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季的《中國好聲音》結束後,争論依然在耳邊回響。有一種強烈的觀點認為,宿務不幸地被"拉黑",并成為項目團隊的受害者。甚至有人說,這一季的《好嗓子》就是要赢李健的,曾丹隻是緊接着是《污光》。
作為一個"音樂盲"的老人,我不同意上述觀點。我想再談談這種看法。首先,我想對宿務的孩子們說聲"對不起",事實上,我非常欽佩人們的才華和知識。我知道你是一個"神童"的人,16歲進入清華(初級班)。你的音樂天賦也是顯而易見的。2017年,你因為演唱了一首以清華大學為主題的歌曲《水與木路》而迅速在網上瘋傳。你的中式混搭嘻哈風格,以其傳統和酷炫的元素,讓很多人感覺不一樣。你還為電影《底層聯盟》演唱了主題曲《底層英雄》。在本季的《中國好聲音》中,你對周傑倫《停止戰争》和埃米納姆經典《說唱之神》的改編,給全國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對你沒什麼意義,但我真誠地希望你能成長得更好,走得更遠。我以下的話聽的可能很不好聽,很不給你面子,你隻有當一個淡淡的老人胡說八道才好,沒關系。但我必須說出來。
我注意到你有意無意地提醒大家,李健是你的清華兄弟,你對自己的勝利充滿信心(有"非我"的意思),雖然我感覺有點不舒服,但也明白少一點年輕的瘋子也是應該的。這完全不影響我對你唱歌的看法。你把你未來的計劃與音樂聯系起來:制作音樂,用AI(人工智能)制作音樂。利用技術推廣音樂,傳播音樂之美。我不這麼認為。"中國好嗓音"一直把音樂"正念"作為選擇歌手和創作的基本标準。在我看來,"去"這個詞似乎是從這個節目中出現的。所謂"走心路",優雅的演繹就是"心靈的音樂"。音樂必須是人類情感的表達。技能、技巧隻能服務于"情感表達",沒有辦法取代人類的情感表達。如果AI可以代表人進行創作,那麼"藝術家"的職業就可以被淘汰,讓機器人去創造和表演吧。
如果你真的想做音樂,首先,首先要深入生活,了解人們的感受,他們的情感藝術化,為他們創造,為他們唱歌。這是藝術家唯一正确的道路。
至于你這次被淘汰了,隻是因為你的歌唱風格閱聽人狹窄,有喜歡的年輕人,卻很難吸引到像我這樣的"老家夥"的興趣。你可能會指責我們"不懂音樂"、"不懂藝術"、"缺乏修養"。但是,你應該明白,像我這樣"不懂音樂"、"不懂藝術"、"缺乏修養"的人畢竟占了人口的絕大多數。你留給我們鑽"象牙塔",哪怕"陽春雪"能有多大的"社會價值"。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自我欣賞總是不好的。
因為《宿霧》已經成為文學藝術思想的"象征",是以我插了一句話,談談個人觀點。對于宿務,我真誠地緻以最良好的祝願。我期待着你在事業上的輝煌成就!
撰稿:宋明
十月 27th 2018
-
- 更精彩,請關注今日頭條"八公山願景",歡迎交流!
(點選右上角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