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毛球界談起"千禧二"這個詞,球迷和朋友們不自覺會想到馬來西亞男單選手李宗偉。李宗偉職業生涯中兩個悲劇性的關鍵詞是不要繞開,一個是世界冠軍,另一個是中國選手。
2008年、2012年和2016年,李宗偉連續三屆奧運會進入決賽,兩次輸給林丹,一次輸給延龍。在2011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李宗偉四次進入世錦賽決賽,但輸給了中國選手。
不過,到目前為止,李宗偉從未赢得過重量級世界冠軍。但就運動表現而言,李宗偉已經保持了315周的世界第一排名,是世界上最長的球員,赢得了60多個冠軍的身材。特别是憑借12站世界羽量級系列賽的所有金牌,這是林丹無法做到的。
馬來西亞"男性單身哥哥"形成記憶
李宗偉1982年出生于馬來西亞,現居中國福建省泉州市。那一年,我的爺爺奶奶從閩南來謀生,從那時起,他們在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槟城紮根。
李宗偉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但他總是長不長。為了讓自己長高,李宗偉癡迷于籃球,他也進入了國家隊,但母親卻苦惱兒子每天在球場曬黑,他不準打籃球。
1993年,喜歡打羽毛球的父親帶李宗偉去他經常去體育場打球,李宗偉好奇地拿起球拍揮了幾下,身邊的教練看到這個11歲的男孩有比一般孩子更大的姿勢協調,于是接受了李宗偉為弟子, 讓李宗偉每天放學後去球場練習。于是李宗偉開始學習羽毛球。
從學校到羽毛球學校,從國家隊(相當于中國省隊)到國家隊,李宗偉隻花了6年時間,期間李宗偉也被馬來西亞青年隊忽視了三年,但幸運的是最終被馬來西亞國家隊主教練弗羅斯特推薦,進入了國家隊。
要知道,羽毛球訓練注重早期的基礎,很多頂級羽毛球運動員,從5、6歲就開始訓練。
林丹5歲開始打球,印尼天才陶菲克8歲,丹麥國王加德4歲......李宗偉11歲才開始,已經很晚了。
1999年,17歲的李宗偉在馬來西亞奪得全國冠軍。
2000年11月,羽毛球世界青年錦标賽在廣州舉行,備受期待的李宗偉在半決賽中輸給了印尼新星索尼德維-昆科羅,獲得第三名。
當時,馬來西亞的"男性單身哥哥"是黃宗涵,教練隻是李宗偉作為"綜合技術,未來很有希望"的訓練。
2003年,李宗偉在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男單亞軍和荷蘭羽毛球公開賽男單三名,進入丹麥羽毛球公開賽前八名。
2004年7月,在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上,李宗偉赢得了他的第一個公開賽冠軍,并在世界排名中升至前16位。
他的馬來西亞教練米斯本·西迪克(Misben Siddique)後來取代了中國教練李毅。在新教練的指導下,李宗偉的步法和網前技能有了明顯的提升,成績也逐漸提升,赢得了職業生涯的第二個公開賽冠軍——中華台北公開賽。
2005年,李宗偉在世界羽毛球錦标賽和馬來西亞公開賽男單冠軍中奪得男單決賽冠軍。成績優異的李宗偉逐漸取代黃一涵成為馬來西亞男單的弟弟。
永不放棄
李宗偉的自傳電影《失敗者為王》中有一個情節:
少年李宗偉因身高被國家隊拒絕後,在母親的懷裡哭了起來。
但家人睡着後,他默默地爬上去,找到一根橫梁,一遍又一遍地跳起來,試圖通過"摸高"讓自己變高。
直到16歲,李宗偉才第一次進軍國家隊,并就讀于吉隆坡的香蕉拉馬魯裡羽毛球學院。
從小鎮到大城市,李宗偉無人陪伴,低人一等。
同齡球員中,他隻能排在六七位,做力量訓練,别人能拉高五六十磅,他隻能承受二三十磅,隊友們看不起他,總是嘲笑他為"山腳下的猴子"。
起步晚,條件差,李宗偉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努力工作,然後努力工作。
正如他後來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裡太辛苦了,買不了任何東西。一定要自己工作,以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身體素質不好,他去練跑,别人跑了1600米,他甚至跑了好幾圈,甚至來回跑了十幾次。
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國家隊,有些世界冠軍連3000米都很難跑下來。
為了取勝,他每天像瘋子一樣訓練,通常5點起床,整個上午都在打球訓練,再加上一個下午的力量訓練。
如果不是參加比賽,這樣的生活方式,基本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如此,即使全家短短的4天旅行,他也必須堅持每天跑步和遊泳。
迄今為止,李宗偉一直保持着多項紀錄,在馬來西亞無人能打破:
團隊比賽可以連續打3個小時,其他人都累了,他還站在那裡,不上瘾;
打轉,他可以打10分鐘,而一般職業球隊的水準隻有5分鐘;
練習接球,中國隊孫軍能撿到500個,南韓的李賢毅能接501個,李宗偉知道,硬是咬牙切齒地把這個數字提高到1000個。
李宗偉在五屆世界大賽總決賽中輸給林丹
作為世界羽量級世界四大王之一,他和林丹可以算是敵人和朋友,都在比賽中互相支援。兩人曾成為羽毛球界的"優秀雙驕傲",堪稱好詞!
