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色密使”的“家國密碼”“潛伏者”吳石的傳奇人生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紅色密使”的“家國密碼”“潛伏者”吳石的傳奇人生

遊客在福州市螺洲鎮陳氏五樓參觀了解吳石事迹。

“紅色密使”的“家國密碼”“潛伏者”吳石的傳奇人生

翻拍的吳石資料照片。

“紅色密使”的“家國密碼”“潛伏者”吳石的傳奇人生

吳石将軍廣場上,吳石雕像靜靜立着。 均為本報記者魏培全攝

周恩來總理逝世前留下囑托:不要忘記吳石他們……

“吳石”是誰?他是中國國民黨進階将領,卻從國民黨心髒送出大量秘密核心情報,加速了解放全中國的程序。

他從未加入中國共産黨,卻甘為共産黨工作,為了解放台灣而入島潛伏,不幸暴露,1950年被國民黨殺害于台北馬場町。

吳石,這位中共隐蔽戰線上的傳奇英雄,身上有着太多故事。他為什麼願意為共産黨工作?他有着怎樣驚心動魄的“諜戰”經曆?他怎麼從大陸接受絕密使命到台灣,又是怎樣獻出生命的?

在建黨百年之際,記者走進福州螺洲吳石出生地、三坊七巷吳石暫居處等地,踏訪這位神秘福州人的遺迹,探尋這位“潛伏者”的傳奇人生。

今年6月10日是吳石将軍就義71周年忌日。讓我們撥開曆史迷霧,走近一個真實的“紅色密使”,探尋他背後的“家國密碼”。

真實的“諜戰”

上海愚園路,梧桐搖曳,弄堂幽深,潮店雲集。這條富有情調的“網紅街”曾見證半個多世紀前的“諜戰風雲”。

1949年3月,上海愚園路儉德坊2号,中共地下黨員何康的寓所。國防部史政局中将局長吳石依約前來,帶着一份絕密情報。

何康驚訝地發現,這是國民黨軍隊的長江江防兵力部署圖,“圖上标明的部隊番号竟細緻到團”。

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向長江北岸挺進,通向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的道路已經打開,但敵我鬥争十分複雜。時任第三野戰軍參謀長的張震回憶,吳石提供的這份情報讓解放軍确定了渡江主攻方位,“對渡江作戰很有幫助”。

“吳石之是以是我黨隐蔽戰線功勳卓著的無名英雄,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渡江戰役等關鍵節點提供了核心情報,為解放戰争戰事的加速結束作出了特殊貢獻。”《冷月無聲——吳石傳》作者鄭立說。

中共黨史出版社的《隐蔽戰線春秋書系·傳記卷》,包括《隐蔽戰線統帥周恩來》《中共隐蔽戰線的卓越上司人李克農》《潘漢年的情報生涯》等10冊。《冷月無聲——吳石傳》是其中之一。

鄭立介紹,吳石是軍事戰略專家,判斷情報價值駕輕就熟,加上他身居要職,探取情報如魚得水。“當時吳石是史政局局長,表面看史政局與軍事核心情報沒法聯系起來。但按《史政工作條例》規定,國民黨核心軍事資料都要送史政局備案。往往重要軍事部署研究不久,有關重要軍事圖表就出現在他的案頭。”鄭立說。

1949年初開始,吳石經常乘火車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之間。這兩地是特務遍布的“虎穴”。兩地間火車七八個小時的路程,吳石不知道跑了多少回。

“他大多乘晚上8時或9時的列車從南京出發,于次日淩晨三四點抵達上海。”鄭立介紹,吳石擔當這項極其危險的情報傳遞工作,有時他親自遞送情報到儉德坊,有時他包好情報,派親信副官遞交。

2009年電視劇《潛伏》熱播,成千上萬的觀衆為劇中潛伏者“餘則成”所感動。吳石作為“餘則成”原型之一,從曆史記錄中走進公衆視野,引發熱議。

鄭立說:“餘則成是虛構的,吳石是真實的。”這句話成了《冷月無聲——吳石傳》再版時腰封上的推介詞。

1948年9月,在吳石的幫助下,中共秘密黨員吳仲禧深入敵營,順利獲得後來被确認是“淮海戰役前解放軍獲得的最早又比較全面關于徐州一帶敵情的情報”——《徐州剿總情況》。

