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金牌更動人的是“那束光”

記者觀察《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敏 2020年3月,東京奧運會被推遲,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鼓勵全球運動員:"無論這條黑暗的隧道有多長,我們都會一起走過它,奧運聖火是隧道盡頭的明燈。2021年8月8日,當東京奧運會圓滿落幕時,巴赫說:"體育團結了所有的力量,就像黑暗隧道盡頭的光明一樣,給了我們繼續前進的希望。"東京奧運會離開世界,不僅産生了339枚金牌的精彩過程,而且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隧道盡頭的"那束光"向世界抗擊爆發正能量。在東京奧運會開始前三天,國際奧委會在奧運口号中增加了"更多的團結"。奧運五環,"更加團結"從座右銘變為現實。領隊球将是龔立軒參加四屆奧運會終于一輪的夢想,她的老對手紐西蘭人亞當斯将第一時間擁抱她。中國選手關晨晨獲得體操平衡木項目冠軍,銅牌得主美國人威爾·拜爾斯微笑着走到地鐵晨間表示祝賀。在男子跳高決賽中,卡達的Basim和意大利的Tamberg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在兩人都未能挑戰新的高度之後,裁判問他們是否赢得了額外的比賽。巴西姆建議可以有兩枚金牌。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兩位運動員喜極而泣,一起站在領獎台上。奧運會推遲後,他們認為分享成功比決定更有意義。中國"女飛魚"張玉軒曾獲得4枚獎牌,差點告别東道主遊泳運動員一江,因為白血病,并深情地擁抱了前選手,張玉軒和對方同意在明年的杭州亞運會上再次相見。陳晨/賈轶凡在羽毛球女雙決賽中對陣印尼的波莉·拉海,33歲的波莉興奮地跪下來哭泣,中國隊主動撿起對手,同時恭喜對方奪冠要高興。除了"更快,更高,更強壯,更團結"之外,這束光即使失敗也永遠不會被放棄,全球體育界正在注視着提供幫助。衛冕冠軍中國女排遭遇小組三連敗進入前八,主教練郎平要求球隊即使輸球出局,因為中國女排代表着一種體育精神。在那之後,中國女排連赢最後兩場比賽,3-0,正如郎平所問的那樣,高高躍起,結束了奧運之旅。自上屆奧運會以來,難民代表團正式露面。在奧運會上,難民代表團的規模從10人增加到29人。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稱,到2020年年中,全球有超過2500萬難民,國際奧委會的目标是利用奧林匹克運動來吸引世界對難民問題的關注。12歲的亨德·紮紮(Hend Zaza)是奧運曆史上最年輕的乒乓球運動員,她來自叙利亞,多年的戰鬥給她的道路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盡管如此,紮紮對乒乓球的熱情仍在繼續,因為參加東京奧運會是她堅持的"輕",她期待着有機會在三年後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做得更好。中國奧委會在得知情況後邀請紮紮到中國訓練,如果她這樣做,她将在9月進行此行。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東京奧運會注定要以其特殊性載入史冊。金牌固然重要,但在追求金牌的道路上,更展現出人類的光彩。奧運會不僅金牌,運動員在奧運場館裡展現奧運精神,為世界戰勝疫情注入了堅強的針頭。這就是體育的力量,今年夏天我們終于迎來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