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饅頭大師”張玮:曆史有溫度

作者:星星飛翔

在一家精緻的書店裡,百萬暢銷書作家張偉舉辦了一場有趣而出乎意料的《曆史的溫度5》讀者分享會。會議将在網上征集讀者到現場,與張偉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下午。在分享會場景中,張偉的故事也圍繞着"曆史溫度5"中涉及的三個關鍵——博弈、競争和人性展開。

資深傳統傳媒人,也有着豐富的新媒體經驗,"汕頭大師"張偉在采訪中談過。密集的視角,加上流暢的呈現,不僅是在他的分享中可以聽到的溫度的曆史故事,也是他自己特别有趣和溫暖的故事。

“饅頭大師”張玮:曆史有溫度

張偉(網名汕頭師傅)

畢業于複旦大學文科基地班。複旦大學中文文學士,新聞學碩士。曾就職于上海市委官方報紙《解放日報》,擁有16年主流媒體從業經驗,曾采訪過三屆奧運會和100多場世界大事,并曾任解放日報集團數字傳播中心主任、解放日報新媒體中心總經理、解放日報營運總監、 技術中心主任。

作為微信公衆号汕頭的創始人,該公司将于2017年8月開始釋出"曆史的溫度"系列。曾獲亞馬遜中國"2017年度新作家"和第六屆"當當有影響力的人文社會科學作家"獎,還榮獲2019年廣東省中國小生"十大必讀圖書"等獎項。

閱讀過去,面對未來

2017年7月15日,在公衆号上市一周年之際,第一本書《曆史的溫度:在曆史的背後尋找故事、鮮血和真實自然》正式出版。該系列已經更新,第五本書《曆史的溫度5:那些遊戲,比賽和人性》也與讀者見面。

“饅頭大師”張玮:曆史有溫度

"曆史的溫度"系列

從個人,到群體,到國家,從晶片遊戲,到生死之戰,面對選擇,如何決定?真的沒有永恒的敵人,隻有永恒的利益嗎?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科普系列叢書《曆史的溫度》中的第五本,從傳統曆史的宏大叙事轉向細節,尋找時代的真實故事,講述我們不了解的人物和事件。作者張偉(網名汕頭師傅)寫得愉快,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趣的曆史故事。

"起初,當我讀完第一本書時,大部分讀者都聽到了我的公衆号來買書,讀完後回報也不錯,甚至有一些讀過這本書的讀者也更關注我的公衆号。這種積極的回報繼續給我信心,也是我想一直做這個系列書的主要原因。"

對于張勇來說,第五個聚焦"博弈"的主題來自2020年最感人的兩件大事——疫情和中美博弈。其中,疫情也可以了解為人與自然的博弈。"是以,很自然地,'遊戲'這個大主題已經被選中了。

确定"遊戲"主題後,如何進一步确定圖表的架構?在張偉看來,架構也是自然的。"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遊戲。本章包括熟悉鄧家璇、奧黛麗·赫本和陳家璇的人。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遊戲在工作、家庭等場景中都會出現。我們可以從這些故事中看到并學習一些技巧。其次,是國家之間的博弈,包括衆所周知的乒乓外交、長崎事件等等。然後,它上升到一個激烈的遊戲,這就是戰争。其中包括日本和俄羅斯戰争,美國和墨西哥戰争等等。第四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博弈。例如,鼠疫,流感,天花等。

其中,人與自然博弈的最後一部分最能引起當下人的共鳴。

"我記得疫情剛開始蔓延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文章'1910年東北爆發的瘟疫',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後,我發現早在清末,人們就已經意識到"戴口罩"的重要性。後來,随着疫情變得如此嚴重,我寫了《死亡狂歡節:1918年大流行》。第二波大流行性流感比第一波更嚴重。與我們目前的情況相比,許多曆史事件可以産生更多的思考。"

面對每一個人物和事件,張偉用客觀和溫度的文字,切成一個故事,帶着讀者回顧過去,反思現在。可以說,文字是他的表達管道,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不同的形式都沒有抑制他的思維。"多年的媒體經驗使我的寫作受益匪淺,"他說。除了提高我的基本寫作能力外,它還增強了長期産出的耐力,以及慢慢積累的視野。我一直覺得,無論在哪個領域,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是一個關于人的故事,人性的故事是高科技無法取代的。"

在這本新書的序言中,張回答了我們在這本書面前都會問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讀一些歷史?他寫道:"讀過去,活現在,面對未來。"閱讀曆史是明智的,溫度的曆史總能消除一些困惑和焦慮,讓頭腦保持在一個清晰的世界裡。

“饅頭大師”張玮:曆史有溫度

Q-北京青年周刊

A-"汕頭師傅"張偉

問:此刻你腦海中關于"遊戲"的第一個曆史故事是什麼?

答:我的第一反應是乒乓外交,這個故事特别符合"遊戲"的主題。其實,比賽存在的基礎是雙方實力的親密,乒乓外交也符合這樣的邏輯關系。20世紀70年代,乒乓外交其實是中美蘇之間的一場博弈,上司人在幕前和幕後都在為三國之間的博弈做準備。從雙方到三人,比賽顯然更加精彩。

問:本書末尾有一篇《讀者評論》,哪些評論大多是在哪些平台上收集的?你為什麼想加入書中的這一部分?

答:讀者評論部分全部由微信公衆收集。因為我們有很多回報,是以我也會主動看看讀者對哪些内容感興趣,然後記錄下來,以便能夠分享大家喜歡的内容。當然,消息中也會有批評性的評論,我會仔細研究以改善缺點。我認為這就是新媒體可以帶來的,是以互動式資訊流可以促進更好的内容。

問:你認為公衆号和圖書的讀者有什麼差別?

答:我想一定是一開始來買書的公衆号的粉絲,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人說書可以收藏,和看手機螢幕和閱讀的感覺不一樣。一些粉絲為朋友或同僚購買它。也不知道我的公衆号,在飛機上或書店看書,這本書的優勢在于随時随地可以切入,節儉随意,非常适合利用雜物時間閱讀,後來從讀者那裡成為了公衆号的粉絲。這些組實際上有重合的部分,但也不重合。

問:疫情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何影響?

答:通常,我和我的妻子在網上工作,團隊在網上交流。事實上,疫情并沒有對我們的工作模式産生太大影響。但疫情爆發時很嚴重,社群關閉,三個月無法走出社群,隻能住一個空間。這種心态驅散了我和我妻子的社會恐懼。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們都喜歡家。但是現在,基本上每個星期,我們都要出去吃飯一次,或者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去吃一次,也很奇怪。但仍然很開心,也珍惜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

問:下一本書是否在議程上?目前的計劃是什麼?

答:接下來的"曆史的溫度"系列很好,事實上,我真的很想自己寫一部小說,雖然我一直在寫架構和填充内容,但實際寫它需要很多時間。目前,除了曆史溫度系列之外,還有一個針對兒童的成語故事正在計劃中。基本上,我根據女兒的成長軌迹寫書,成語是我一直想寫的類型,每個成語都代代相傳,随着成語的演變,孩子們通讀中國的曆史。是以,這是我目前正在準備寫的書。

“饅頭大師”張玮:曆史有溫度

張偉的啟蒙書《為孩子們寫一堂談話課》

王亞京

照片 李英武

編輯/劉一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