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視訊部落格流行 好内容是關鍵

作者:追趕小天才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視訊部落格流行 好内容是關鍵

vlogger在錄制食品烹饪視訊部落格。

資料圖檔

vlog即視訊部落格(video blog),起源于視訊網站,是一種集文字、圖像、音頻于一體的内容形式,主要功能是記錄生活,可以簡單了解為視訊日記。一架手持雲台、一隻微單,構成了vlogger(vlog創作者)的基本工作條件……地點不重要,時間不重要,鏡頭不重要,“記錄”行為本身成關注焦點。近年來,随着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的迅速增長以及國内短視訊行業爆發式發展,越來越多人傾向用這種“影像+音樂”的方式記錄和分享自己的生活。文字部落格趨遠,短視訊疲軟,作為展示生活和表達意見的一種方式,vlog的時代似乎正在悄然來臨。

記錄生活,分享體驗

vlog在中國并非新鮮概念,近年一度在視訊從業者、攝影愛好者、器材發燒友、自媒體部落客的社交圈内廣泛流行。2018年,女星歐陽娜娜在網上釋出自己在美國留學的一系列視訊日志,讓人廣泛了解了vlog這個“新物種”。憑借“記錄生活,分享體驗”的特點,vlog在2018年的短視訊行業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

今年春節期間,擁有十年英文書法學習經驗的韋钰琦開始嘗試用vlog記錄自己的創作過程,“過去我也在百度貼吧和微網誌等平台上釋出英文書法的視訊教程,但效果都不如vlog”。他表示,vlog可以更直覺、多方面展示書法創作的全過程,包括毛筆的取用、顔料的搭配、畫闆的選擇等等,“英文書法本身就是我的職業,用視訊的方式記錄生活是個不錯的選擇。”

同樣緻力于用vlog記錄生活的還有很多北漂藝人。以火皇皇為例,他已經有了四五年的短視訊制作經驗。“相比于抖音和快手,vlog的時長限制更少,通過鏡頭語言的組接,更容易講出一個有血有肉的完整的故事。”他坦言,“十多年的‘北漂’生活積累的素材不是抖音或快手1分鐘的視訊時長能夠裝下的。”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蘇州大學融媒體發展研究院院長陳一認為,從誇張、搞笑、帶有更多表演性質的短視訊類型到現在個性化、小清新式的vlog,短視訊行業的風格取向呈現出明顯的變化。vlog與短視訊是“分享”與“秀”的本質差别,“如果說,抖音和快手是拍給别人看,vlog更多是拍給自己看。”

平台布局,補貼扶持

2018年9月,微網誌發出vlog正式召集令:過往30天裡,釋出過4條以上vlog,就有資格申請成為微網誌認證的vlogger,享受微網誌扶持。幾乎同時,今日頭條與某些藝人聯合推出了首個明星vlog計劃,6期vlog播放量已經突破3000萬。12月,哔哩哔哩動畫(b站)開展了“30天vlog挑戰”活動。與此同時,騰訊旗下的yoo視訊,以“vlog+vstory”的内容革新,通過創作補貼引導vlogger入駐創作。

“vlog在2018年呈現井噴式發展與各大平台開始着手布局密不可分。”蘇甯金融研究院進階研究員付一夫表示,很多業内人士把vlog看成繼短視訊之後的下一個風口。以騰訊yoo視訊采用的分級制補貼為例,平台評級越高,創作者收益越多。據透露,vlog通過平台官方稽核,按賬号評級定價,每條視訊最高可補貼30000元人民币。

據業内人士介紹,短視訊火熱發展的今天,已被抖音、快手等大平台瓜分完畢的市場下,vlog也成為不少新晉短視訊平台的重要突破口,一系列以vlog為核心的視訊剪輯app(應用程式),如一閃、貓餅、小影、vue、秒拍讓拍攝和剪輯vlog的門檻大大降低,促使更多熱愛者加入vlog。

對于平台的大力扶持,初試vlog的韋钰琦也很熟悉。“b站也會根據視訊的觀看次數給創作者發相應的獎品。”他表示,制作一條兩三分鐘的vlog大概需要拍攝五六個小時的視訊素材,“靠這個賺錢幾乎不可能”。專家指出,不同于抖音、快手等短視訊已經形成的較為成熟的商業推廣與變現模式,vlog長周期的生産模式注定不能夠快速批量生産,進而制約了它的商業變現效率。

精耕細作,内容為王

就短視訊領域而言,自2016年以papi醬為代表的一批短視訊網紅風靡網際網路以來,經曆了美拍、秒拍、快手、抖音等短視訊産品的疊代,短視訊逐漸進入了精耕細作的高品質發展階段。

專家指出,vlog從留學生、自媒體人等小圈層迅速走進大衆視野,與人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樣化密切相關。“當人們看慣了酷炫、快節奏的很帥的抖音視訊之後,很需要一種能引起生活共鳴的東西”,火皇皇結合自己多年的行業觀察指出,一部分使用者之是以從抖音快手轉向了vlog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們對生活化、故事化的内容有很大需求。

“無論哪種媒介形态,優質内容始終是稀缺資源,也是創作者的核心競争力。”陳一表示,在網際網路時代,好内容的标準除了題材新穎、拍攝精良之外,社交性同樣重要。正如“中國vlog第一人”孫東山在知乎上的回答:vlogger與粉絲更易形成“親密關系”,虛拟社交與現實的界限逐漸模糊,粉絲成為長期追随者,逐漸達到社交的本質目的。

“vlog走了一條與傳統短視訊不同的差異化路線,其質樸真實的内容風格,剛好彌補了短視訊的短闆。”付一夫表示,vlog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未來還要從降低拍攝門檻、培養使用者的拍攝習慣、探索多樣的商業化道路等方面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