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32歲,于2020年3月10日首次到醫院就診。西醫婦科檢查診斷為宮頸糜爛,做過3次微波治療,但最終複發。雕刻:面部枯萎黃啞光,自稱白帶長期用量較多,伴有腰酸和疲勞,肢體寒戰,小便時間長,大便。舌頭淡紅色,苔藓和白色,靜脈緩慢而虛弱。該證書屬于脾髒虛拟濕花,以東加肉桂、好姜、龍牡丹等藥品十條,藥起訴後白帶明顯減少。上面加了牙龈、鹿角膠、黃疸等,即使過了1個月,腰酸、肢體感冒也消失了。2個多月後做腹腔鏡檢查,宮頸糜爛全部愈合。半年後,微信私下走訪,患者也不例外。

宮頸糜爛屬于中醫"腹痛"、"病"、"帶下"等疾病。治療需要根據女性生理特點和體質的不同,辯證治療,完全抛開西醫的理念,主要通過增脾氣、曬濕、暖腎帶、實心切割帶、排毒等治療方法,臨床上往往能得到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