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記者陸源
實習生侯思宇
記者 彭慧淑軒
"我想匿名贊揚我所在社群的一位00後大學生志願者......"8月10日,楚天都市報極受歡迎的新聞熱線接到讀者的專線,要求記者報道社群00志願者周凱文的故事,同時給予他一些鼓勵和支援。
20歲的凱文·周(Kevin Zhou)是武漢東西湖區額頭灣(Forehead Bay)社群的居民,今年剛上大學,但已經是戰場上的"老兵"。2020年3月,周凱文在準備聯考時,自告奮勇到社群為居民送物資,以分擔社群的負擔。近日,武漢市為全國核酸檢測,周凱文也主動邀請,以志願者身份回饋社會,幫助輸入核酸資訊采集、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
"我一會兒要去核酸試驗場維持秩序。8月10日上午,當凱文上周被記者聯系到時,他準備去社群核酸檢測現場尋求支援。他剛剛完成了為期三天的任務,以協助社區進行核酸檢測。

平均每天在高溫下工作十個小時
這兩天,武漢在秋季開始下雨,炎熱的天氣暫時有所緩解。但前幾天,武漢的日最高氣溫超過35攝氏度,周凱文等志願者冒着酷暑在核酸檢測點執行任務。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
"請戴上口罩,出示您的健康碼,并注冊您的個人資訊。凱文·周(Kevin Zhou)用喇叭走過隊伍中間,汗水不時從頭發上滴落。現場,居民們自發地移動冰塊,看到冰塊來了,周凱文立即起身,把冰塊放在醫護人員旁邊。炎熱的天氣導緻夏季冰層迅速融化,周凱文迅速拿起掃帚将水掃到一邊,重新移動了新的冰。
除了維護秩序和攜帶物資外,周凱文還負責現場核酸收集資訊輸入工作。由于時間緊迫,核酸檢測第一天,現場沒有自動讀取ID資訊機,周凱文隻能手動輸入居民的ID号。"十四個數字并不多,但歸根結底,它們都付出了代價。"手動進入速度較慢,連續幾個小時盯着電腦螢幕,這是一個真正的挑戰,"周小川說。
"在戰鬥中,我并不孤單。
"現場的風扇壞了,幸運的是,一些居民把風扇拿出來給我們。凱文·周說,他并不孤單地在戰鬥中,現場有加班時喊着令人喉嚨發抖的社群工作者,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的志願者,送冰送球迷的熱情群衆,有序地與普通市民進行核酸檢測。
關于為什麼堅持做志願者,周凱文說,"很多人不怕吃苦來到武漢,我出生在武漢,武漢,坐在家裡的原因是什麼?""另一個原因是,周凱文的母親也是一名社群工作者,每天都在疫情的第一線,在疫情的高峰期,周凱文很少見到他的母親。她每天早晚歸來,挨家挨戶進行體溫測量,開展防疫宣傳,分發物資。他告訴記者,他的母親是他的榜樣。
在采訪中,Kevin Zhou回憶起去年疫情爆發期間居民在社群中分發的時光。當時,他負責一位單身奶奶的配送範圍,每次送食物時,奶奶都會拉周凱文聊天。因為感冒發燒,奶奶被送到醫院隔離治療,這期間奶奶借了護士的手機和周凱文的視訊。
"奶奶說她想回家,想念我,她很害怕,我眼裡已經含着淚水,心裡喜憂參半。周凱文說,沒想到在這樣的時候老奶奶選擇給他打電話,他所做的事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漸漸成為對方很重要的人,這是他多次參加抗疫志願者活動之一。
"像凱文·周一樣,社群裡有很多志願者和他一樣敬業。額頭灣社群秘書楊瓊說,社群人手不足,沉沒的黨員和居民志願者是"一聲呐喊"。
欲了解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緻新聞"用戶端,請勿擅自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用付費。24小時熱線027-867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