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劉楒睿
二八分油頭緊貼頭皮、精緻的西裝打扮,江蘇男子徐勤根憑借油膩的“人類高品質男性”視訊火了。緊接着,網絡上湧現出了無數學習徐勤根“油膩”的部落客。
而在他人還在摸索“油膩”之路時,徐勤根已活躍在各種商業活動中。不過,随着天價粉絲群、20萬采訪費的消息流出,走紅僅一個月的徐勤根似乎走入了末路,微網誌被禁言,粉絲群被關閉。

徐勤根經典拍照姿勢 (來源:徐勤根微網誌)
“高品質男性”莫名走紅
“嗨,你好,很榮幸在這裡向您介紹一下我自己。這是關于人類高品質男性求偶人類高品質女性的視訊介紹……”網絡熱傳的視訊中,徐勤根先是禮貌地鞠了個躬,然後開始做自我介紹。
3分多鐘的視訊,本以為徐勤根僅僅隻是擺拍搞笑博取流量,結果一個長鏡頭下來,他沒有一次笑場。随後,他還用流利的商務英語釋出了一個“國際版本”。
在徐勤根的視訊中,他将兩性關系陳述為“求偶”,并且認為兩性關系是一種生物性的表達。同時,他對于另一半關系的期待表達為“我能為您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務支援”等。
在走紅後,有網友釋出了徐勤根的個人資訊:徐勤根,身高185cm,29歲,清華大學畢業,牛津普林普頓雙碩士,金融學進階知識分子,月入七位數,一身行頭加起來超過六位數,兩套湯臣一品,開勞斯萊斯和賓利,擁有私人飛機。
消息一出,很多網友表示,“你笑大哥化妝土,大哥笑你生活苦。”随着網傳消息的持續發酵,7月22日,徐勤根在個人微網誌對此釋出了辟謠。
徐勤根表示,自己身高185厘米,體重75公斤,今年29歲。其自述,自己是江蘇人,來自普通家庭,畢業于國内一所普通學校,随後在國外一家普通學校就讀碩士。同時,徐勤根表示自己并沒有住在上海,其在上海沒有任何資産。而針對勞斯萊斯及私人飛機,他表示二者均非個人資産。
“我接觸金融衍生品行業10年了,大學畢業後,分别在英國、歐洲、香港的金融衍生品公司擔任過高管,是以有海外生活工作經曆。”徐勤根表示,網傳的個人資訊系謠言,希望網友可以幫助自己辟謠。
效仿者遍布全網
徐勤根走紅後,諸多網紅和網友将自己打扮成徐勤根的模樣,并自稱“人類高品質男性”“人類高品質女性”。其中,最火的模仿者就是田一名。
田一名效仿徐勤根後爆火 (來源:田一名抖音截圖)
“就算隻是做作也隻是怕錯過……”視訊中的田一名效仿徐勤根梳着二八分的油頭,身着精緻的西裝放肆歌舞。也是以,田一名在入駐短視訊平台2年後,迎來了自己的爆紅。
對于田一名模仿徐勤根的打扮,網友評價其為“大慶油田”。但田一名對于網友的評價并沒有表現出反感,而是連續釋出了類似風格的視訊。
事實上,田一名并非僅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網紅。
在借助“油膩”走紅前,田一名于2009年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曾為佳能、寶馬等多個品牌的廣告配音。在田一名的近期視訊中,中國傳媒大學官方賬号還與其進行過關聯。
在更早的時間裡,1997年,田一名還與香港TVB無線電視台合作拍攝《刑事偵緝檔案》第三部。在曆經廣告配音員、音樂劇演員後,田一名逐漸發現自己對音樂創作的熱愛。進而堅定踏上追逐音樂夢想的道路,最終推出了多首熱門原創作品。
但是,即便是有着這樣才能的田一名,也沒能逃過徐勤根的大熱,為了流量而選擇模仿起了“人類高品質男性”。
近期,田一名為擺脫與徐勤根相關的标簽,已經開始重新拍攝古風相關的視訊。
極目新聞記者嘗試聯系田一名及其經紀人,暫未獲得回應。
粉絲群收費被封号
在他人模仿自己的時候,徐勤根已經開始活躍在各種商業活動中。
8月13日,徐勤根在虎牙上的“求偶專場”直播首秀引來了超過400萬人的圍觀,其後又放出了為哈爾濱啤酒拍攝的廣告片。
徐勤根粉絲群訂閱價格 (來源:網絡)
8月19日,徐勤根組建了自己的微網誌粉絲群,相關截圖顯示,加入此群1個月需要2.5萬元,半年需5萬元,1年需7.5萬元。粉絲花費7.5萬元能得到什麼權益?據觀察者網報道,徐勤根稱,自己可以提供高價值的金融經濟資訊和情報,主要涉及全球及國内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還可以提供咨詢服務。
徐勤根微網誌表示不再接受粉絲群定閱 (來源:網絡)
徐勤根此舉被網友質疑,網友紛紛認為他“吃相難看”。在粉絲群收費過高引起争議後,徐勤根于19日中午在微網誌發聲:“尊敬的粉絲朋友們,根據來自新浪的回報,我的粉絲群定價較高,目前不再接受新的訂閱了,後期根據需要可能會重新打開,請須知,謝謝。”
微網誌官方回應 (來源:網絡)
随後新浪微網誌官方回應稱,由于徐勤根沒有金融資質認證,且違反“不得通過V+服務(開通粉絲群)從事任何産品的非法交易和不合規金融服務”的規定,已經将該部落客粉絲群功能關閉,所有訂閱費用将退回給使用者個人。
網傳截圖顯示,徐勤根的粉絲群僅10人 (來源:網絡)
據網傳截圖顯示,徐勤根開設的粉絲群能容納1000人,但隻有10人進群。極目新聞記者嘗試從徐勤根微網誌搜尋該粉絲群,但未能搜尋到。記者轉而聯系徐勤根希望采訪相關事宜,但并未得到回複。
徐勤根微網誌已處于禁言狀态 (來源:徐勤根微網誌截圖)
23日,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徐勤根的微網誌顯示其“因違反社群公約,該使用者暫時處于禁言狀态”。
走紅背後的“審醜”之嫌
央視網評論 (來源:網絡)
8月20日,央視網釋出評論稱,大多數網友都覺得其走紅有“審醜”之嫌,但依然擋不住個别平台為他開設專場直播,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唯流量論英雄”的行為,如果讓一個徐勤根變現成功,會有無數個徐勤根聞風而來、逐利起舞;為了追求更大流量,他們會選擇更“油膩”、更獵奇的方式撩撥大家的神經,直至讓“審醜”内卷,傷害公序良俗。網際網路包容廣闊,一個“人類高品質男性”油不了整片大海,但造成的模仿效應卻能“污染”部分海域水質,要不要捧他、推他,平台還需從行業生态的層面出發,審慎對待。
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尚重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徐勤根事件從根源上講,是當代人精神在流浪的展現。“當代人更多地将時間放在網絡獵奇的東西上,而沒有深度閱讀來充實自己的心靈。”尚重生認為,社會個體的審美事實上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展現。而社會唯利是圖的風氣也助長了類似的人在網絡走紅。面對這種情況,應當加強思想和精神層面的建設,引導大家學習科學、學習邏輯,深度閱讀;也應當鼓勵大家對以醜為美的現象予以批評和糾正。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