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琴:我的初戀情人鄧麗君

溫/秋雲也是如此

在中國流行音樂舞台上,這些年被稱為"小鄧立軍"的歌手較多,很多歌手受到觀衆的青睐,有的還出現在CCTV相關節目中,非常受歡迎。中國第一位學會唱鄧麗君的上海歌手江琴,30年來一直靜靜地唱鄧麗君的歌,九年前她在上海梅旗大劇院舉辦了一場"鄧立君金"獨奏會,大獲成功,仿佛鄧麗君再次引起人們的注意,讓觀衆仿佛回到了1980年代。的确,鄧麗君的歌曲在中國大江南北,她的歌曲感染了整整一代人,幾乎沒有人不喜歡鄧麗君,成千上萬的粉絲學會了唱她的歌。當時,江琴才十幾歲,藝術感情和音樂天賦早已落在她的身上,她沒有老師的自我溝通能力。她明白了,鄧麗君的歌會風靡全球,唱上千年......她想學唱鄧麗君,将來會成為唱鄧麗君歌曲的歌手。

那是1970年代末,江琴還是一名中學生,除了上學,就是聽鄧立軍,完全沉浸在鄧立軍的歌聲中,幾乎沒有其他愛好。一開始去學生家聽,偷偷聽,當時鄧立軍的歌曲在大陸被抵制流行,被當時的極左人稱為流行聲音,小情緒的黃色音樂。江琴并沒有那麼在乎它,她不認為這是全能的聲音,在她感覺中這是天堂的聲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隻要他們喜歡,如何評論它當時的社會。當時她沉浸在鄧麗君的世界裡,甚至很多男生都為了表達她對她的好感而無動于衷地走出去,都是為了能夠聽鄧麗君的歌。後來終于有了一台小三隻羊錄音機,如果她能珍藏起來的話,但當時大陸還沒有買鄧麗君的錄音帶(當時還不受歡迎的CD),所有的錄音帶都是從海外帶進來的,她收藏的鄧麗君的歌帶基本上都是從同學這裡錄制的。有一次,江琴從同學那裡借了一盒鄧麗君的歌帶,但她家的小三洋不能錄音,需要有兩台錄音機來錄音,結果她冒着風雨一夜去了另一位錄音機,這是她當時的精神食糧。如果有條件的話,她也千方百計地邀請親朋朋帶鄧麗君膠帶出國,但這種情況比較小......經過多年的努力,江琴幾乎收集了鄧麗君的歌帶,直到大陸比較開放,随着CD-ROM的推出,她還是節儉的,花錢買了鄧立軍的CD,當她對唱片的音質有更高的要求時,經常淘汰一批,重新收集一批,這30多年了, 鄧麗君與她迄今為止的記錄。

江琴:我的初戀情人鄧麗君

當時,鄧麗君的粉絲遍布東南亞,尤其是女生,她們幾乎會哼幾首鄧麗君的歌,但真正要唱好歌并不容易。比如大家都能唱的《小鎮故事》這首歌,旋律很簡單,但很少有人能唱好。越簡單,唱得越難。那麼,江琴是怎麼學會唱鄧立軍的歌的呢?其實她和其他女生,一開始也是普通的粉絲,但聽鄧麗君的歌動了,她覺得鄧麗君不僅唱得好,唱的歌詞也寫得很好,而且旋律優美,用和諧的聲音,幾乎貪得無厭......于是,她開始有意識地模仿鄧立軍的歌聲,隻有十幾歲的她開始一點也不分,帶着自己的藝術感受,用自己的聲樂天賦。應該說江琴是靈氣,她不僅嗓音好,而且很勤奮,每一首歌,她總是先把歌詞放回去,同時旋律記清楚,吸氣呼氣模仿一句話,直到歌唱鄧立軍的滋味停止。後來,随着鄧麗君的歌唱視訊,江琴看着視訊模仿鄧麗君唱的每一個動作,甚至她的笑容,一個微妙的表情動作,直到神的形狀像一個段落。

幾年後,江琴積累了數百首鄧麗君的歌曲,她的名聲逐漸讓人知道,很快,江琴開始出門演出,應該說她完全是自學成才的歌手,第一次唱的就是掌聲,漸漸地,人們,尤其是鄧麗君的歌迷們稱她為"小鄧麗君"。歌迷們沒有說錯,她的氣質和演唱風格很像鄧麗君,雖然最初的成功,但江琴并沒有沾沾自喜,也沒有放棄努力,多年來,她一直在探索進步,每天堅持聽鄧麗君的歌來睡覺,反複練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歌唱水準。同時,還特别崇拜了上海大學教授徐朗作為老師,和他一起學習聲樂,幾年下來,好處都很大。她還參加了許多聲樂活動,如上海卡拉OK比賽"誰唱得最美"大獎賽,"粵語歌手比賽"等獎項以及上海"青年小姐美女"稱号。是的,所有的榮譽都來自努力,這是多年堅持和努力的結果。

江琴:我的初戀情人鄧麗君

近年來,由于江琴的頻繁演出,人氣也相應增加,她的演唱風格也越來越成熟,她的粉絲也在不斷增長。她雖然唱的是鄧麗君的歌,但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突破,用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是她多年追求的結果。比如,她用鄧麗君的嗓音和表演風格演唱鄧麗君不唱歌,比如,她用上海話唱了一些鄧立君的金歌,這些奇妙的變化讓觀衆聽得如醉如醉,仿佛鄧麗君複活了,來到上海唱了一首新歌......近日在2021年世界夫人上海總決賽上,江琴榮獲總冠軍和"最佳丈夫才俊"獎,向她表示祝賀,也期待她在未來的歲月裡,努力創造新的輝煌。

江琴:我的初戀情人鄧麗君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場演唱會結束時,不少歌迷都要求江琴簽名。許多粉絲成為江琴的好朋友。他們都是鄧立君的粉絲,希望江琴能把鄧立君唱下來,唱下來,因為在他們心目中隻有鄧立軍的歌是永恒的,是貪得無厭的。是的,總是唱鄧麗君的歌,這是江琴的願望,一輩子要唱下來,鄧麗君不僅是她的初戀,更是她一生的伴侶。

2019.8.2 第二稿2021.9.23 第三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