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報(記者 張澤偉記者陳穎)為了營造愛幼的公共空間,增強青少年參與社群建設的積極性,江甯區靈靈街下市場社群依托街道"三微"工程和黨建品牌"鄰裡聚",開辟了社群青年管理的"共享花園", 通過公共空間"微更新",探索基層"微治理"新路徑,為社群居民創造"微幸福"。

10月23日,"青玉家小議員"團隊以"保護園内物種多樣性"為主題進行了讨論,志願者老師們生動地講述了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以及地球上不同物種之間的分工,讓孩子們對保護自然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
在庭審過程中,"小議員們"積極舉手,提出了自己的小建議:"冬天來了,我們可以在花園裡撒一些食物,吸引鳥兒吃,這樣他們就不會挨餓了。"我們可以做更美麗的鳥巢,讓更多的鳥兒來我們的花園過冬。孩子們的溫馨建議最終被采納,在社群志願者的帶領下,我們共同打造了一個色彩缤紛的"鳥舍",陪伴鳥兒度過即将到來的冬天。
本次活動的主旨老師陳先生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生物專業,是低端市場科技志願者團隊的成員,他告訴記者:"溝通和讨論讓孩子們學會集思廣益,互相傾聽,尊重差異, 以自己的方式打扮社群也讓孩子們更有成就感。我們定期舉辦園林手工制作班、花草領養活動,希望将分享園林作為青年人積極參與社群"微觀治理"的媒介。"
共享花園已成為年輕人融入社群的重要載體。曾經雜草叢生的荒地,在兒童共同建設下,成為舉辦公共活動的美麗公共空間。"共享花園"的建設一方面增強了年輕人的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也帶動了家長加入社群治理,共享花園成為居民自主解決社群公共事務的切入點。
如今的"共享花園"已成為低端市場社群的一道秀麗風景,社群居民自發舉辦小型音樂會,在花園内閱讀分享、跳蚤市場等活動,齊聚一堂,共享花園改造成果,獲得"微幸福"。低端市場社群将繼續引導居民積極參與自治,共同打造和維護更加鮮活的公共活動空間,共同解決基層治理問題,共建更加和諧的社群環境。
少林街道民政辦副主任葉榮表示,低端市場社群的"共享花園"作為街道"三微"工程的試點項目,有效激發了社群居民的自治活力,為探索"微觀治理"新形式提供了典範。玲陵街道利用"鄰裡審議機制",通過多方協商解決社會治理問題。今年圍繞"人談事"現場功能服務建設、"紅會議室"的修繕與更新、志願者招募等議題進行了讨論和落實。"事事議、分有反"的審議模式使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大大提高,形成了共同建設、共同治理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