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耳其為何不定都伊斯坦布爾?

作者:翻譯看世界

伊斯坦布爾僅在受歡迎程度方面就比安卡拉強得多,盡管土耳其已經在安卡拉呆了近一個世紀,但土耳其的第一印象仍然是伊斯坦布爾。與安卡拉相比,伊斯坦布爾的曆史遺産和戰略位置很重要,但是當土耳其共和國于1923年成立時,凱末爾選擇了人口隻有15,000人的安卡拉作為新國家的首都,而擁有1600年曆史的伊斯坦布爾被擊敗。那麼,土耳其将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爾排除在外,并最終決定将安卡拉作為其首都的原因是什麼呢?

土耳其為何不定都伊斯坦布爾?

回到時代背景下,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安卡拉是當時的"軍事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面臨着條約集團的肢解,因為它走錯了路線,希臘對土耳其的軍事攻勢是最活躍的。在這種情況下,凱末爾上司了土耳其的軍事和平民抵抗,毫不誇張地說,土耳其處于死亡的邊緣。一旦凱末爾被擊敗,今天的地圖上就不會有土耳其國家,幸運的是,土耳其人已經擊退了盟軍的進攻,而支撐凱末爾等人的後方基地就是安卡拉。

土耳其為何不定都伊斯坦布爾?

在新生的土耳其面臨決定首都的選擇時,許多人認為當時的盟友過于強大,凱末爾出于安全原因排除了伊斯坦布爾。如果伊斯坦布爾在凱末爾軍事勝利之前是一個國際共同管理的城市,那麼在《洛桑公約》簽署後,土耳其本可以根據和平協定留在伊斯坦布爾。事實上,凱末爾拒絕将伊斯坦布爾作為首都,或者因為這座城市不适合新土耳其的立場。

土耳其為何不定都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以前被稱為君士坦丁堡,以前被稱為拜占庭,是東羅馬帝國數千年的首都,換句話說,是一個典型的希臘羅馬化城市。在征服君士坦丁堡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确實模仿前者建立了廣闊的領土和多民族的帝國。從後來的曆史發展來看,奧斯曼帝國無疑是成功的,因為它不僅橫跨歐洲和亞洲三大洲,統治着數十個民族,而且還允許包括東正教,伊斯蘭教等在内的各種信仰共存。此時,帝國決定将首都遷至伊斯坦布爾無疑是最佳選擇,因為它是鎖定歐亞邊境的樞紐。

土耳其為何不定都伊斯坦布爾?

圖 - 伊斯坦布爾

然而,到了土耳其共和國時期,凱末爾決心與過去決裂,随着國力的衰落,奧斯曼帝國不可能重蹈昔日的輝煌,如果堅持以前的想法,隻會埋葬國家的未來。凱末爾當時的目标是建立一個世俗的、現代的民族國家,而奧斯曼帝國已經存在了500年的伊斯坦布爾,有太多的曆史惰性,不符合土耳其共和國的建國哲學。此時,土耳其人将目光重新移回了小亞洲半島,卻在安納托利亞半島中部找到了安卡拉。

土耳其為何不定都伊斯坦布爾?

照片 - 安卡拉

當時,安卡拉很小,文化上很瘦,但這就是為什麼它有資本從頭開始建設。這座城市的居民位于内陸,主要是土耳其人,其宗教力量遠不如伊斯坦布爾強大,這與新國家的自我定位非常一緻。它相對靠近國家地理中心,也使安卡拉的法令能夠迅速到達該國,現在,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安卡拉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擁有5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