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航天人說“99分也是不及格”,92歲“硬核奶奶”依舊很忙

作者:光明網

近日,央視推出專項節目《我的家庭,我的國家》,先後對講《兩炸一星》功勳人物、陀螺儀和慣性導航技術專家、"71勳章"獲得者、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中央歌劇院"終身榮譽指揮家"。鄭曉軒,中國工程院院士,月球探測工程首任總司令,"敦煌守護神"張淑紅之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院長張沙娜,北京大學漢語系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創始人樂戴雲。"二拍一星"功勳人物陸元軒先生真誠的旁白,題目中中國航天員說99分也是失敗的,我和我的國家,微網誌上一系列熱門搜尋榜單,一批感人過去和"珍寶"爺爺奶奶的堅定信念感染了年輕觀衆的心。

揚子晚報/紫牛記者 張楠

看到每個人和女人都很有趣

"敦煌的女兒"張沙娜在14歲時,跟随父親被稱為"敦煌守護神"的張淑紅,開始參觀敦煌千佛洞中的壁畫。張沙娜不僅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而且對傳統文化也持嚴謹的态度。"學習和詢問,詢問和學習。學習,不能随便搞砸""中國文化應該有根,一定要有背景、血脈,不能随便搞砸。

唐一傑和樂戴雲這對學者平凡而美麗的愛情,讓很多年輕人感受到。樂戴雲經常提到,唐一傑先生的家訓"事不避難,義不義不逃避責任"。"這是你對國家的責任,你對你的文化的責任。你有這個責任,把我們的中國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讓一些外來文化能夠被吸收,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責任。"

是人生的智者是"淘氣的孩子"學校惡霸

主持人王甯為全國各位開展"人生問題",老先生們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談話"。

1996年2月14日,長征三号B因飛行姿勢問題而被摧毀。當時76歲的陸元軒趕到西昌調查事故原因,三個月來,他差點忘了吃飯。經過不斷的分析和研究,終于在無數複雜的線索中将原因鎖定在一根小小的"金線"——雙向可控矽片中。在這一點上,有一句名言流傳至今"上帝的事情,99分失敗了"。當王甯問陸元軒先生"你小時候學得特别好嗎?"他笑着說,"我小時候不知道怎麼學。一個"淘氣老男孩"的形象躍上了銀幕。

做一個真實的人,做實際的事情,強調動手

2020年12月17日淩晨,嫦娥五号傳回者帶着月球樣本降落在内蒙古的四個孩子國王旗上。當時,80歲的嚴恩傑堅持要去内蒙古,見證流星像夜空一樣明亮。在他看來,年輕人的未來面臨巨大挑戰,成功的關鍵在于做一個真實的人,做實際的事情。認真、腳踏實地,這是人生的重要特征。

被網友稱為"硬核老奶奶"鄭曉軒,她的生活隻有一個字:忙。即使在92歲高齡時,她也忙着表演、排練,向大衆播下優雅音樂的種子。王甯在公共汽車停車場排練的那天去采訪鄭曉軒。她說,普及歌劇需要有人帶頭,"讓公衆進入歌劇,讓歌劇進入公衆。

家鄉在動,他們是"最追趕的明星"

令人感動的是,這些國家親眼目睹了中華民族"落後必敗俱傷"的破敗與弱,他們從雄心壯志,走向成功,燒了一輩子,把我的運氣、國内運輸、國家運輸緊緊地綁在一起。在他們鏡頭下,即使他們老了,仍然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堅持工作,學習,培養年輕一代,奉獻熱度。已經是百歲九位陸源院士,書桌上貼着這樣四個"不",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不着急,不煩,不懶惰,不吱吱"。活到老,自律到老。山停了,風景停了,雖然沒有,心向往。"

播出後,引起了觀衆的強烈反響。有觀衆說,"總是想看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在不打擾科學文化學者生活的前提下,可以用采訪讓大衆知道,學者們默默付出的這份經久不衰的偉大。"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