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整個過程隻需要一針腺病毒載體重組的新冠疫苗,已經在上海開始接種疫苗。
随着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疫苗接種的行列。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新冠疫苗1針、2針、3針有什麼差別?

資訊圖 新華社照片
1針疫苗:
5月16日,上海市疾控中心獲悉,自5月13日以來,該市各區一直在供應疫苗。該疫苗由Consino Bio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開發,于2020年3月16日在全球臨床研究中率先推出。今年2月25日,該疫苗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準許有條件上市。
上海市疾控中心透露,與此前在上海使用的三種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相比,Consino生産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在技術原理和疫苗接種程式上完全不同,但在疫苗接種方法、年齡範圍和安全性方面相同。
首先,疫苗的腺病毒載體去除與腺病毒(在這種情況下,人類5型腺病毒,Ad5)中複制相關的基因,是以病毒不會在人類中複制。然後插入新的冠狀病毒突出蛋白(S蛋白)的基因。這種新的插入基因允許重新組裝的病毒進入體内并在體内複制新的冠病毒突起蛋白,我們的免疫系統在發現突起蛋白時激活免疫反應,同時記住它的樣子,下次我們遇到真正的新冠狀病毒時,它們會立即做出反應以清除它。
該技術此前已被陳偉院士成功用于埃博拉病毒疫苗的開發。
照片提供: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我們熟悉的新型冠病毒滅活疫苗,通過化學等方法,直接使新型冠狀病毒失去傳染性和可複制性,同時保留了可引起人體免疫反應的活性部分。
其次,疫苗接種程式不同,腺病毒載體疫苗基礎免疫力為1劑(0.5毫升),目前推薦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基本免疫程式為2劑(每劑0.5毫升),建議接種間隔3-8周。腺病毒載體疫苗III期的臨床試驗資料顯示,單次接種疫苗28天後,該疫苗對所有症狀的總保護作用為65.28%,對嚴重病例具有90.07%的保護作用。根據目前中和抗體交叉實驗的結果,疫苗對突變菌株具有保護作用。
不過,上海市疾控中心透露,該疫苗在疫苗接種方法、接種年齡範圍、安全性與前三種滅活疫苗相同,接種者均在上臂三角肌注射,适用于18歲及以上人群。
同時,無論是從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還是緊急使用結果來看,上市後監測結果,包括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滅活疫苗,其中新疫苗已獲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等疫苗,主要針對接種部位的發紅、硬結、疼痛等,還有發熱、乏力、惡心、頭痛、肌肉酸痛等。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有必要,可以聯系疫苗接種點進行處置指導。
上海疾控中心專家表示,該疫苗與上海以前使用的三種滅活疫苗相似,但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現階段不建議攜帶HIV感染,硬皮病,心肌炎和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
同時,糖尿病患者和有驚厥、癫痫、腦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的人應謹慎使用;
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保護作用能持續多久?
上海市疾控中心透露,目前收集到的療效資料證明,康松諾病毒載體疫苗的防護時間可以達到6個月以上,因為疫苗研發時間不長,疫苗免疫持久性的連續觀察仍在進行中。以前,使用相同的腺病毒載體技術對埃博拉疫苗的免疫可塑性觀察表明,它們在接種疫苗兩年後仍然具有足夠的保護作用。
上海市疾控專家建議,已接種1劑滅活疫苗的,建議使用滅活疫苗完成整個疫苗接種;
此外,專家還建議,此時不建議将疫苗與其他疫苗一起使用。其他疫苗應每隔14天以上接種一次新的冠狀病毒疫苗。當動物損傷、創傷等需要狂犬病疫苗、破傷風疫苗、免疫球蛋白時,可能不考慮疫苗接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之間的間隔。
注射2針疫苗:
新的冠狀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需要2劑:建議2劑之間的間隔≥3周,第二劑最早在8周内完成。也就是說,第二劑在第一劑的21至56天内完成。
注射3針疫苗:
重組新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需要3劑:建議将接下來2劑之間的間隔≥4周。第二劑應在第一劑後8周内盡快完成,第三劑應在第一劑後6個月内完成。
一個流行的解釋:免疫系統相當于幼稚園的孩子,而病毒相當于壞人,作為警察(疫苗研究員),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怎麼能認識壞人呢?
拍攝 1 張照片
腺病毒載體疫苗
警察的叔叔假裝成一個壞人來認出這個孩子。也就是說,在幼稚園的練習中,警察舅舅盡可能地化妝壞,模仿壞人的特點,讓孩子識别。
滅活疫苗
把壞人的身體給孩子。這是關于在高溫或化學物質下殺死病毒,然後将死去的病毒注射到體内,看看你是否能了解他。
縫2針
縫3針
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這相當于給孩子看一張壞人的照片。這是可以了解的,壞人有很多特點,比如壞人有小眼睛,胡子,秃頭,臉上有疤痕。我們會把這些照片發給孩子們,讓他們認出來。
有什麼選擇?
國産新冠疫苗經管理部門準許使用。
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資料和國内外已接種的數億劑疫苗,不良反應的發生表明: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非常安全。我們不必刻意為了選擇哪個新冠疫苗品牌而等了很久,錯過了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畢竟提前一天接種疫苗,提前一天受益。
來源:健康河北官方微
來源:北京廣播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