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服報(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王偉傑)近日,由上海戲劇學院和上海上海戲曲有限公司合作,原創現實主義劇《金秋三》在上海首輪演出。該劇選取了當下老齡化社會過程中老年人生活的熱門話題,并通過生動飽滿的人物形象,劇場故事的曲折,描繪了一個支撐舊、現實的新時代。

一個遭受生存危機的養老院,一群渴望在嘈雜的城市裡尋找愛情的老人,一起度過餘生,回歸精英的自救,一個發生在節日前三天的故事,"親老劇"劇《金秋三日》反映了21世紀老人的精神狀态和價值。
上海戲劇學院作家、教授孫祖平希望通過這部劇,"講道理"植根于上海海派的文化土壤、生活方式和現代文明社會的運作原則。上海戲劇學院表演部主任、原主任龍俊傑試圖通過大量細節設計,突出鮮明的時代,向觀衆展示上海現代都市生活的明亮、清新、大氣、詩意的場景。
劇中,在美麗的花園養老院的和諧場景背後,一家人心愛的養老院正面臨突如其來的困境:銀行每天打電話提醒李磊,他歸還銀行的抵押日期還有三天。如果逾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将被拍賣以償還。雷力執着的養老事業岌岌可危,老人的養老天堂随時可能消失。雷力的金融鍊條存在問題,他不得不與嶽父母協商,抵押他們唯一的房子。這種特殊的戲劇性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私人養老機構遇到資金短缺、商業拆遷、看護人員短缺等各種困難,這些困難無法時有發生。美麗的養老院的困境是非常典型的。
早在2000年,民政部就頒布了《關于加快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制定了發展養老産業的優惠政策。
如何多照顧老人,成為全社會的問題。《金秋三日》是2016年文化部劇本支援項目劇本,是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重大文藝創作資助項目,榮獲第29屆天漢戲劇獎劇本一等獎。
據悉,《金秋三日》隻有3年的曆史,上海歌劇院推出了第三部現實主義戲劇。近兩年來,民營劇團成功創作了三部以上海故事和上海文化為題材的原創精品劇,其中《人生之歌》和《徐村故事》兩大劇目,今年有四位演員榮獲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尚藝戲劇學會由上海戲劇學院的曆屆校友創立。在創作和演繹《海派》原創舞台劇的過程中,這家民營劇團聯手演奏這所高等院校的戲劇,并積極引進學術資源,使該劇在藝術、專業、品質上得到了極大的技術和人才支援。以《金秋三日》為例,編舞、導演、表演、舞美均由上海戲劇學院校友組成。除了編劇孫祖平、導演龍俊傑,一群受人尊敬、80多歲的藝術家加入,成為該劇的重頭戲,包括著名行為藝術家鄭偉志、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安振基,其中其中鄭偉琦、安振吉、楊寶龍、吳爾普都是1950年代至70年代畢業的戲劇校友, 主演 孫思涵90年畢業于戲劇系,長期活躍于影視藝術圈;銀幕實力演員榮榮、李薇、李冰等也出演了該劇。他們代表了上一部戲中的三代演員。(文化增刊編輯)
本文摘自《中國青年報》客戶。更多精彩新聞,請下載下傳《中國青年報》用戶端(http://app.cy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