第二年,吳石出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他利用這一特殊身份,通過化名吳壽康的中共中央情報部福建情報小組負責人謝筱迺之手,向中共提供了包括國民黨在福建及台灣的軍力部署等在内的諸多重要情報。

中共中央對吳石提供的情報極為重視。據謝筱迺回憶,他曾按照中央上司訓示與吳石核對國民黨部隊一個番号。吳石問:“周恩來先生看得到嗎?”看到謝筱迺點頭後,吳石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鄭立介紹,在上海、福州、廣州、香港,吳石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險,把國民黨《長江江防兵力部署圖》《全國軍備部署圖》《京滬杭軍事部署》《京滬杭失陷後的全國作戰部署》等核心情報及時送給中共地下組織,為南京、上海、福州等重要城市的解放作出特殊貢獻。

“潛伏者”的追求

“吳石已經是國民黨高官,過着富足生活,為什麼願意舍棄這一切而冒着生命危險跟着共産黨幹革命?”林鴻堅問道。

這些年來,作為福建省政協機關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林鴻堅經常向黨員幹部講述吳石的傳奇故事。

林鴻堅曾到福州螺洲鎮吳厝村探訪。這裡是吳石出生的祖屋所在。

綠樹掩映的吳石将軍廣場上,隻見吳石雕像靜靜地伫立着,石壁上镌刻的“吳石生平”仿佛在無聲地訴說。旁邊的陳列闆,把大多數人最感興趣的内容做了強調:上面有吳石戎裝照與電視劇《潛伏》劇照“對比圖”。

走進吳石故居,記者發現這是一座兩進的木結構院落。據介紹,院子大部分經過翻修,隻有正廳還保持着幾十年前的原貌。

1894年,吳石出生在一個寒儒之家。18歲時,吳石參加福建辛亥北伐學生軍。21歲時,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從湖北武昌第二預備軍官學校畢業。23歲時,他以同期第一名的成績,從河北保定軍官學校畢業,人送外号“吳狀元”。37歲時,他考入日本陸軍大學,在校成績優異,因為“能文能武、能詩能詞、能書能畫”等被譽為“十二能人”。

1934年從日本回國後,吳石任職于國民革命軍參謀本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全國掀起抗日救亡運動浪潮。武漢會戰期間,吳石等将領及軍事專家,拟定“包圍武漢作戰計劃”。作為公認的“日本通”,吳石在幕後做着出色的情報工作,很快被提拔。吳石43歲晉階陸軍少将,48歲晉階陸軍中将。

抗日戰争中,吳石曾參與策劃指導長沙、湘桂、桂南、昆侖關、桂柳等重大會戰。1945年,吳石因為在抗戰中的貢獻獲表彰。

人們不禁要問,這樣一個才華橫溢、身居要職的國民黨将領,為什麼會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潛伏者”?他是何時開始為中共工作的?

鄭立說,吳石被捕後,為保護其他同志,僞稱自己1949年春才開始為共産黨工作。事實上,根據有關部門的結論,吳石1947年就開始為中共工作。而他同中共高層的接觸交往,早在1937年就開始了。

國共合作抗戰期間,吳石對中共有一些了解。他在武漢珞珈山聽過周恩來的演講,與葉劍英等人有交往。他還研讀過毛主席的《論持久戰》,認為很了不起。

而真正促使吳石轉變的,是他對國民黨的徹底失望。後來任農業部部長的何康在口述文章裡提到:桂柳戰役失利,身處第一線的吳石對“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局面深惡痛絕。抗戰勝利後,他目睹“五子登科”式的“劫收”(指國民黨熱衷金子、房子、票子、車子、女子),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的情景,特别是蔣介石違背廣大群眾和平建國的意願,悍然發動内戰,感到非常失望苦惱,多次發出“國民黨不亡是無天理”的喟歎。

