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人肺腑的中國老電影,總有一部直擊心靈,淚流不止

二十世紀感人的中國老電影,總是有一顆直直的心,流淚不止。

No1,建國代表大會。

該片是長春電影制片廠出品,李乾光、肖貴雲聯合執導,顧越、孫飛虎主演的革命性曆史劇情片,于1989年9月21日首映,2019年10月18日上映。

感人肺腑的中國老電影,總有一部直擊心靈,淚流不止

看完全國代表大會的成立,我非常興奮和自豪。中國人終于在毛主席的正确上司下,當家庭做主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土地、心情、鬥志。自力更生,經過二十年的鬥争,從一窮二白到富強。特别是站在天安門廣場大樓的毛主席說了這樣一句話:"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但任何有家庭條件的中國人,都會忍不住淚流滿面。

No2,"媽媽再次愛我"也被稱為"世界上隻有媽媽是好的"。

該片由導演陳竹煌執導,是台灣獨立電影《福祥公司》1988年出品的低成本道德悲劇片,故事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人18年》,是台灣和香港最典型的家庭倫理悲劇流行影視産品。

感人肺腑的中國老電影,總有一部直擊心靈,淚流不止

應該說,從1980年代的觀衆開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記得那集體催人淚下的———"媽媽再次愛我"的記憶,幾乎每個來自電影院的人,手上都拿着哭泣的濕手帕。

這部電影中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愛,一種本能和責任感,往往比孩子對父母的關心更深。可以說,每一次看的感覺都不一樣,從學校裡的小強力打架,背上被母親教育的懲罰,到小強生病,母親的無助恐懼,再到小強西裝皮看"瘋"媽媽。最後,蕭強唱出了世界上唯一的母善,觸動了肺。雖然這些影片片段已經好幾年了,但隻要你想到,依然像在吞咽,記憶猶新。

No3, Alive.

這部電影由時代國際有限公司于1994年制作。影片改編自于華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葛佑、鞏俐等人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曆史上富有巨變的小人物漂浮着,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不幸和坎坷總是萦繞在他心頭。然而,他從未放棄對生活的信心,從不抱怨人民,對生活和未來抱有無限希望。

感人肺腑的中國老電影,總有一部直擊心靈,淚流不止

影片的基調非常壓抑,但也有史詩般的分量。是的,生活并不容易,富有和富有的成千上萬的普通人一樣,需要不斷從生活中磨練自己,感覺生活的意義,才能找到自己的生活價值。總結一句話就是:人活着,比什麼都好。

No4,英雄之子。

這部電影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制作和制作的戰争片。導演:吳兆迪、劉世龍、劉尚賢、田芳等主演。這部電影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

影片講述了反美援助北韓時期的故事,志願軍死後,志願軍戰士王成,妹妹王芳在王文清的幫助下,政委,最後與他的養父王福彪、親生父親王文清在北韓戰場重聚的故事中

感人肺腑的中國老電影,總有一部直擊心靈,淚流不止

王成在影片中,是千千萬反美援助北韓志願軍英雄戰士的傑出代表,他慷慨地獻身于國家的崇高形象,一個"為了勝利,向我開火!"它影響了幾代人,情節感人,畫面震撼人心,他是英雄的化身,正義的象征,中國人的象征。是以每當背景音樂響起,我們向英雄緻敬,更多的英雄流下了眼淚。反美援助北韓英雄的感人故事,為祖國英勇犧牲的崇高精神,将永遠激勵着我們的子孫後代。

No5,"阿朗的故事"。

該片由新藝術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杜其峰執導,周潤發、張愛佳、黃坤軒主演,1989年3月16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這部電影大緻講述了一個賽車手為了給兒子一個幸福的家庭而重返賽場的故事。

感人肺腑的中國老電影,總有一部直擊心靈,淚流不止

發哥飾演的父親太深在了人心裡,憤怒似乎無所事事,刀口豆腐的心,其實心裡充滿了愛。曾經不明白劇的内涵,明白的時候已經是劇中的人,希望你能明白看完後如何珍惜眼前的人,家庭永遠是家庭,是不斷的斬波。

每當那首主題曲響起時,你還會想起阿朗的故事嗎?

我聽到了誰的聲音,就像夢中那條嗚咽的河水,我看到了誰在很遠的地方,遮住了告别的悲傷的眼睛,不明白......

No6,牧羊人。

該片由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謝進執導,朱世茂、叢山主演,于1982年上映。

影片講述了徐玲被打成"右",來到西北牧場勞務,照顧當地牧民,與農村姑娘李秀之結成關系,文化大革命後,他放棄了在美國生活的機會,決定留下來建設祖國。

感人肺腑的中國老電影,總有一部直擊心靈,淚流不止

這部電影可能不像現在這樣動人,但它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在那個極其純潔樸實的時代,每個人的感受都那麼純潔,讓人忍不住歎息。在物質流動的今天,這種純潔的愛情是多麼罕見,也許隻是在人們的向往中。影片中許多經典片段也令人難忘,回味悠長!

感謝您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