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津胸科醫院在全市率先應用“可回收瓣膜”系統成功完成TAVI手術

天津胸科醫院在全市率先應用“可回收瓣膜”系統成功完成TAVI手術

4月8日,天津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與麻醉師、超聲、體外循環等學科合作,率先應用了先進的新型"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系統-可回收輸送系統"(以下簡稱"可循環瓣膜"系統)成功完成了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成為天津市首個應用"循環閥"系統的團隊,引領天津心髒瓣膜介入領域進入"可恢複時代"。

據統計,随着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瓣膜退行性病變的發生率越來越高,65歲及以上,主動脈瓣狹窄的患病率高達3%-7%,患者出現典型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兩年生存率隻有50%,五年生存率不到20%, 而這類患者往往因為年老、身體狀況差、綜合各種基礎疾病等原因而不能接受手術,是以"瓣膜病"在當今社會急需患者和家屬。同時,與歐美患者相比,我國主動脈瓣狹窄患者雙歧杆菌畸形的比例非常高,這些患者通常表現出主動脈疾病鈣化、不對稱、角度大、聯合擡高等特點,往往很難手術。

這種"可回收閥門"在過去保留了人工閥門系統強大的徑向支撐的優勢,在增加可回收、可重新定位功能的基礎上,當發現在操作閥門位置釋放不理想時,可以及時恢複閥門并重新定位、釋放,是以簡稱為"可回收閥門",它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可以大大提高手術效率和安全性,并間接加速導管插入術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在中國的發展,進而受益更多,是以更多的複雜心瓣膜疾病患者。

該患者吳大傑現年77歲,有20多年的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已有3年多。近年來,吳先生經常出現心悸、驚慌、胸悶等症狀,近半個月來,胸悶明顯加重,伴有雙下肢水腫。他和家人急忙到胸科醫院就醫,經檢查,醫生診斷為"老年瓣膜退行性改變、主動脈瓣嚴重狹窄、輕度中度反流、合并左心室舒張功能下降、肺動脈高壓"。

考慮到吳先生的年齡,開胸手術的風險非常高,在與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姜楠反複讨論後,決定為吳先生實施"TAVI"。TAVI作為一種微創瓣膜置換手術,通過介入導管技術,人工主動脈瓣轉運到病變部位進行置換,恢複原有瓣膜功能,避免老年患者忍受胸腔開胸手術的疼痛,同時無體外循環,出血少,創傷少,術後恢複迅速等。 成為此類手術高危患者的最佳選擇。近年來,胸科醫院的TAVI手術進展順利,取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

天津胸科醫院在全市率先應用“可回收瓣膜”系統成功完成TAVI手術

同時,江楠的團隊也首次決定選擇上述"可回收閥門"系統。在手術過程中,江南主任是利用其瓣膜可恢複的特點,在預釋時,瓣膜周圍出現較少到中等回流,是以江主任将瓣膜放回收入管,在X光片和食道超聲的引導下反複調整位置,再次松開,瓣膜配合良好,瓣膜周無任何反流。手術後,患者主動脈瓣譜速度(VP)從4.7m/s降低到1.9m/s,瓣膜平均壓差從(MPG)57mmHg降低到8.7mmHg,主動脈瓣面積(AVA(VTI)從0.74cm2增加到2.4cm2,手術非常成功。手術後,吳先生離開了呼吸機,恢複了正常飲食,并能起床活動,不适症狀有了很大的改善。

蔣楠團隊成功應用新型"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系統-可循環輸送系統"完成TAVI手術,标志着天津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團隊在結構性心髒病介入治療領域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可回收系統"可以降低術後瓣膜周瘘等并發症的風險,為不同患者提供更合适的差異化治療選擇,一般來說,患者術後3-5天即可康複出院,大大減輕了患者、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和身體負擔,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好消息。

天津胸科醫院在全市率先應用“可回收瓣膜”系統成功完成TAVI手術

張小平,《天津》主編

天津胸科醫院在全市率先應用“可回收瓣膜”系統成功完成TAVI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