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祭祀掃蕩方式,同樣是對深切感情的回憶。清明節期間,黑龍江倡導祭祀掃除文明新風,通過舉辦網絡節掃蕩、社群節日掃蕩、黃思帶悼念、郵件紀念卡等方式敬拜,守護"青明"。

"我們想念你,祝你一切順利!"4日,在道裡區建國辦事處和光社群,近100名居民哀悼并緬懷親人。在現場,居民們向小區發放白色氣球,寫留言卡、鮮花等方式緬懷已故親人。有居民說:"早期社群通知我們參加這次集體紀念會,覺得這種敬拜方式非常好,居民們一起紀念,莊嚴莊嚴,摒棄燒紙,也更健康,更文明。"
清明時期,牡丹河文化廣場舉辦了不同的清明節掃蕩活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全市殡葬服務中心和郵政部門,特意印制了一張文明的紀念卡,卡片更精美,内涵更豐富。市民可以發一張紀念卡的形式,向已故親屬表達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存儲卡寄出後,直接郵寄到殡儀館,由殡儀館在共同的祭祀活動中集中展示、閱讀,全祭活動後集中焚燒,通過環保設施。
市民正在寫紀念卡
擦去墓碑,放花...4日,孫國文和母親通過手機螢幕觀看了墓地從業人員的葬禮清掃,并在家中同時鞠躬敬禮,為已故的父親進行儀式清掃。"現場有很多人,媽媽的腿腳都不好,是以提前商量一下,今年預訂了禦山公墓代行儀式清掃服務。孫國文說,他對這次服務非常滿意,"感謝墓地從業人員,他們細緻的儀式清掃程式也都配備了音樂,代表父親鞠躬獻花,非常溫暖。這樣,雖然我們不能當場掃墓,但也表達了我們的悲痛和懷舊。"
據悉,本次清明節,黑龍江倡導犧牲掃除文明新風,開通了全省"清明雲節掃一掃"線上服務平台,推廣常态化"雲節掃一掃"服務,提高殡葬服務水準。同時,殡儀服務機構周邊範圍廣泛開展"三一"活動,即集中清洗一墳墓或灰燼、一朵花,舉行集體祭祀活動,為群衆不能到現場進行掃蕩的線上儀式掃蕩,代表人民群衆,引導群衆選擇網絡儀式掃除等簡單方式悼念死者, 哀悼,記住祖先。
記者: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