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作者:爽朗的阿布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如果說玉器文化貫穿整個東方文明的曆史,那麼馬賽克馬賽克藝術則貫穿于西方文明的曆史。從羅馬時期,中世紀,文藝複興時期,直到現代,都留下了許多經典。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1:都拉斯的美麗女孩(古希臘城市今阿爾巴尼亞建于公元前4世紀)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2:伊希斯戰役(建立于古羅馬,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龐貝古城,現為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3:尼波山尼波教堂的馬賽克地闆(建于4世紀下半葉,位于西亞約旦阿巴裡姆的山脊上)

而我國早在夏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鑲嵌着綠松石的首飾。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4:夏代鑲有綠松石的野獸臉的銅牌

馬賽克這個詞來自古希臘語,意思是指需要安靜,耐心思考的藝術作品。馬賽克藝術具有質感堅硬、色彩豐富、材質多樣和獨特的審美品味等特點。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聖彼得堡基督複活教堂的馬賽克壁畫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聖彼得教堂的馬賽克祭壇畫

梵蒂岡位于羅馬,由米開朗基羅等建築師設計,是聖彼得大教堂最美麗的馬賽克。該作品是油畫的複制品,作者用馬賽克來還原畫面的細節,材質排列嚴密,技術逼真效果好,讓觀衆一見這幅畫,以為是一幅寫實的油畫,令人驚歎,作品于1767年完成。在馬賽克馬賽克的曆史中,許多難以儲存的繪畫和潮濕的壁畫以馬賽克形式被複制和儲存,成為珍貴的曆史遺産。類似的技術也已應用于珠寶。這種特殊的馬賽克馬賽克過程被稱為微馬賽克。在羅馬教廷關閉期間,馬賽克藝術家開始嘗試使用微型馬賽克來制作便攜式藝術品和可穿戴珠寶。從那時起,微型馬賽克逐漸流入私人市場,并迅速在法國流行起來。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約1820-1840年的簽名"Aguati"(照片由蘇富比提供)

早期的微型馬賽克作品,主要使用馬賽克玻璃塊(tesserae)和一種起源于意大利的琺琅材料。主要描繪羅馬的真實建築,美麗的田園風光,以動物花卉為主。通常鑲嵌在母親或瑪瑙或金底座上,并用金鍊制成珠寶。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附圖:19世紀初的微型鑲嵌馬賽克項鍊

建立微型馬賽克的過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每一步都隻能用工匠的肉眼手工完成。這就要求馬賽克工匠不僅需要高超的馬賽克技巧,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才能完美地把握顔色變化和形狀相結合的效果。意大利馬賽克珠寶設計師 Francesca 說,微馬賽克工藝會對眼睛造成如此大的傷害,以至于在制作三個小時後,你甚至無法閱讀。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附圖:拿破侖在19世紀初送給他的新娘瑪麗·路易絲的一套珠寶現在是法國皇冠珠寶的一部分。在巴黎盧浮宮的阿波羅畫廊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為:拿破侖為女王定制的婚禮珠寶,一套微鑲嵌的馬賽克首飾與金色藤蔓一起營造出古典場景,用藍色熔融玻璃裝飾。

如果任何類型的珠寶可以被稱為真正的藝術品,它必須是微鑲嵌馬賽克。到目前為止,隻有少數馬賽克大師在羅馬工作過,具有很高的技能和技巧,并且由于他們的技能繁瑣複雜,微馬賽克過程面臨損失。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馬賽克古董珠寶"Prinny Pigeon"賈科莫·拉斐爾(1753-1836)這件作品現在在大英博物館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Jupiter Otricolo的化身Clement Hurley簽名并注明日期(由蘇富比拍攝)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鑲嵌馬賽克的羅馬桌面,建于1864年米開朗基羅·巴貝裡(1787-1867)(蘇富比拍賣行以112,500英鎊的價格出售)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古董微型馬賽克鼻煙盒Filipo Puglieschi Rome(約1810年)蘇富比拍賣價以170,000美元的價格出售

微鑲嵌馬賽克是珠寶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如今,這一工藝仍然是世界頂級珠寶的靈感來源。由于微型馬賽克純粹是手工制作的,是以每件作品都是獨特且不可複制的藝術品。馬賽克越小越緊密,使用的材料(天然玉石,寶石,金銀等)越先進,圖案越獨特(美麗的配色,稀有的主題),儲存狀态越好,收藏的價值就越高。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卡地亞卡地亞桑托斯-杜蒙Homo代碼裝飾手表和Tortue手表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圖:微型鑲嵌馬賽克首飾"魚悅"(綠松石,18k金)梁正軒(中國)簽名并日期為2021年

使用天然玉石作為馬賽克馬賽克材料比西方常用的玻璃琺琅等材料更難制作。因為每個馬賽克都需要人工切割,倒角,研磨,篩選,顔色比對,整個過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要求馬賽克對玉石的材質特性有很高的了解,對于玉雕有很好的把控能力,并且在色彩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魚悅" - 靈感來自"子魚,知情魚的喜悅?"(摘自《莊子秋水》中的《莊子與慧子在光束中遊動》)作品采用了大量同色系(綠松石)馬賽克,生動地展現了自然光影的效果,要做到這一點,馬賽克必須極小,色彩過渡自然。這件作品完美地展現了魚兒在清澈的海水中遊動的生動場景,非常立體。作品整體氣質清新,意義深遠,充滿趣味。用微馬賽克技術來展現,可以說是達到了世界先進标準,是中國微鑲嵌珠寶的代表作品。

梁正軒

尋找遺失的技藝——微馬賽克鑲嵌藝術

Jane,優秀珠寶設計師梁正月,藝名簡嶽,原籍江蘇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北京珠寶協會"餘月軒"品牌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梁正軒珠寶雕刻藝術工作室負責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