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都高校科技志願服務總隊成立,20所高校助力鄉村振興

新京報(記者劉洋)7月12日,"首都大學科技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服務團隊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20所高校的100多支隊伍組成,将通過科技志願服務,幫助解決偏遠地區、貧困山區和革命老區科普工作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問題,彙集首都高校的青年力量,促進鄉村振興和建設 科技力量。

首都高校科技志願服務總隊成立,20所高校助力鄉村振興

首都大學科技志願服務團學生代表宣誓就職。北航供應地圖

大學生為科技志願者團體召集青年

"學生科技志願者是科技志願者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在中國科技志願服務隊下啟動組建首都大學志願服務隊,旨在進一步協調協調高校科技志願者資源,為鄉村振興和科技力量建設凝聚青年力量。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軍表示,大學生科技志願者是科技志願者的重要群體,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真誠的家庭國情和承擔的強烈責任,并希望學生在科技志願服務的發展中更好地實作生命的價值, 中國學生的領域,成為民族複興時代的新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遺産安迪任務學生代表、2019年大學生王毅軍表示,該團體成立于2015年,由北航材料科學工程學院學生自發組織,一直緻力于農村教育,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試驗,現已形成了以航天科普教育為特征的科普教育體系, 線上教學和離線教學。未來,團隊将進一步加強科普教育,注重兒童科學精神的培養,以科技的力量推動鄉村振興。

首都國中生将開展暑期練習活動

同日,首都大學"青年服務國度"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北航"走出去",高校将在暑期與服務"一校一地"點對點活動對接,開展科技知識宣傳,弘揚科學精神,講好科學故事, 樹立科學理想,運用科學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服務"科技冬奧會"等社會特效實踐活動。

周曉琳,北京師範大學2019年大學生,是"北方賽區青年冬奧會有我"夏季社會實踐隊隊長。練習隊将前往北京西城圖書館開展冬奧會專項演繹活動,從"為什麼是紅色常态"、"什麼是綠色冬奧會"、"紅常态的冰雪邊緣"三個方面全面展示北方大學的"紅基因"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綠色理念"。同時,練習隊還将前往重慶中山外華中學、河北省大英華市著名學校,為學生開展綠色冬奧會。

閩大學科技志願服務隊成員、2019年碩士生朱宏昌表示,他将首先依靠該校的"延和講師團",以愉快的方式向中國小生講述黨的曆史。其次,将依托學校的"博士服務小組",主動聚焦鄉村振興、綠色低碳轉型和發展國家重大戰略服務目标的任務,助力激發鄉村振興的内力。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缪晨霞 校對 傅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