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青蝦,來緻富,采用這一新技術,畝增效益2500元

"在水面上,到處都是蝦苗,成群結隊,跳來跳去......"近日,在江蘇省靖江市馬橋鎮應祥村水産養殖場,養殖場主任趙元新正在帶領村民們捕撈今年最後一批蝦苗,賣給相鄰養殖場。

養青蝦,來緻富,采用這一新技術,畝增效益2500元

應祥村水産養殖場養殖場200餘畝,江蘇現代農業(綠蝦)産業技術體系台州推廣示範基地。台州市水産養殖場在農業科學院的指導下,去年在自豪感十分傲然中,江蘇省率先試行了"外來人工養殖動物園"對蝦苗苗新技術,沐蝦苗90公斤左右,提高産量約30%,畝增效益約2500元。目前,台州市農業科學院将新型對蝦苗技術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養青蝦,來緻富,采用這一新技術,畝增效益2500元

苗種是對蝦養殖業的重要環節。台州市養殖品種以"太湖2号"對蝦為主,過去一般從田間轉産,且蝦苗需氧量高,不耐長距離運輸,成活率低。英鄉村水産養殖場采用自育方式養殖對蝦苗,除供應鄉村養殖場外,同時為周邊養殖戶提供苗木,解決台州當地對蝦苗供應不足的問題。

養青蝦,來緻富,采用這一新技術,畝增效益2500元

英鄉村水産養殖場對蝦苗養殖基地已建成同口7個,共60餘畝。其中,第7洞口地區最小,隻有1畝左右。與育苗池不同,沒有蝦苗,而是專門為養殖動物園而設計的,稱為動物計劃育種池,這是育苗技術的核心部分。

蝦苗從非截面幼體到蝦苗後主要懸浮在水體上層,需要8~9個殼,現階段水體營養需求更為迫切,尤其是對鈣的需求。趙元新說,蝦苗以畜牧場為主要食物,如果池塘口的天然動物園不足,它們會去動物園養殖池捕捉浮遊植物等動物園,作為蝦苗餌料飼料到池塘口,提高蝦苗幼蟲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

養青蝦,來緻富,采用這一新技術,畝增效益2500元

異質人工養殖,即重新選擇養殖池,不是在原養殖的蝦塘口養殖動物圈,雖然增加了養殖面積,但提高了養殖效率。台州市農業科學院特種水産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楊志靜在現場進行了研究,觀察了蝦苗的生長情況。楊志靜說,1畝苗池,隻需要配備5m2左右的盤匝養殖池,增加的養殖面積不到1%。此外,采用這項新技術,1公斤蛋蝦,可生産10萬~12萬對蝦,數量增加20~30%,規格更大。

"種植動物園計劃需要使用有機肥料,這個過程消耗大量的氧氣,很容易導緻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升高。楊志靜說,通過異質人工養殖,對養殖水體的幹擾較小,養殖戶容易控制養殖水體的水質。而選擇傳統的養殖方式,如果遊蟲過剩,會消耗大量的浮遊植物,造成藻類失衡,甚至需要使用殺蟲藥來控制遊蟲的數量,影響水質。異質人工養殖更類似于投餌,易于控制管理。

養青蝦,來緻富,采用這一新技術,畝增效益2500元

目前,台州市已在興化、江嶼、靖江等地推廣"異國人工養殖植物"對蝦苗育苗新技術,苗種面積達1000畝。由于養殖苗品質好,當地及揚州、鹽城等周邊地區的養殖戶紛紛前來購買蝦苗,累計施用面積超過10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