李宗偉和林丹第一次相遇是在2000年東京亞洲青年錦标賽上,當時李宗偉18歲,林丹17歲。
李宗偉從一開始就對林丹印象深刻,"雖然他打得不如包淳,但我隐約感覺到,以他的速度和爆發力,未來肯定比小寶更好。"
直到2004年2月22日,林丹和李宗偉在湯姆杯預選賽中第一次相遇,兩人在随後的14年裡交手39次,林丹27勝12負。
作為馬來西亞的李宗偉之光,怎麼沒想到前面有這麼強的對手,一個十字是14年,而作為世界羽量級之王林丹,怎麼沒想到有這樣一個不被拉開的對手,一個追逐就是14年。
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1年倫敦羽毛球世錦賽、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3年廣州羽毛球世錦賽...
在這五場世界大賽的決賽中,李宗偉輸給了林丹。
如果用林丹的"全大滿貫"标準來評價李宗偉,李宗偉幾乎算作"全滿洲",他已經拿下了三枚奧運銀牌,四枚世錦賽銀牌。
可惜冠軍隻能有一個,但并非總是李宗偉。
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李宗偉再次出櫃,這一次他終于在半決賽中淘汰了老對手林丹,但在決賽中以0-2輸給了年輕怪異的龍隊。
在決賽後的新聞釋出會上,李宗偉的眼睛通紅了,他說:"我感到非常失望,非常失望,我在今天的比賽中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對手确實打得很好,這就是我需要面對和接受的。四屆奧運會,三枚銀牌,無論是我還是整個馬來西亞,都應該還需要一枚金牌,因為馬來西亞從未獲得過金牌。"
賽後,微網誌上有一條評論,收到了上萬個贊:"能接受外國人打敗中國人,除了福原的愛情,就是李宗偉。"
他回憶起治療過程,當談到心碎時,有眼淚
2018年,李宗偉被診斷出患有早期鼻癌,從此,舉世聞名的羽量級選手在人生的賽場上與死亡抗争。
由于鼻癌的特殊性,食管感染等并發症往往會進一步惡化。那時,李宗偉的整個脖子都像蛇一樣在皮膚上,就算吞水也會造成很大的疼痛!
這種不可抑制的并發症,持續很長時間,如此強大,通常使他保持清醒,使人無法進食,并依靠藥物麻痹吞咽神經。但對于生病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確定營養攝入。即使疼痛難以吞咽,你也要用硬頭皮吃東西。
在一次采訪中,李宗偉回憶起治療的過程,說到心碎,淚流滿面。
李宗偉說,每周五六次電療,越痛,痛越大。到了第三周,喉嚨都斷了,吃飯前必須吃藥,否則吞咽會太疼了。
說起母親和妻子,李宗偉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這并不容易,他們擔心我,但他們不敢在我面前哭泣,我不敢在他們面前哭泣,隻能在洗澡時獨自哭泣......我的妻子很堅強,很小心地照顧我,我覺得她真的很棒!"
好在,先進的醫療水準,加上李宗偉超強的身體素質,以及積極配合治療,現在已基本完全治愈、康複。
無論是在賽場上,還是與癌症惡魔抗争,李宗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诠釋體育界人士的堅韌不拔。
現在,雖然離開了心愛的羽毛球,回到李宗偉之後的家庭過得很幸福。
眼含熱淚退休
完成治療後,李宗偉希望重返2020年奧運會,但他的病情最終失敗了。2019年6月13日,李宗偉宣布退休。
盡管漫長的職業生涯一直沒有世界冠軍,但由于身體原因,19年的職業生涯已經結束。
退休的消息一傳出,他的"老對手"林丹就在微網誌上分享了一首歌,上面寫着"朋友不哭"和随附的文字"沒有人和我一個人在一起",這些話被扼殺了。
雖然多次輸給林丹,但并不影響他在羽毛競技場的地位,他用自己的經驗,永不放棄的精神告訴世人,失敗者也可以當王。
正如他在《失敗者是王》一書中所寫的那樣,"即使它失敗了,它也将是我生命中榮耀的标志。無論我将來走到哪裡,我都會像一個好鬥的戰士,不斷戰鬥。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永遠知道如何重新開始。"
李宗偉的羽毛球生涯一共奪得69個大滿貫冠軍,但在世界級賽事中始終落後一步,被譽為最偉大的"無冠王",他的退役也标志着羽毛球行業一個時代的總結,之後中國羽毛球界不再是"林立的戰争"!
盡管李宗偉長期主宰世界排名第一、三屆奧運會亞軍和四屆世錦賽亞軍,但職業生涯最大的遺憾是缺少了世界大滿貫冠軍。
按照計劃的軌迹,李宗偉要到東京奧運會後才會退役,但出于對未來健康的考慮,再加上東京奧運會的準備,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很難回到之前的巅峰,是以李宗偉不得不選擇在奧運會前一年退役。
林丹因為李宗偉的存在會更有力量,奧運會因為李宗偉的存在會更高含金量,世界羽毛競技場因為李宗偉的存在會更加傳奇。
李宗偉,奧運"三連雅"是不完整的美女,"輸家是王者"又是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