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出生于500萬年前,大約450萬年前,他們開始分化産生拉馬古猿,後來從拉馬古猿進化成200萬年前的南方猿類,并進一步發展成為現代人。
人類按動物界劃分,在分類學上,人類屬于脊椎動物亞門、哺乳期、靈長類、猿類亞頭、人類。根據在古代猿類和人類中發現的化石材料,最早的人類可能出現在300萬或400萬年前。
從理論上講,人類起源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既有古代猿類階段,也有可以制造工具的人類階段,後期階段包括猿類和智人兩個階段,分為早期和晚期。
生活在300萬至150萬年前的早期猿人階段具有基本的人類特征,能夠直立行走并制作簡單的礫石工具。
猿人晚期階段,大約在200萬到30萬年前,身體像人一樣,腦體積更大,可以做出更進步的舊石器時代工具,并開始使用火,比如北京的猿類在北京的周口店裡,中國。
早期的智人(古代)階段,在10萬到5萬年前之間,逐漸遠離了猿類的特征,非常接近現代人類,如德國的尼安德特人。
智人(新人)晚期階段,大約400-500萬年前,當人類的進化出現明顯加速時,在形式上已經很像現代人,在文化上,已經有了雕刻和繪畫的藝術,還有裝飾品,比如1933年發現的周口店龍骨山穴,當時原始的宗教已經産生, 已經進入母系社會,在智人後期,現代人開始分裂和形成,并分布在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