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發現:袋鼠通過凝視與人交流

研究發現,袋鼠真的可以與我們"交流",《科學日報》12月17日報道。

英國羅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Roehampton)和澳洲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一項開創性研究發現,從未被馴化的動物,如袋鼠,能夠故意與人類交流。這些發現提出了一種刻闆印象,即溝通行為通常僅限于馴養的動物,如狗,馬或山羊。

該研究涉及澳洲三個地區的袋鼠,這些袋鼠從未被馴化過。結果表明,當袋鼠試圖将食物放在密封的盒子裡時,它會盯着人。袋鼠不是試圖自己打開盒子,而是通過凝視與人交流。這種行為通常隻适用于馴養的動物。

為了獲得食物,每11隻袋鼠中就有10隻盯着把食物放在盒子裡的人(這個實驗稱為"未解決的任務")。此外,11隻袋鼠中有9隻隻來回盯着盒子和現場的人,這是溝通的增強版 - 在盒子之間來回看。

該研究建立在相關領域先前的研究基礎上。研究人員之前研究了馴養動物(如狗和山羊)的互相作用,以及動物之間的有意交流是否是馴化的結果。

羅漢普頓大學(現在的香港城市大學)的主要作者Alan McLegort博士領導了一項研究,發現山羊了解人類的線索,包括手指方向,以獲取有關其環境的資訊。像狗和山羊一樣,袋鼠是群居動物。McGregor博士的最新研究表明,他們可能能夠通過傳統的群體行為與人類互動。

McGregor博士說:"通過這項研究,我們能夠看到動物之間的交流是可以學習的,盯着人尋找食物,這種行為與馴化無關。事實上,袋鼠表現出的行為模式與我們在狗,馬甚至山羊的相同實驗中發現的行為模式非常相似。"

"我們的研究表明,動物和人類之間有意識交流的潛力被低估了,這是該領域令人興奮的進步。袋鼠是這項研究觸及的第一批袋鼠,積極的結果應該會帶來更多的認知研究,超越傳統的家畜物種。"

悉尼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的亞曆山德拉·格林博士說:"袋鼠是澳洲标志性的當地動物,受到世界各地許多人的喜愛,但也被認為是有害的。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夠引起人們對袋鼠認知能力的擔憂,并培養對袋鼠更積極的态度。"

來源:參考消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