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7日,第八屆亞洲乒乓球錦标賽在深圳開幕。雖然這隻是一項亞洲賽事,但這項賽事的意義非同尋常,不僅深圳舉辦了首屆國際體育賽事,而且中國乒乓球隊在漢城亞運會遭受重創後重拾信心。

在解放路口豎立了大型智語牌
兩個月前,首爾亞運會讓該國的乒乓球隊陷入混亂狀态,男子和女子隊在小組賽中都輸給了南韓隊,這是他們自1961年以來的最差成績。這枚金牌賽區回國後遭到了廣泛的責罵,男子組組長、世界乒乓球世界杯雙打單打冠軍蔣家良被送去剪刀,義球迷勸他打破自己。
蔣家良應該被罵嗎?漢城亞運會男隊決賽中國隊以4:5輸給南韓隊,陳新華和惠偉各負2分,蔣家良2勝1負,輸給了瘋狂的澳新軍團雌,奪得南韓第一主力金宇和18歲隊長劉南奎。蔣家良的表現比陳新華和惠偉要好,首先被罵的不應該是他,但問題是他在男單半決賽中輸給了小組賽決賽,丢了三分的劉南奎,最後的18:10領先其實是被對手十分取勝。難怪這場表演讓球迷們大吃一驚。
其實,亞運會男隊的主要責任在于教練的失誤不當使用。由于陳龍燦在第38屆世界乒乓球錦标賽上輸給南韓隊兩分,他首先被排除在外。陳新華在上屆亞運會和第38屆世界乒乓球錦标賽的兩場小組賽決賽中表現出色後,被推入決賽。但南韓隊明顯是一邊倒拉扯,正手殺了一個多于一個強烈的爆炸,而球路毒,切入的球員和他們打得力争先機,陳新華擊敗了金在賢和安在恒是殘酷的事實。關于慧宇是因為跨闆雙側攻擊對抗韓式單側拉扯有發揮的優勢,但為什麼放棄同樣是跨闆快攻手法和騰烨的實力,目前還不清楚。
陳新華
亞運會的失利讓國内媒體吵吵鬧鬧了好幾天的"乒乓危機"炒作更是喜樂可樂,全國乒乓男女隊壓力很大,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挽回面子和信心,否則如何向全國人民負責?
兩個月後,亞錦賽開賽,南韓亞運會原班冠軍的選手走出巢穴,而抵制首爾亞運會的北韓隊這次也來了,他們的球隊有一位直闆防膠大師金成熙,後來又稱世界第一的晶片選手李根生,實力也不容小觑。
中國隊男隊進行了重大調整,陳龍燦、陳新華、惠偉沒有随隊而來,主力陣容隻保留了蔣家良和滕毅,其他三人不詳孫建偉、陳平喜和王偉。教練組似乎想借此機會對新人進行教育訓練和考察,為明年的第39屆世錦賽做準備。
國家體育委員會十分重視本次比賽,組織安排全國各地業餘體育學校和省市級隊伍的一些教練到深圳考察,為解決"乒乓危機"做準備。
在半決賽中,中國隊對陣姜家良、滕毅、孫建偉,南韓隊與亞運會一樣——金在賢、安在恒、劉南奎。
年輕隊員孫建偉經驗不足,技術上也缺乏火力,結果0:2輸給了劉南奎,1:2輸給了金宇。然而,中國隊卻擁有反韓英雄滕毅,他2-1戰勝了安仔恒和劉南奎兩場,并以2-0的比分戰勝了金羽,一人一分,讓中國隊最終以5:3的全力陣容擊敗了南韓隊,在亞運會上輸了一口氣。
橫闆正橡皮快攻法滕毅一直是對抗亞洲球員的利器,他的球是典型的北京隊風——雙方的揮杆力度都強,在持球上能展現出雙方打法的優勢,同時既有中國式的近台快攻速度和靈巧, 這種對抗簡單粗糙的南韓單邊拉扯有天然的優勢。
滕毅
蔣家良的精神面貌看起來比亞運會好多了,分别以2-0戰勝安在恒和劉南奎兩場,報出了亞運會的兩支箭,但以1比2輸給了金宇。蔣家良和金宇是老對手,過去多次攜手并進,彼此都有過赢也有輸,每次都要殺出高難度點,輸給他都不是偶然的。
對于今天的球迷來說,金羽的名字已經很奇怪了,這個人除了擁有一個超級正手弧球和一對奔跑的飛毛腿,還有幾套多變的發球和一個冷箭般的反手攻擊球,這些神奇武器的結合,正是南韓隊的守望者技能, 未來的大澤朱和劉成民都是繼承了金的衣服。在20世紀80年代,世界頂級球員金宇對中國隊的威脅不亞于瓦爾德納。
賽後技術統計資料顯示,本場比賽安哲恒、劉南奎和金偉在投籃命中率分别達到67.5%、71.1%和69.9%,随着中國球員的名額,可以看出中國隊在前三闆的優勢已經消失。
決賽是中國和北韓之間的戰鬥,北韓在半決賽中以5-1戰勝日本。中國隊抛棄了在半決賽中失敗的孫建偉,打開了陳平喜。來自四川隊的陳龍燦,而陳龍燦、素稱四川三辰的程英華,一直擔任陪護,這一次終于有機會參加國際比賽,如果成績合格,那麼參加明年的世錦賽将非常有希望。
結果令人失望,陳平熙以1:2輸給了金成熙,0:2輸給了朱忠哲。和孫建偉一樣,陳平喜也從來沒有機會證明自己。他的家鄉陳龍燦後來為他感歎,以他的實力本來可以參加世錦賽,但在小組賽決賽中卻丢了兩分,在中國隊中不會重用。
蔣家良終于展現出了世界一哥的風采,以三場2-0戰勝金承熙、李根祥、朱仲哲,他的串珠正手進攻打出了積極的膠水快速進攻,證明自己絕不是假名。在這場戰鬥之後,蔣家良的信心再次堅定,為明年世錦賽聯合男單冠軍奠定了基礎。
蔣家良
滕毅仍然保持着對亞洲球員的強大優勢,以2-1戰勝朱忠哲,2-0戰勝李根祥。最終,中國隊以5-2擊敗北韓隊,奪得亞洲杯小組賽冠軍。
亞錦賽曆時7天,中國隊最終奪得7個冠軍。蔣家良重拾良機,證明了自己依然是中國隊不可替代的一枚别針,而滕毅則無可争議地成為中國隊的絕對主力軍,并将在來年世錦賽的隊伍陣容中嶄露頭角。但這次比賽也給中國隊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的後起之秀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