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午12時30分,湖南省紅十字會角膜捐獻艾爾眼接收站接到浏陽市紅十字會的來電,"我市94歲的祖母蔣曾多次表示捐獻遺體群組織,并在20多年前簽署了遺體捐贈自願函,剛剛在養老院安詳離世。蔣的孩子們決定執行母親的遺囑,捐獻蔣的遺體和角膜......"

湖南省紅十字會角膜捐獻艾爾眼接收站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從業人員于當天.m下午3:30抵達浏陽市療養院,在浏陽市,紅十字會從業人員目擊,與江老奶奶的子女進行捐獻手術,以及角膜捐獻和遺體交接工作,完成了江老奶奶的遺願。
蔣的祖母,名姜念,1927年7月25日出生于浏陽市朝陽區。出生在一個封建家庭,家裡沒有兒子,姐妹兩個女兒,因為江老奶奶的父親早逝,在她隻有十三四歲的時候,母親會娶她,但她不同意,是以離開了家。離開家後,蔣的祖母一邊讀書一邊教書,後來又遇到了同一位老師的丈夫,兩人賺了一點錢去上學、學習,最後拿到了中學畢業證。退休時,蔣的祖母已經在浏陽的許多國小任教,而陶力則遍布世界各地。
蔣奶奶的性格比較直率,像是直上直下,生活不顧苦難,但心胸開闊,多年來幫助很多有家庭困難的孩子上學,并願意死後把自己的身體捐獻給藥業事業。"我覺得我母親是一個偉大的人,20多年前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簽訂了遺體捐贈協定,據說是第一個在浏陽做義工的人。一開始我們做孩子不懂,有點反對,然後母親做我們的說服,我們也尊重她的意願,簽署同意書,"江澤民70多歲的長子張一平說,眼裡含着淚水。
2019年5月21日,浏陽市祿口鄉高田村88名村民簽署了志願者書,在全國引起轟動,随着宣傳的普及,公衆對角膜遺贈的意識越來越強。負責浏陽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的陳建國承認,"生命是一百年,雖然不能改變它的長度,但它可以擴大它的深度。"帶着勇氣、尊嚴、希望生活,離開是安靜的,要溫暖,要有印記,要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經過長沙亞逸眼庫的評估,蔣氏角膜可用于實驗研究,以幫助解決更多的眼部問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授、神經解剖學教授闫曉新說:"10多年來,人腦科學研究備受關注,發達國家實施了腦科學計劃。我國重大腦科學研究項目也已正式啟動,中南大學湘雅腦庫建設将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來自蔣的祖母和其他捐贈者的大腦樣本将為中國人類大腦的科學研究提供關鍵動力。
技巧:
如何對遺體進行角膜捐贈
一、網上注冊:微信搜尋"中國器官捐獻"微信公衆号,自願注冊
二、現場登記:到當地紅十字會或屍體角膜接收登記站進行書面登記。
對于遺體和角膜捐贈,請緻電0731-82584949與我們聯系,13467554565
小翔晨報記者 夏生記者 潘愛華 楊麗紅
新聞線索是受歡迎的,一旦他們被采用,他們就會得到報酬。突發新聞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