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是美國在加勒比地區的一個飛地和自治州,有權作為一個團隊單獨參加體育運動。棒球和籃球是島上最受歡迎的兩項運動,人口剛剛超過三百萬,國内觀衆最熟悉的運動是波多黎各籃球。
根據最新的FIFA世界排名,波多黎各目前排名第18位。過去,這支北美和中美洲球隊經常出現在大型比賽中,2004年雅典奧運會以92比73橫掃美國"夢之隊6"的賽事堪稱現代籃球史上的經典,其球隊史上也有一些比較熟悉的面孔。結合國家隊生涯和俱樂部成就,筆者将盤點波多黎各籃球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五名球員,供本文參考。當然,受空間限制,如果有選擇珠子,請在評論區留言添加。

V. 大衛·韋爾塔斯
33歲的控球後衛大衛·韋爾塔斯(David Huertas)是波多黎各男子籃球隊的王牌球員。關于韋爾塔斯的能力,相信對2019年中國FIBA世界杯上波多黎各男籃感興趣的球迷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波多黎各隊在比賽中唯一的勝利是對陣伊朗男子籃球隊。大衛·胡爾塔斯在比賽中得到32分和4次助攻。在整個世界杯期間,大衛·胡爾塔斯場均得到14.2分、2個籃闆和2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53.1%/43.0%/87.5%。大衛·韋爾塔斯自2006年18歲時入選球隊以來,一直穩步成長為球隊的核心。
作為一名職業球員,大衛·韋爾塔斯(David Huertas)擁有NCAA的經驗,但錯過了NBA。在法國聯賽混亂的巅峰時期,大衛·胡爾塔斯能夠放棄場均15場以上的比賽,足以證明他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得分手。
雷納爾多·巴克曼
早在2006年選秀大會上,巴克曼在第20輪首輪就被尼克斯選中。作為一名身高2.03米的球員,巴克曼當時是一個尴尬的球員,一般都有籃球基礎,進攻端缺乏天賦,但小前鋒在防守端工作,跟上了球星。也許是尼克斯上場時瓜防守的表現給掘金管理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掘金管理層後來與尼克斯展開了交易,得到了巴克曼的交易。
在六個NBA賽季中,巴克曼場均得到4.0分、3.5個籃闆和0.7次搶斷,其中最後一次是11/12。在波多黎各的籃球史上,能站在NBA的球員很少,巴克曼的戰績顯然相當不錯。當時37歲的巴克曼仍未從東南亞聯盟退役。在國際舞台上,巴克曼長期以來一直是波多黎各男子籃球隊的内線後衛。在前一年的FIBA世界杯上,老将巴克曼也場均得到9分、5.2個籃闆和2.0次助攻。
丹尼爾 聖地亞哥
丹尼爾·聖地亞哥,這位2.16米的巨人隊中鋒,是新世紀後波多黎各籃球的旗幟,大概也是許多NBA球迷對波多黎各球員了解的開始。丹尼爾·聖地亞哥從2000年到2005年為太陽隊和雄鹿隊效力,留下了3.4分和2.1個籃闆的場均紀錄。
作為波多黎各的一員,丹尼爾·聖地亞哥為球隊效力,直到2014年退役,并于2015年正式退役。在國際舞台上,丹尼爾·聖地亞哥習慣于戴着運動眼鏡打架,造型還是挺令人難忘的。
何塞·巴裡亞
在被一名來自波多黎各的小後衛跟蹤七年後,另一位更迷你的波多黎各人為詹姆斯留下了不好的回憶。對于NBA和FIBA比賽認識的資深球迷來說,肯定會知道,筆者說的第一個球員是NBA的波波曼阿羅約,至于第二個,是小牛隊的球星巴裡亞。
作為非選秀權,巴裡亞在2006-07賽季加盟NBA。在達拉斯小牛隊和明尼蘇達森林狼隊的14個賽季中,巴裡亞場均得到8.9分和3.9次助攻,是一個賽季中最高的。
作為替補,巴裡亞精力充沛,善于利用速度,在一場動蕩的戰鬥中突破撕裂的防線,打亂對方的節奏。10/11賽季的冠軍戒指,近4000萬美元的職業薪水,環球小姐的妻子,有自己的名字,可以說是何塞·巴裡亞作為波多黎各籃球史上最成功球員的世俗聲譽。
卡洛斯·阿羅約
阿羅約是NBA曆史上第五位登陸NBA的波多黎各球員。在FIBA錦标賽上,阿羅約可能是第一位真正震驚波多黎各隊的球員。
回顧阿羅約的NBA職業生涯,它始于01/02 NBA賽季。在此之前,阿羅約在波多黎各以天才少年的身份成長為神童,并早早地去了邁阿密的佛羅裡達商學院學習并追求籃球夢想。在大學的四年裡,阿羅約場均得到16.6分和4.0次助攻。
在2001年選秀之夜,沒有球隊願意從波多黎各挑選這位瘦弱的後衛。輸球後,阿羅約不得不帶着未完成的NBA夢想前往西班牙聯賽,前往西班牙聯賽獲得金牌和訓練。沒等太久,阿羅約很快就被NBA征召,掘金隊簽下了阿羅約,簽下了一份為期10天的合同。
在他的努力下,阿羅約最終争取一直待到賽季結束。一年後,阿羅約有機會加入爵士隊。那時,傳奇控衛斯托克頓已經老了,爵士隊想培養合格的邊後衛繼任者,而阿羅約是他們觀察的對象。
到2003/04賽季結束時,阿羅約在與西班牙的勞爾·洛佩茲的比賽中超越了對手,上升到首發控衛的位置,并打出了職業生涯最好的NBA賽季,場均出場28.3分鐘,貢獻12.6分,5.0次助攻和2.6個籃闆,投籃命中率為44.1%。不幸的是,第二年,阿羅約的狀态略有下降,他被降級到闆凳上,這反過來又開始了他作為浪子的職業生涯。
兩年後,在05/06賽季,阿羅約再次在魔術隊打出高光表現,場均出場22分鐘,貢獻10.2分、2.9次助攻和2.2個籃闆,投籃命中率50.1%。可惜在這樣的表現之後,阿羅約依然沒能赢得NBA球隊的信任,未來他一直保持着替補控衛或火控衛的位置。
在他九年的NBA職業生涯中,這位波多黎各後衛已經打了七場NBA比賽,場均出場18.7分鐘,貢獻6.6分和3.7次助攻。坦率地說,如果他能遇到一支願意給他穩定和足夠耐心的NBA球隊,NBA職業生涯的成就可能會更加輝煌。
就NBA職業生涯而言,高光期達到了與巴裡亞大緻相同的高度,但不如榮譽那麼長。但随着卡洛斯·阿羅(Carlos Arro)成為波多黎各的第一位籃球運動員,鑒于FIBA競技場的殺傷力和高光表現,大多數球迷大概都同意這一點。
回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阿羅約在美國夢六人賽中将比分縮小到24分,7次助攻和4次搶斷,在平局中完全碾壓艾弗森,最終帶領球隊在小組賽中以92-73獲勝。從此,阿羅約和他帶領的波多黎各男籃成為籃球史上巨人殺手的永恒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