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秋天,東北戰争陰雲密布,戰争迫在眉睫。
當時,我軍從廣安解放區抽調了一批部隊幹部,共有12萬多人進軍東北。多年來,這支部隊演變成東北野戰軍的100萬人軍隊。

在向東北挺進的軍隊中,曾克林被稱為"第一人"。
曾克萊恩,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人,1913年出生。16歲加入紅軍,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圍攻"戰争和長征。抗日戰争爆發後,他被派往華北抗日戰争前線,曆任平溪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延東軍師參謀長、玉閣遼軍區第十六師師長。
1945年8月30日,在蘇紅軍偵察隊的幫助下,率領揚遼軍區第十六軍區約4000人兩個團,攻克了日軍僞軍駐紮的山海關,赢得了我軍挺進東北地區的第一次勝利, 重新奪回日本僞軍駐紮了12年的山地海關(從1933年到1945年)。
随後,曾克林率部在撣海關火車站由客、貨、敞篷車等40節車廂組成,混合軍用車輛,迅速向錦州、沈陽方向,開始了東北地區收複作業。不久,曾克林接管了錦州,搬到了當時東北最大的重工業城市沈陽。曾克林來到這裡,受到沈陽社群的熱烈歡迎。
曾克林進入沈陽時,隻帶了四個連兵。但在不到10天的時間裡,這支部隊迅速擴大到1萬多人。曾克萊恩自然而然地成為沈陽未威司令部的司令員,下轄陸軍最多9個旅,7個獨立團,共計8萬多人。
曾克萊恩率先進入東北,開拓局面,立足,占領大面積基地,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僅如此,曾克林還乘坐蘇機前往延安,報道了東北地區的情況,促使延安方面加強進軍東北地區的決心,并進行了"北向發展,南防"的重大戰略部署。
2004年,由安蘭執導,連宇、劉長權、劉旭等人主演了一部戰争片《曾克林出風》,豐富多彩地展現了曾克萊恩這一時期的輝煌經曆。
然而,從那以後,曾的處境一直在下降。
1946年1月,東北人民自治軍更名為東北民主聯盟軍。東北民主聯盟軍隸屬于多個軍區,曾克林曾任遼東軍區副司令員。擁有8萬多兵力的沈陽衛軍司令部司令員被重新任命為遼東軍區副司令員,這是曾克林第一次被降職。
不久,東北民主聯盟軍将山東軍區第3師第16師、警察第3旅合并為隸屬于遼東軍區的第3縱隊。它是東北民主聯盟軍隊的前兩個縱隊之一(另一個是第4縱隊),第一任指揮官是程世才。1946年10月,程世才調任南滿軍區司令,曾克萊任第3縱隊司令。
從遼東軍區副司令員到第3縱隊司令員,是曾克林第二次降職。
1948年3月,曾克萊恩奉命出任遼南軍區司令員。遼南軍區是南曼軍區的一部分。原三列軍司令員程世才被調任為南滿軍區司令員,随後被調職的三縱隊司令員曾克林顯然被降職。
僅僅五個月後,Zenklin先生面臨着另一個立場的改變。當時,東北野戰軍計劃組建一個7列、9列團,原7列指揮官鄧華擔任該團的新指揮官,是以需要其他人來接替7列指揮官。東北野戰軍拟由曾克林接替,擔任第7縱隊司令,由于新團尚未成立,将暫時讓曾克林擔任第7縱隊副司令。
然而,在曾克林擔任第7縱隊副司令員後,由于種種原因,新團沒有成立,岑克林一直負責他的第7縱隊副司令。
就這樣,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曾克林莫名其妙地從3列長降格為7縱隊副司令。
這還沒有結束。1949年2月,平津戰役結束後,東北野戰軍将坦克團擴編為戰車第1師,是我軍曆史上第一個坦克師。澤克林奉命上司戰車第1師。7 副司令(第44軍副司令)成為師長,哪個應該算降級?
1949年冬,新中國第一航空混成旅成立,下轄三個飛行團,該旅設在南京。澤克林曾擔任空軍的軍事代表(在某種程度上,作為旅長)。陸軍代表和旅長都因曾克林再次被降職。
Zenklin在1955年才被授予少将軍銜,因為他已經成為一名初級将軍很長一段時間了。與他一起進軍東北并肩作戰的同級别将軍要麼是将軍,要麼是海軍上将,最糟糕的是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