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今年澳洲發生的21起鲨魚襲擊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這是自1934年以來的最高數字。造成人員死亡的鲨魚襲擊事件激增,這讓專家感到擔憂,其中一些人認為氣候危機可能是造成這場悲劇的原因。

十月初的一個早晨,西澳洲州的一個海灘上經常出現一個場景。一條鲨魚襲擊了一名沖浪者,沖浪者失蹤了。當局立即展開搜救行動,經過幾天的搜尋,發現了該男子的沖浪闆,但他的屍體尚未找到。他是今年澳洲第七位鲨魚襲擊的受害者,是該國86歲老人中最緻命的。
今年的鲨魚襲擊發生在澳洲的幾個州,包括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和塔斯馬尼亞州。2019年,澳洲沒有因鲨魚襲擊而死亡,前幾年每年隻有一兩人死亡。
據澳洲塔龍加保護協會(Taronga Conservation Society of Australia)的一位發言人稱,該國上一次有七起鲨魚襲擊死亡事件發生在1934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的年度死亡人數是在1929年,當時有九人死亡。在過去50年中,年均死亡人數保持穩定。
"在澳洲,這有點過分了,"悉尼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生物科學系教授卡勒姆·布朗(Callum Brown)說。事實上,長期平均死亡率是每年一人。是以毫無疑問,七個人比這高得多。"
這并不是說整個澳洲的鲨魚襲擊事件急劇增加。今年有21起鲨魚襲擊事件,這是正常的,與往年一緻,除了死亡率。
一些專家指出,這些數字每年都在波動,今年可能隻是運氣不好,但還有另一個可能的罪魁禍首:氣候危機。随着海洋升溫,整個生态系統正在被摧毀,魚類被迫遷移到它們從未去過的地方,物種行為正在發生變化。随着海洋世界的變化,鲨魚正在跟随獵物靠近人類喜愛的海岸。
澳洲是全球變暖的熱點
在陸地上,澳洲的氣候危機導緻了肆虐的叢林大火,極端的熱浪和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幹旱。同時,它會導緻海洋酸化和溫度上升,對整個生态系統造成破壞。澳洲東南部處于氣候危機的最前沿,近地表水的變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準的四倍。
大堡礁是澳洲東海岸的重要海洋生态系統,在過去十年中經曆了廣泛的白化,超過一半的珊瑚礁已經死亡,大量紅樹林死亡。動物正在向南遷徙,以尋找合适的環境。黃尾巨石在北部的熱帶水域很常見,在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附近蜂擁而至,常見的悉尼章魚已經從昆士蘭州東北部遷移到塔斯馬尼亞州,甚至浮遊生物和海藻等植物也在向南遷移。
布朗說,這些"海洋熱帶旅行者"經常沿着海岸線進出,在電影《水下動員》中著名的東澳洲洋流。但現在,氣候變化意味着冬天足夠溫暖,魚類可以生存,是以一些物種選擇永久留在南部水域。
鲨魚跟随水的溫度
海洋絕不是死水,洶湧的洋流意味着冷暖水區。東澳洲洋流是這一趨勢的主要參與者,近幾十年來變得越來越強大,将更多溫暖的熱帶水域泵入海岸,并将營養豐富的冷水推向一些東海岸。
這些水溫的動态變化也可能是鲨魚開始進入人類空間的原因。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海洋捕食者研究小組(Marine Predator Research Group)主任、鲨魚生态學研究員羅伯特·哈考特(Robert Harcourt)說,像牛鲨這樣的物種喜歡溫水,是以它們在溫暖的南方水域停留的時間更長。與此同時,像大白鲨這樣的物種,喜歡較低的溫度,被吸引到海岸,那裡的冷水區也富含獵物。虎鲨通常出現在更北的地方,但它們現在也在悉尼冒着生命危險,很可能受到洋流的影響。
三條鲨魚,公牛鲨,大白鲨和虎鲨,是澳洲鲨魚襲擊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可以看到很多鲨魚物種遷徙更多,它們的地理範圍擴大,"哈考特說。這是因為氣候的動态變化意味着它們适合栖息地的水溫和獵物的分布也在發生變化。它們可能與人類接觸更多,而人類對海洋的使用一直在增加。"
還有其他可能的因素
哈考特說,由于現代技術進步,醫療标準不斷提高和緊急響應時間縮短,鲨魚襲擊死亡人數在過去十年中急劇下降,這就是為什麼今年鲨魚襲擊死亡人數激增是"真正的異常現象"。
除了氣候變化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運氣是一個主要因素,"布朗說。近年來,有數次受害者獲救,因為附近有醫務人員,能夠及時治療傷口。"同時,這取決于受害者被咬傷的地方。
哈考特表示,今年可能是由于人們在新的皇冠大流行期間在家工作,加上澳洲最近特别炎熱的天氣,這可能增加了人們在海上度過的時間,增加了他們遇到鲨魚的機會。
氣候變化是不平衡的海洋生态系統
布朗和哈考特警告說,2020年的鲨魚襲擊死亡人數僅基于特定年份的資料,鑒于數字每年都在波動,很難說氣候變化是否直接導緻了今年的激增,或者是否隻是運氣不好。隻有幾年的時間,我們才能獲得足夠的資料來知道這是一種趨勢還是一個異常值。
但兩位專家都同意一件事:海洋在變化,鲨魚也在變化。氣候變化破壞了自然環境,破壞了海洋生态系統的生活、移動和與人類互動的方式,并破壞了一切的平衡。
"你不能(在短短一年内)得出任何結論,但毫無疑問,我們正處于一個不可預測的新時代,"布朗說。
上遊新聞 楊如晨編
來源:上遊新聞 聚集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