庸俗、無知、無聊、無所作為,艾瑪完全放棄了康複,義不成是地投入了魯道夫的懷抱。忠實的現實主義是這樣的,它不會留下痕迹,它消除了溫暖的多愁善感,以挽救一些機會的情況。現實生活不會順應艾瑪的幻想,改變,她不注意就好,一旦注意是迎頭撞上。

魯道夫,就像兒子、兒子和兒子一樣,從艾瑪的生活中消失了。但畢竟他為艾瑪做了更多的事情,正如方所說,他教會艾瑪成為一件"特别的事情"。在這一點上,萊昂幾乎被教導得很好。那個沒有大興趣的小公務員,在巴黎吃不下飯,但在魯昂,與一個鄉村醫生的小妻子打交道,他受夠了混雜在一堆女工身上的風。會的,艾瑪也符合他的條件,學會做一個鼻涕蟲。雖然不是貴族出身,但永遠是鄉下紳士的妻子,她不是沒有工作養家糊口嗎?是以,"她不就是一個上流社會的女人,而是一個丈夫的妻子嗎?"簡而言之,這難道不是一個真正的情婦嗎?這一次,艾瑪終于建造了她的宮殿,在下魯昂的Boulogne Inn酒店的房間,他們在那裡享受了奢華和激情。在這個房間裡,她專注于她從十幾歲起就一直在發展的理想。但事實上,這種理想已經受到污染。Blogne Hotel 酒店位于一個混合區,主要是劇院,小咖啡館和。他們的房間在哪裡?"床是一張船形紅木床。紅色的Livantin絲綢帳篷從天花闆上垂下來,一直到兩端敞開的枕頭的位置,然後向外拱起,......杆子的頂部變成了一支箭,太陽一進來,圓形的銅飾品和木框的大圓球就突然發光了。在壁爐架上,大燭台中間有兩個粉紅色的海螺......在壁爐旁,有一張黃色檀香的小圓桌,上面有螺絲釘,兩人在上面吃飯。"這是艾瑪的宮殿,散發着資産階級的奢華和甜美的氣味。說實話,它看起來有點像妓院。再加上平民出身的公務員情人,艾瑪的浪漫理想已經惡化。

現實的殘酷:"最終,小說家殺死了英雄"

分析這樣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就像分析生活本身一樣。但由于嚴格的"場景選擇和某種和諧的展開秩序",它比生活本身更合理,合乎邏輯,是以更真實。是以,當艾瑪踏上跌倒的開始,她的腳步就會不由自主地走下來,沒有意外的因素去想。正如佐拉所說:"最終,小說家殺死了英雄。"是生命本質的法則在這裡做出決定。這樣,就再也不可能救艾瑪一命了。

周四,艾瑪從魯昂租借上了鋼琴課,然後去了布洛涅酒店開會。從頭到尾,幸福和激情都包裹在陰郁、灰色的日景中,無比悲哀。這也是現實主義的好處,它從不濫用,總是描述事物最膚淺的狀态,并精心挑選表面狀态,像鏡子一樣反映本質。這一天,艾瑪早早起床,來到金獅客棧等馬車上,在路上,馬車漸漸擁擠,然後看到了這座城市。下車,走過散發着苦味的街道,雪茄和牡蛎,最後進入幽閉恐怖的房間。晚上,她去喜劇中心的理發店做頭發,那個家夥一邊做她的頭發,一邊賣她參加化裝舞會的門票。然後在路上,在路上遇見盲人,唱着一首粗俗的小歌,回家的路上特别陰沉。這是真正的悲傷,而遊戲的感性甜蜜是另一種方式,沒有什麼可以享受和自戀的,還有一些尴尬。

激情正在消退,已經具有虛拟的天性,水落石不是遲早的事了。艾瑪不得不誇大她的激情,并"期望能夠通過外部世界的力量為它注入新的生命" - 寫信,寫詩,扔玫瑰,食物,禮物,欲望......艾瑪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透支了。最後,她去了着裝要求,與店員,醫學生,店友甚至一起度過了一個夜晚。此時,法院也受理了Sa案的高利貸,進行債務償還。艾瑪的死亡之日就在我們身邊。

跟王安憶讀《包法利夫人》:愛瑪之死是現實,安娜卻是詩

為什麼安娜的死亡詩歌,而艾瑪是現實?

差不多在同一時間,艾瑪正在去找錢還債的路上,托爾斯泰飾演的安娜焦急地奔跑着。艾瑪被債務逼迫,下了毒,自殺了。安娜被她内心的激情所驅使,終于把自己放進了方向盤。艾瑪的死是現實的死亡,而安娜·卡列尼娜的死亡是犧牲的。前者是生活,後者是詩歌。嚴酷的現實主義絕對服從于現實,它不會創造升華。它将是紙上的現實,鋪就一個和諧有序,在這種和諧有序中,生命的本來面貌将會暴露出來。比現實更嚴謹、更有力、更果斷,由宇宙法則驅動。

也許是因為年老,超越了感性的傳遞,更能接受這樣一個苛刻的愛情故事。重新翻譯的叙事更加口語化,也讓沉悶的生活狀态有了活潑有趣的閱讀。簡而言之,重讀包法裡夫人的書,幫助我了解了完美但又殘酷的現實。

跟王安憶讀《包法利夫人》:愛瑪之死是現實,安娜卻是詩

作者:王安毅

編輯:錢一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