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 長治新聞(記者推廣)鄉村振興、産業發展是關鍵。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長治市、玉源縣、忠賢村積極響應上級号召,通過村共享經濟合作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通過投資,成功建成了蘑菇種植基地,為村民開辟了一條緻富之路。

圖:中原縣渣灘村蘑菇種植基地
拖鞋蘑菇,又稱珍珠蘑菇、蘑菇、輕帽鱗傘,屬于一種稀有物種,原産于日本,不僅美味,營養豐富,而且具有提高免疫力、保護肝髒、美容減肥的作用。附着在蘑菇傘表面的粘性物質是一種核酸,對維持人體的能量和腦力以及抑制惡性良性腫瘤有很大的好處。此外,香菇産量高,經濟效益好,生物轉化率達80%以上,可幹燥、腌制、罐裝、冷凍,出口日本、東南亞國家,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豫源縣屬黃土高原地區,平均海拔1400米,氣候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平均氣溫8.6,年平均相對濕度65%,晝夜溫差,森林資源豐富,山間野生食用菌, 非常适合人工食用菌的培養和發育。在村裡渣灘東面80米處,占地100畝的河灘土地,已建成棚20個棚子,棚内蘑菇長得宜人,香菇味濃郁。
"該項目以蘑菇為主的食用菌種植示範公園,計劃分四期、五年建設。一期占地面積100餘畝,建設期兩年,投資約1500萬元,包括一條蘑菇培養袋生産線、鋸末加工生産線、食用菌初加工生産線、生産客廳500多平、滑菇種植棚百餘侗、 每年種植的蘑菇約100萬支;二期是占地100多畝,建設期一年零六個月,投資約1500萬元,增加食用菌生産線,冷庫1000平方米,香菇種植棚百餘畝,三期占地面積100餘畝, 建設期為一年,四期為占地50畝以上,建設期為六個月。帶動周邊每年種植食用菌30萬巴标準公園3-5條。總投資約5000萬元",香菇項目山西鹽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機關表示,經過該項目的開發擴建,成為當地最大的種植、棒材、養殖和技術服務基地,極大地造福群衆,支援老百姓使用前屋, 河灘荒地種植蘑菇,促進更多人的就業,實作人均年增加約6-800萬元,使蘑菇為主食用菌種植。真正成為當地人民緻富和鄉村振興的一個好項目,真正的産業。
圖:拖鞋蘑菇
此外,在種植過程中,公司采用了最先進的棒材和殺菌工藝,以保證效率和環保,通過日光溫室發酵菌,提高菌袋的成活率,還采用樁式布置形式,提高土地使用率。
據了解,本次香菇項目的生産周期恰逢農業繁忙時間錯開,前期已帶動附近剩餘勞動力3000餘人,直接帶動了各人增加收入約3-500萬元,在家人可直接就業。目前,公司一期工程已竣工,建成鋼架棚20座,蘑菇棒20萬根,簡易辦公面積100平方米,簡易鍋爐房1間,簡易袋棚1間,簡易蒸房5座,簡易産品初加工工廠中的房間1座(在建)、2口井、1個水庫(150立方米儲水室), 生産前裝置、電力設施和水利設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