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鳥類栖息環境如何在變?鳥的數量為啥越來越多?資料解讀鳥類保護背後的秘密

作者:央視财經

視訊加載...

(中央電視台财經《點金融》)"鷹撞長空,魚翔淺底",這是一幅生物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有豐富的草、魚蝦豐富的栖息地,可以更自由地長途遷徙,更舒适地喂養幼鳥,如何改變我國鳥類的栖息地?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鳥?用資料解釋鳥類保護背後的秘密。

鳥類栖息環境如何在變?鳥的數量為啥越來越多?資料解讀鳥類保護背後的秘密

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隻年輕的東方白鹳剛剛孵化出來,使今年在這裡出生的東方白鹳數量創下了324隻的紀錄。這種美麗的身體,有着黑色的翅膀,紅色的兩足水鳥是國家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鹳。在過去的20年裡,越來越多的東方白鹳在這裡出生,使總數超過2,200隻,巢穴從1個增加到今天的120個,使黃河三角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東部白鹳繁殖地。

然而,東部白鹳的傳統繁殖地并不在這裡。使用GPS跟蹤器,研究人員在四年内恢複了18隻東部白鹳的軌迹。每年10月下旬,東部白鹳離開東北的繁殖地,向南飛到長江流域過冬。

鳥類栖息環境如何在變?鳥的數量為啥越來越多?資料解讀鳥類保護背後的秘密

在這個遷移路線圖上,綠色圓圈代表它們在途中停留的位置,圓圈越大,它們停留的天數就越多。不難發現,安息點在黃河口附近密集,即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鳥類栖息環境如何在變?鳥的數量為啥越來越多?資料解讀鳥類保護背後的秘密

如何讓中轉站成為最大的滋生地?二十年前,衛星捕獲的保護區,在它們的視線中,被黃色和幹涸覆寫,但現在它們充滿了水,綠色和充滿活力。

自2002年以來,黃河三角洲保護區利用小浪底項目的有利時機,開始将黃河引入保護區,到目前為止,已經清理了114公裡的運河。2013年以來,補水總量已超過5.4億立方米,相當于杭州西湖40個儲水量。

鳥類栖息環境如何在變?鳥的數量為啥越來越多?資料解讀鳥類保護背後的秘密

在對保護區地表覆寫的衛星遙感分析中,藍色是水,黃色是光秃秃的。顯然,2001年,與2001年相比,在引水之前,今年的水覆寫面積明顯增加,廣闊的濕地有了水分,生态系統正在慢慢恢複生機。

鳥類栖息環境如何在變?鳥的數量為啥越來越多?資料解讀鳥類保護背後的秘密

當我們在保護區内觀察時,我們看到許多大小不一的"島嶼",中心有高點和低點。保育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微地形轉化項目,主要旨在保護東方白鹳和黑喙海鷗等鳥類。島上的高低地形設計,充分考慮了各種生物的不同需求,深水區适合鳥類栖息,而淺水區則适合東部白鹳,如涉禽覓食,同時保留一定比例的裸露土地和植被,為鳥類提供休息和栖息。有65個這樣的"鳥類繁殖島"。

環境舒适,魚蝦肥,這裡栖息的各種鳥類也有所增加,從187種增加到370種,自1992年建立以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的鳥類種類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鳥類栖息環境如何在變?鳥的數量為啥越來越多?資料解讀鳥類保護背後的秘密

縱觀全國,以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各級保護區372個,其中江蘇省鹽城濕地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産。

栖息地退化和喪失是造成我國瀕危鳥類的最重要原因,一系列保護措施讓鳥類有更好的休息、居住地,也更自由的遷徙路徑。僅從2018年到2021年,中國野外記錄的鳥類數量就增加了46種,達到1,491種。

轉載請注明中央電視台财經

(編輯新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