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把手訪談】康河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雷:跑出高品質“加速度” 打造宜居宜業“人城産”模式新中心

作者:錦繡青羊

近年來,位于城市西部的新城綠羊一直在迅速變化。青羊新城将按照規劃發展一體化生産城市,着力打造以總部經濟為核心,以"四大主導産業"和新興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打造西部現代服務業新高地。

康河街,作為清陽區行政區劃後建立的街道,如何在經濟載體和支柱企業的優勢下找到自己的位置,"破局而行之"的發展?康河街道黨委書記陳磊充滿信心:"我們将圍繞青陽區文博、金融、企業三大主導産業發展布局,充分利用所轄的無遺世博園、馬廠大壩TOD、光華大道等交通、産業、空間資源,在生命支撐、交通網絡、品牌産業上打造一個宜居的'人民城市生産'示範新中心,走出'加速'的出路。

依靠城市新區的裡程碑

樹"人城生産"概念實踐标杆

近年來,TOD的規劃已發展成為描繪幸福公園城市圖景的重要"基礎"。今年早些時候,成都TOD再次大放異彩,首個最大的TOD項目計劃集中宣布,位于康河街的馬廠大壩TOD站是該項目之一。

【一把手訪談】康河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雷:跑出高品質“加速度” 打造宜居宜業“人城産”模式新中心

康河街黨工作委員會書記陳磊正在接受采訪

未來馬廠大壩TOD站将依托城市建設的核心理念,更新綠羊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宜居中心"人民城市生産"模式、"高效轉移場景""創新創業場景""文化創意場景""優質消費場景""宜居生活場景""健康體育場景"六大生活場景有機融合, 以大健康産業鍊為核心,打造未來新城的幸福生活。

對于馬廠大壩TOD站項目規劃建設,陳磊告訴記者,康河街将依靠THE項目吸附,依靠流線型打造消費場景。依托地下商業街、地下通道、空中走廊等慢速移動載體,規劃布局多樣化的消費模式和消費動态,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的消費場景,實作商業空間與交通空間的有機融合,為居民優質"上下班路""回家路"做好服務支撐。

【一把手訪談】康河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雷:跑出高品質“加速度” 打造宜居宜業“人城産”模式新中心

陳磊說:"未來,轄區的居民将享受到更加低碳的綠色環保,出行友善,無需走出地面即可直接到辦公空間,還可以購物、約會、就餐,享受豐富多樣的工作生活支援,在家中公園前的綠地玩耍, 覺得很舒服。"

發展區人民城市生産離不開充滿活力的産業,為此,提升新城綜合能源水準,增強經濟實力,打造品牌産業是康河街未來布局發展的"核心"。陳磊告訴記者:"根據康越的整體定位和規劃,認真研究醫療健康産業的子行業,借助TOD配套的商業載體,借助TOD和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配套的商業載體,重點引進一批輕便醫療美容和醫療研發項目, 打造大型健康'生态園',占領城市西部智慧醫療高地。"同時,在強化"國際非遺物"品牌的同時,深耕轄區生态資源,規劃組建城市上班、景區工作的高端CBD總部基地,實作居民的驕傲、遊客的依戀、嗅覺者向往的中心城市獨角獸和高能企業總部的首選住宿區。

創新的多類型場景創作

擴充廣泛的優質服務

社群發展的立足點,始終是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是承載群衆美好生活要求的最集中的機關。康河街面積9.02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6萬人。既有經濟适用房社群,也有商品社群。對此,康熙街注重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疊加,打造15分鐘社群生活服務圈,努力打造工業社群城市。

【一把手訪談】康河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雷:跑出高品質“加速度” 打造宜居宜業“人城産”模式新中心

過去中秋假期,康熙街西陽光區,衆多居民聚集在社群陽光房,一起DIY月餅,為鄰裡慶祝中秋節。這個活動室曾經是小區閑置的車棚,考慮到小面積有3000多個住房單元,很多人沒有共享活動空間,庭院黨支部決定将車棚改建為共用活動室,設定在閱覽區、親子區, 繪畫區等,成為居民閱讀,下棋,參與社群活動的打孔場地。居民何平說:"我經常和鄰居們一起來這裡下棋,練書法,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巴石。"陽光住宅的建立是康熙街在社群治理中開辟了服務百姓"最後一公裡",深化場景,創造新的賦能探索。

如何在社群治理上下功夫,讓更多的居民在家享受到各種配套服務,對街道有明确的規劃。陳磊表示,圍繞"幸福生活十大工程",建立"1加4加N"社群打造支撐體系,目前,文樂生活服務中心和馬廠生活服務中心正在加快建設,在建設形式、功能性産業、空間布局上精心設計,将民營、教育、醫療、體育、 文化等五大特色主題集場景于一身,形成15分鐘社群生活服務圈,促進社群公共服務。

"你看,這就是我們正在建設的社群樂平新區美效果圖,利用小區的'角落材料',将頭頂層美化,變成一個可見面、可商量、可讀的社群美容空間,居民可以享受悠閑的居家生活。陳磊一邊指着效果圖邊說:"接下來,街道還将在更多的庭院中挖掘美學資源,打造社群美容空間和社群花園,打造設計優美、環境之美、民俗風情、生活之美的'四美社群'建設,讓居民真正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

綠羊傳媒記者 黃成偉

編輯:張思遠 回顧 張國祥 審計 胡薄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