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來源:人民日報

内容源

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一場漫長的接力賽。經過百年奮鬥,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單口起大、富強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标。

我們黨的百年,是創造輝煌、開拓未來的百年。在百年輝煌的曆史中,中國共産黨緊密團結和依靠人民,克服了無數困難和障礙,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世界社會主義史、人類社會發展史、 迎來了從站起來,緻富到變強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曙光在前方,光明的未來在前方。

(一)

在幾千年的曆史曆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鴉片戰争後,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陷入了内憂險的悲慘境地。

十月革命把馬克思列甯主義送到了中國。中國的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甯主義和十月革命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深刻地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的發展方向和程序,深刻地改變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給中華民族和處于危險中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從那時起,中國人民争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民族繁榮幸福的鬥争有了主骨,中國人民從精神被動走向主動,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團結上司了全黨和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确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成功實作了中國曆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和進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新中國的建立,徹底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社會的曆史,徹底結束了散沙的舊中國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作了從幾千年的封建專政到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開創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新紀元。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上司人民在貧困和白人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積累了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的東方大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為中國繁榮發展、中國人民福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作了中華民族從衰落到根本逆轉命運、繼續繁榮壯大的偉大飛躍。黨的原有理論成果和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偉大成就,為在新的曆史時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二)

共産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團結上司全黨和各族人民,深刻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面的經驗,借鑒了世界社會主義的曆史經驗, 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作出了将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向經濟建設、改革開放的曆史決定,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确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科學回答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實作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三步發展戰略,成功創造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後,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團結帶領全黨和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的認識。 如何建設黨,積累了治黨治國的新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面對國内外複雜形勢的嚴峻考驗和世界社會主義的嚴重曲折,我們捍衛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确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架構,确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體制和配置設定制度。 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了21世紀。

中共十六大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團結帶領全黨和各族人民,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刻了解和回答了新的發展要求,深刻了解和回答了新形勢下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 形成了科學的發展觀,抓住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在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過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諧世界建設,推進黨的能力建設和先進治理建設,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個新的曆史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改革到制度改革的方方面面,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建立經濟特區到開放沿海、沿江、沿邊、内陸地區加入WTO,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 改革開放從大規模"引進"到"走出去",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衆的創造力,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從1979年到2012年,中國GDP實際年均增長率為9.8%,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約2.8%的年均增長率。2010年,中國經濟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改革開放,作為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場偉大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改變了中華民族的面貌,改變了中國人民的面貌,改變了中國共産黨的面貌,人民的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增強, 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使中國在與時俱進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三)

共産黨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黨和各族人民,通過總結實踐,展望未來,全面審視國内外新形勢, 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将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要課題,開創了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了國内外大局, 開展偉大奮鬥、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整體推進,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步前進的大基調,為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 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新爆發的冠狀動脈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來影響人類最普遍的全球大流行。面對本世紀的考核,黨中央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堅持人民至上、生命第一,團結帶領全黨和各族人民迅速開展人民戰争、全面抗疫防控戰,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的勢頭, 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将局部地區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防衛戰争、湖北防戰的決定性成果,再是幾個局部地區抗擊疫情,已經俘獲了全國抗擊疫情的重大戰略成果。黨中央為協調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及時而重要的決定,為恢複生産生活秩序作出了巨大努力,成效顯著。2020年,中國成為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唯一實作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防控和經濟複蘇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2020年,中國國内生産總值将超過100萬億元,占世界經濟的17%以上。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困擾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在曆史上得到了解決,我國在史冊上創造了又一個世界奇迹!

經過百年不懈奮鬥,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人民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建設和改革,使中華文明在現代化程序中煥發了新的生機,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有了新的生機,使建設具有70多年曆史的新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的時間裡擺脫了貧困,經濟總量躍升,位居世界第二,創造了世界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迹。

(四)

"這條路真的像鐵一樣,現在從一開始就邁出了一步。實作中華民族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偉大複興,是一代又一代中共上司人民不斷奮鬥的光榮曆程。經過幾代人的長期努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個世紀目标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這是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程序中的一個裡程碑,既是中國共産黨團結上司人民不屈不撓、長期奮鬥的豐碩成果,也是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重新踏上新征程、再次揚帆起航的新曆史起點。黨的十九大全面制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到2035年,基本實作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将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屆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公德心、社會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更新,實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領軍國,我國全體人民将基本實作共同繁榮,我國人民将享受更加幸福健康的生活, 中華民族将以更高的姿态站在世界民族森林中,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半百英裡半。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靠放松和敲擊鑼鼓來實作的。全黨必須準備作出更加艱苦和艱巨的努力,必須繼續同許多新的曆史特點進行偉大的鬥争。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面對各種預見到的、不可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從中國共産黨100年的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更加自覺堅持黨的上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自信心",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拼搏,善于奮鬥。不斷書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輝煌篇章!

(作者為中央黨史文獻研究所學術編輯委員會主任)

人民日報(2021年6月24日第13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