吳石政治傾向發生變化的過程中,深受與他成為“生死之交”的何遂的影響。何遂與吳石是福州老鄉,比吳石大6歲,抗戰初期就與中共發生關系。何遂不是中共黨員,但兒子何康及其他二子一女一媳都是中共地下黨員。

在何遂影響下,吳石漸漸轉向我黨。1947年,中共中央上海局開始聯絡與争取吳石。當年4月,吳石與共産黨“确立了某種聯系”。之後何康開始與吳石單線聯系。

海峽有回響

1950年6月10日,台北馬場町,兩聲槍響,吳石倒在血泊中,時年57歲。

當時,他的公開身份是國民黨陸軍中将、參謀次長。

鄭立說,吳石将軍是國民黨政權垮台、偏安台灣後被屠殺的第一位國民黨進階将領。

1949年8月16日,福州解放前一天,吳石在清晨乘坐飛機,從福州飛往台灣,從此再未歸來。

抵達台灣後,吳石升任參謀次長,繼續向中共提供台灣的重要情報。每周六下午4點,化身來台看望外孫的“陳太太”——中共華東局特派員朱楓會前往位于台北市青田街的吳公館,将吳石準備好的情報取回,再經由秘密管道從香港傳到内地。

這條情報鍊一直安然無恙。不料,1949年底開始,中共台灣省工委遭國民黨保密局嚴重破壞,波及中共各級黨員幹部619人、群衆96人。吳石等人受牽連先後被捕入獄。

吳石在獄中遭受反複的酷刑審訊,哪怕一隻眼睛失明,他始終堅貞不屈。國民黨當局稱“對吳石的偵訊是最困難的事”。

在鄭立看來,吳石赴台後,因為海峽阻隔,他與中共的聯系已經中斷,完全可以安心做他的參謀次長,享受榮華富貴。但他卻選擇繼續戰鬥在孤島,與死亡近距離接觸。在當時島内白色恐怖中,他冒着極大的風險,兩度隻身赴香港,尋找黨組織,與中共在港情報機建構立起聯系。回台後,組織情報網,為解放台灣、實作祖國統一殚精竭慮,直至犧牲。

臨刑前,吳石将軍從容留下遺詩,最後兩句是“憑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

當時,與他一起被國民黨殺害的還有朱楓、陳寶倉、聶曦三位烈士。

2013年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建成一座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為吳石等四位烈士立了雕像。吳石的孫女吳紅經常去紀念廣場。她說:“每年9月28日,我們四家以及其他烈士後人都會應邀到北京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參加紀念活動,每次去都看到有人給雕像獻花”。

吳石赴台時帶去了一雙小兒女,而把另外兩個兒女留在大陸。

作為孫女的吳紅記得,1973年,河南省民政廳給家裡發放了烈士證,還發放了650元撫恤金。“這在當時算是‘巨款’,但父親(吳韶成,中共黨員)一分錢都沒留,全交了黨費。”

1994年,吳石将軍及夫人的骨灰安放儀式在北京香山福田公墓舉行。“在這個儀式上,我對爺爺有了更多認識。”吳紅說。

2019年,應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邀請,吳紅來福州參加吳石将軍、何遂将軍銅像落成揭幕儀式。儀式結束後,她去了三坊七巷——吳石曾在宮巷22号住了一段時間。這座中西結合的磚木大宅一樓長廊上,挂着展闆,介紹吳石将軍的風雲人生。

“人們知道我是吳石孫女後很熱情,我能充分感受到家鄉百姓對我爺爺的敬仰。”吳紅說。

福州人民不會忘記吳石的重要貢獻。當時,吳石将國民黨福州守軍的部署情況提供給了共産黨,還竭力阻止蔣介石修建防禦工事,讓解放軍幾乎沒打大戰,勢如破竹地攻入福州城,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這座千年古城。

令林鴻堅分外高興的是,今年3月的黨史學習教育福建專場宣講中,特别提到“吳石将軍等英雄群體”。

鄭立整理了60多萬字的《吳石遺墨》,正争取出版。“正如周總理所囑托的,我們不要忘記那些對人民做過有益事情的人,不要忘記吳石他們。”鄭立說。 (記者鄒聲文、許雪毅、劉少卿)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