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幾乎任何一種你想要的門都可以在小鎮上找到。湖南西旺門總經理黃子強在湖南甯鄉煤壩"門鎮"告訴記者。
2014年,聚集在長沙南站附近的高鐵小作坊被拆除,黃自強的西王門也被拆除。像其他面臨拆遷的租房者一樣,他面臨着去哪裡的兩難境地。也是在這一年,因為煤炭的名字,因為煤炭而驕傲,有着數百年的煤炭開采曆史,"湘中煤之都"煤壩鎮煤礦關閉,曾經是湖南經濟最富有、市場最活躍的鄉鎮之一,突然抓到行業職工何去何從, 如何發展行業的困境。
一邊是3平方公裡土地卻沒有工業的小鎮,另一邊是急需土地拓展法規做大做強的企業。煤壩鎮頻頻抛出"橄榄枝",其中西王在内的首批5家企業落戶煤壩,成為首批來訪者的"門業集中區"。2014年4月,西王門進入煤壩建設廠,并于2015年1月正式投産。"我們現在有100多家門店,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研發能力,通過品牌推廣向産業鍊上遊走。面對競争越來越同質化的全國門市場,黃子強等煤壩門鎮同仁,正用創新、綠色的理念,創造品牌,打入市場,努力為"湘中煤都"的"湖南門城"的華麗轉折貢獻力量。
在翡翠煤林蔭大道上,綠葉中隐藏着工廠建築和企業标志。很難想象一個曾經是"一城半城"的煤城。2014年以前,煤壩鎮是湖南重要的煤炭産業基地,随着資源枯竭、地質坍塌等問題,煤壩鎮大大小小的煤礦紛紛關閉。
對建立煤壩的向往,阻擋了數百年挖掘的煤隧道,為工業轉型、改善生活打開了綠色發展的大門。"将這個行業從'地下'轉變為'地面'比你想象的要困難得多。"煤壩市長胡龍說。盡管如此,煤壩人卻以翡翠煤大道為軸心,規劃了一塊面積3平方公裡的荒地"無中生",打造了一個"門業集中區"。
煤壩鎮黨委書記宋強表示,"特色小鎮"的特色和專業性推動了小鎮的進一步聚集,2020年102家企業總産值突破98億元,從今年起将保持每年新增20家的企業的發展趨勢。"目前,門鎮産業鍊正在日趨成熟,初步形成了集産品設計、風格創意、技術研發、生産營銷、服務于一體的全産業鍊。該鎮正在建設全國煤礦鄉産業改造示範鎮,進一步引進上遊産業鍊,完善産業叢集。宋強表示,煤壩鎮秉承生産、生活、生态"三生一體"的理念,推進特色城鎮建設,目标是建設具有鮮明産業特色、生态環境優美、人民福祉、示範效應的門到門小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琳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