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野第二政委、主持中原局工作的鄧子恢,為何沒有授銜

作者:曆史八卦社

鄧子輝,開國元勳,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是我黨地方工作的傑出領袖,是西蘇區的創始者,鄧子輝曾任中原局三書記、第四野戰軍第二屆政委、代理政委等職務,是我黨和我軍的進階上司, 但是為什麼他在1955年沒有被授予全軍軍銜呢?我們先來看看鄧子輝同志光榮的履曆。

鄧子輝,福建省長石人,是老革命家。鄧子輝是與北方軍閥決裂并創立中國革命黨(國民黨的前身)的人之一。這種資格在我們黨和我軍中,可以說是可比人民的罕見。後來,鄧子輝赴日留學,積極追求進步思想,回國後創辦報社,宣傳革命思想,逐漸成為革命家。

四野第二政委、主持中原局工作的鄧子恢,為何沒有授銜

随着中國共産黨兩黨合作關系的破裂,鄧子輝逐漸看到了反動派的本質,在白色恐怖的大革命時期被放進了我們黨的陣營,加入了黨,從此成為堅定的馬列主義戰士。鄧子輝具有優秀的組織能力,在山西黨組織的發展、組織農民武裝騷亂、建立西蘇區功不可沒。

1930年,蘇聯政府在西部成立,鄧子輝當選為主席。此時,三條路線籠罩着組織,鄧子輝抵制,從山西調到閩南、閩南等地工作,後來擔任中蘇地區财政部長。當時,蘇聯地區,人們了解的金融少,金融工作困難重重,鄧紫恢複了荊棘組織的工作,為蘇聯地區的順利運作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第五次反圍戰失敗後,紅軍開始了25000英裡的長征,鄧子輝和陳毅、張定軒、陳義賢等同志留在南方,指揮剩餘的革命力量繼續堅持遊擊鬥争。三年的遊擊戰艱難險阻,随時面臨反動追擊,但剩下的将領們卻不怕面對危險,克服困難,最終堅持共産黨和談。

四野第二政委、主持中原局工作的鄧子恢,為何沒有授銜

新四軍成立後,鄧子輝擔任新四軍政治部部長,在新四軍發展過程中,鄧子輝是新四軍江北司令部的重要上司成員,上司了東部地區的遊擊戰, 為新四軍的發展添磚加瓦。閩南事變後,鄧子輝擔任新四軍第4師政治委員,第4師是當時新四軍的王牌師,師長是新中國36名軍人之一彭雪峰将軍,鄧鵬在抗日鬥争中共同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第4師逐漸成長和發展。

解放戰争之初,鄧子輝擔任華中軍區政治委員會委員,與蘇瑜、張玉儀一起率領華中野戰軍北進山東,山東野戰軍聯手,為華東野戰軍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後來,鄧子輝擔任中原局第三書記,前兩任中原局上司鄧政委,陳老闆因為指揮中原野戰軍作戰,與野戰軍一起行動,鄧子輝實際上一直在主持中原局的工作。

對于中野的後勤支援,中原局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任務,同時主持鄧子輝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進入海關後,羅榮融因身體不适,被迫到後方休養。鄧子輝被任命為"四場"的第二屆政治委員會,實際上擔任了政治委員會的工作。四地入場後,從河的戰役中,恒寶戰役已經解放了嶺南,擊中了海南島的末日,鄧子輝也想記住一個功勞。

四野第二政委、主持中原局工作的鄧子恢,為何沒有授銜

中國中央局成立後,鄧子輝擔任第二屆政治委員會,中國中央局後來改組為中南局,鄧子輝擔任第一副主席,後任首指揮林帥指揮四個戰場繼續南方戰争,鄧子輝仍擔負主持中南局工作的責任。我們可以看到,鄧子輝長期擔任進階上司,主持工作,但在1955年沒有被授予軍銜。

因為在1955年舉行軍獎頒獎典禮時,鄧子輝已經不在軍隊中,現在的職務是副總理。當軍銜第一次被評定時,毛澤東、周總理、劉副主席、鄧小平等主動辭去元帥軍銜,然後毛澤東建議他不再擔任軍隊中的職務,不考核軍銜,是以當時很多幹部轉入地方一級, 沒有授予頭銜,如天台元、張定軒、陶成等同志,鄧子輝也在其中。

以鄧子輝的履曆,如果這個軍銜在1955年評定,至少是将軍的軍銜。鄧子輝作為中國革命黨的老兵,也是大革命時期加入我們黨的老一輩革命功勳,他的資格被授予将軍,如果授予元帥軍銜是合理的,這有點困難,因為他長期擔任當地的政治和工業工作,并擔任過很短的軍事職務。

四野第二政委、主持中原局工作的鄧子恢,為何沒有授銜

與鄧紫的履曆相似的是張雲義,張雲義也是同盟成員,後來随鄧少委、李明瑞等人上司百色、龍州起義、紅七軍的建立和左右江革命基地。與鄧子輝類似,張雲義也是長期在新四軍工作,兩個職位也是一級的。是以,如果鄧子輝評定了軍銜,參考張雲一是最合理的,張雲一是将軍,鄧子輝,也應該是将軍。

當然,老一輩革命烈士關心這些假名,對于他們來說,無論什麼級别,無論幹什麼工作,都是為了服務人民,沒有高分或低分。

感謝您的閱讀,請密切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