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新中國從貧窮走向今天的繁榮和強大,離不開無數科學家的無私奉獻。

在和平時期,他們是民族崛起的英雄和戰士,值得全民族的尊敬和厚愛。

下面,讓我們列出十位為新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按出生時間順序排列,歡迎補充。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第一位是著名地質學家李思光。

李思光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黃岡市,作為中國地磁學的創始者、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創始人,李思光在地質領域的貢獻對新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從"兩彈一星"所需鈾礦的研制,到發現石油,使中國摘下了"貧油國"的帽子,再到地震預報和預報,李思光做出了巨大貢獻,被任命為地質部長、中國科協會長等職務。

2009年,李思光被評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的100件事"之一。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第二個,是二拍一星元勳錢學森。

錢學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素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等稱号。

特别是在"兩彈一星"工程中,錢學森的貢獻無與倫比,正是在他的上司下,讓中國"兩彈"從無到有,從試制到實際階段,至少前進了20年。

他在航天領域的突出貢獻,為我國航天的快速發展和邁向世界先進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9年,錢學森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6年被授予中國航天工業50年來的最高榮譽。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第三,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黃旭華1924年出生于廣東省太尾,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作為中國第一代攻擊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的總設計師,黃旭華長期隐姓埋名,默默工作多年,為新中國核潛艇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他的努力下,中國取得了第一艘水下核潛艇,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傳遞給海軍,第一艘飛彈核潛艇成功下水,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2019年,黃旭華被授予新中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2020年被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第四名,是二拍一星元勳鄧佳第一名。

鄧家賢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懷甯市,素有"兩彈之父"之稱,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的創始者之一。

無論是原子彈的模拟分析、研究設計,還是氫彈的設計原理、技術方法,鄧佳首先傾注了無數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說他是"兩枚炸彈"形成階段的關鍵環節,貢獻極其巨大。

1999年,鄧佳首次被授予"二發一星功勳獎章",2009年被評為"中國建國100個新中國"之一。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排在第五位的是中國氫彈之父餘敏。

于敏1926年出生于河北省甯河縣(今金甯河區),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不僅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而且在氫彈的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于敏負責氫彈項目的研發,創造性地利用"虞敏感結構",為氫彈後續小型化、實用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中國在氫彈領域跻身世界先進行列,而著名的"玉敏結構",無論是在先國還是後一國,都無法形成壓制或突破的技術, 可以說是一個單向的世界。

2019年,餘敏被授予共和國勳章,這是新中國的最高榮譽勳章。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排在第六位的是中國衛星之父孫家東。

孫家東1929年出生于遼甯省,被譽為中國航天工業的"主人","中國衛星之父"。

在"兩彈一星"項目中,孫家東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号"總體設計總監,後來擔任中國第一顆遙感測控衛星、傳回衛星技術負責人和總設計師,同時,他還是中國通信、氣象、地球資源勘探、導航等第二代應用衛星項目的總設計師, 而且作為一期月球探測工程的總設計師,可以說是"中國衛星之父"。

1999年,孫家東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勳章",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排在第七位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德安縣,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發明了"三系統法"雜交水稻、"兩系統法"雜交水稻,創造了著名的超級雜交水稻技術體系,不僅使中國人填飽肚子,而且糧食安全牢牢掌握在我們中國人手中。

2004年,袁隆平被授予世界糧食獎,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排在第八位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醫生。

1930年12月出生于浙江甯波,是當地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

從中醫書籍和中草藥開始,經過多年的實驗研究,屠琦研制出有效治療瘧疾的青蒿素,在世界許多國家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2015年,他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并于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第九位是呼吸科專家鐘南山。

鐘南山1936年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在呼吸道傳染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領域,有着很高的成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無論是在2003年SARS疫情還是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中,鐘南山都一直奮戰在一線,為抗擊和有效控制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0年,鐘南山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并在2020年中國品牌500強中排名第一。

如果要評選新中國十大科學家,都有哪些人能入選?

第十位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南仁東1945年出生于吉林省遼源市,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

在擔任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和總工程師期間,南仁東負責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的科技工作,帶領團隊克服了多項技術困難,確定了FAST項目的完成和投入使用,使中國成為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領域的世界上司者。

2019年,南仁東被授予"人民科學家"榮譽稱号,被評為"最美奮鬥者"。

#那些做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