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派遣援外醫療隊50年,留下許多感動瞬間

廣東派遣援外醫療隊50年,留下許多感動瞬間

"五十年後,我非常感動,能夠通過在省内組織特别活動來回顧我在國外的時光。這位86歲的老人白發蒼蒼,胸前戴着五星紅旗徽章,似乎回到了中國第一支醫療隊前往赤道幾内亞尋求醫療援助的日子。

10月26日,廣東省援外醫療隊派遣50周年紀念活動在廣州舉行。記者獲悉,50年來,廣東省共向赤道幾内亞、加納、甘比亞、多米尼克等國派出61批907支長期援外醫療隊,共治病239.1萬人,執行手術58.5萬例,為受援國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積極貢獻。

廣東派遣援外醫療隊50年,留下許多感動瞬間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朱宏說,50年前的今天,廣東派出第一支12人醫療隊到赤道幾内亞,拉開了我省援外醫療隊派遣的序幕。近年來,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總體指導下,廣東通過中加西非心髒中心、婦幼保健項目、中馬眼科中心等對外援助創新項目,對外開展了一些大膽的探索和嘗試,深化中非衛生合作與對外援助模式創新。

朱紅表示,目前,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和變革,醫療救助工作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廣東要找對方向,探索創新,着眼于國家對外救助醫療工作的新要求和受援國需求的新變化,注重援外醫療隊排程與援外創新項目相結合,優化醫療救助模式和模式,推動"小美觀"工程"全面"産出。

活動期間舉行了紀念廣東省派遣外救隊50周年的座談會。會議強調,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給國外醫療救助帶來新的挑戰和新的要求。省衛健委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外籍隊員的健康安全,建立政府部門-派出援助機關-省級專家-外醫隊"四位一體"協同工作機制,及時解決醫療隊遇到外難和問題。

會上,外籍醫療隊成員代表和有關機關代表齊聚一堂,交流對外援助的醫療感受,為醫療工作提供建議。

廣東派遣援外醫療隊50年,留下許多感動瞬間

"當它受歡迎時,當地人口肯定更喜歡中國醫生。赤道幾内亞醫療隊代表張聰珍在講話中回憶起一年中的那段時光。他說,當地人習慣于頭頂上的重物,是以腹股溝傾斜的發生率非常高。"我每天做多達九次斜面修複,加上四個急診室,每天做13次手術。

加納醫療隊代表魏建瑞表示,作為第一個協助加納醫療隊的隊長,他設定了"和平、幸福、價值"的目标,既為後續醫療隊奠定了基礎,也讓加納人民了解了中國醫生和中國文化。

援助多米尼克醫療隊代表楊震、中西非心髒中心"愛心線"專家代表林春瑩、"送島""明線"專家代表陳衛璇、援助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公共衛生專家劉偉,國外抗疫醫學專家代表彭志強講述了自己穿越山川的故事, 做愛的使者。東莞市衛生局、中山市衛生局、省婦幼保健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等機關對國外醫療工作作了專題介紹。

與會者一起參觀了廣東省外派醫療隊50周年圖檔展,觀看了紀念廣東省外籍醫療隊派遣50周年的宣傳片。

記者:朱曉峰

攝影:徐偉

通訊員:廣東維信

作者:朱曉峰;徐渭

廣東健康頭條

來源:南方Plus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