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東京夏季奧運會如火如荼,中國目前以6枚金牌在金牌榜上排名第三。說起奧運會,廣東是金牌強國,而在省内,潮頭地區是金牌産量較多的地區。
那麼,朝頭曆史上的奧運冠軍是什麼呢?讓我們快速浏覽一下。
第一:孫淑薇。

作為一個出生在揭陽市的70後男孩,他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獲得了男子10米跳台金牌,在潮頭獲得了第一枚奧運金牌,也是中國遊泳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
第二名:林嶽。
他出生于潮州,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獲得男子10米跳台雙打金牌。他也是第一位在奧運會上赢得兩枚金牌的嬰兒潮一代運動員。
第三名:傅海峰。
他還是揭陽國籍的男子羽毛球運動員,并在倫敦和裡約奧運會上獲得男子雙打金牌。他是繼林嶽之後獲得雙奧運冠軍的另一位超宇運動員。
第四名:郭未陽(生于潮汐,不生于潮汐,訓練不在潮汐)
他的祖籍是汕頭,但他出生在雲南省玉溪市,在那裡他赢得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體操隊的金牌。
第五名:張偉泉(出生于潮汐,在潮汐訓練)
這位跳水奧運冠軍最初來自梅州市大埔縣,但他出生于潮州市,并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獲得男子雙人10米跳台金牌。
第六名:瑪琳(起源不在潮中,出生不在潮中,訓練在潮汐中)
瑪琳也是一位運動員,祖籍不在潮頭,也不是出生在朝頭,但他是走出朝頭地區的"世界杯先生",拿下了18個世界冠軍,包括雅典奧運會男子雙打冠軍、北京奧運會男子團體冠軍和男子單打金牌。
第七名:胡佳(起身不在潮中,出生不在潮中,訓練在潮中)
跳水冠軍胡佳也不是他在朝頭地區的祖籍和出生地,而隻是在朝頭地區訓練,最後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了男子10米跳台跳水冠軍。
我們是否發現七位"來自朝頭地區的奧運冠軍"都是男性同胞,是以我們非常期待一些女性同胞的出現。
除了在潮頭地區做生意外,在體育運動方面也有很多成就,包括遊泳和乒乓球項目,因為朝頭的這兩個項目都有國家訓練基地,已經湧現出很多著名将領,如乒乓球馬林、跳水胡佳等。
其實,除了有良好的訓練基地這種艱苦的條件外,還因為潮頭地區靠近大海和多條河流,再加上潮人會受難,身腳更加靈活,歸根結底要培養出奧運冠軍,除了一定的天賦, 周邊的體育氛圍也要跟上,總之,隻有具備一定的群衆基礎,才能讓更多的當地人參加各種體育運動,才有機會發現一些未來的體育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