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底,被軟禁的李香蘭急切地等待着北平的包裹。
這位歌手,因為海灘上那首《夜來香》這首歌,沖走了領頭的華,被關押在虹口的一個看守所,窗外可以看到行人慶祝抵抗的勝利,但她當時處于恐慌狀态,聽到車子的聲音都吓得躲在角落裡, 以為是犯罪現場的軍警。
就在幾個月前,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艱苦的抗日戰争終于圓滿結束,伴随着抗戰的勝利,在上海,日占時期參與日本電影制作的漢塔電影人開始逐漸接受當局傳喚調查,李香蘭因參演《大陸三部曲》等僞滿洲宣傳片, 8月底與《中國電影公司》日本員工一起被捕,對她的指控是當時的報紙"中國強奸"。

抵抗運動勝利後的上海街頭
其實李湘岚也曾被指控"間諜罪",但随着調查的深入,發現她在演藝生涯中沒有參與政治活動,是以"間諜罪"被撤銷。接近年底的童年好友、俄羅斯白人女孩柳壩來探望她,也帶來了新的資訊:柳壩會去北平找李香蘭的父母拿一份重要證件,隻要能找到這份證件,李香蘭就可以免除"中國通奸罪"。
這份被李香蘭當做救生稻草的檔案,終于在她期待佩戴的時候到了,1946年初,李香蘭收到了一個木箱,裡面打開了一個童年時代的日本娃娃,腰帶裡藏着一些東西:那是《山口素子》的複制品。
李香蘭(左)與陳雲軒
看着她失傳已久的日本原名"山口淑子",被囚禁的李香蘭忍不住情懷,在軍事審判後不久,雖然公衆仍然對她參與電影奉承日本人感到憤怒,但鑒于她被證明的日本身份,軍事法庭最終宣判她無罪并釋放了她的家。
面對法庭上觀衆的一片嘩然,李香蘭隻能低頭道歉,而含着淚水,1946年3月,她登上了撤離的"雲仙丸"号,離開中國傳回日本,船的警笛聲,也從此隔絕了兩個世界,一個是前半生被公衆斥責的"中國通奸"明星, 山口淑子的名字叫李香蘭,另一邊是救贖的後半部分,被日本右翼"日本強奸"政客大鷹淑子侮辱。
當我們回顧她曲折的一生,從山口到李香蘭,再到大鷹女士,三個名字都反映了她的三個生命。
而通過李香蘭在不同時期留下的三份真誠的忏悔,可以讓我們從曆史的迷霧中,瞥見一下這一夜的真實生活:她不僅僅是網絡傳聞中的"中國通奸明星"那麼簡單,雖然她的前半生被撕裂在戰争的土壤中,但後半生從泥濘的鬥争中為重生贖罪。
<h1級"pgc-h-arrow-right>"我将站在北平的牆上,死在中國和日本的炮彈下"</h1>
1934年,入侵的日本軍隊的蹄子正在越過長城,向北,中華民族血淋淋的青年紛紛加入抗日戰争,曾經寂靜的北平市一直處于戰争的邊緣,此時李香蘭14歲,由父親安排依靠潘玉貴, 把"潘淑華"這個名字學進北平女子中學。
十幾歲的山口夫人
她的真名"山口淑子"是嚴格保密的,在大學校裡,沒有人知道她的日本身份,我們不知道這個"潘淑華",就是以著名少女歌手李香蘭的名字命名的。
對于李香蘭來說,戰争的蔓延奪走了她平靜的校園生活,面對激烈的抗日戰争的氣氛,她感到越來越不安,一場政治研讨會,我們讨論了如果日本入侵北平牆怎麼辦?所有人都喊着與日軍的殊死搏鬥,隻有李香蘭一直低着頭。
終于輪到她說,李香蘭想了半天,終于給出了一個與其他人不同的答案:我會站在北京的城牆上,死在中國和日本的炮彈下。
李湘蘭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在她的身體裡,原本的家庭和成長的經曆已經種下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自我:一個是日本女孩山口,一個是中國歌手李香蘭,面對時代的危機,她個人的命運,注定要逃脫,無法掙脫。
山口女士為什麼會成為中國明星李香蘭?這必須從她的父親開始。
1920年2月出生于中國東北沈陽,父親山口文雄,曾任滿族鐵路公司進階職員,是日本"東印度公司"在中國東北,是日本入侵東部三省的核心機構,可以說山口出生在一個徹底的殖民家庭。
但出乎意料的是,山口是一個真正的"親華學派",他的祖先是日本現代相石出生的漢學家,家族代代相傳的中國文化,如山口文雄的父親山口對中文的熱愛,欽佩中國文化。
山口女士和她的父親山口文雄
山口一到中國,目睹了日軍的罪惡,對鐵血國的侵略感到不滿,開始同情中國平民的困境,通常與中國人密切接觸。1932年,撫順日軍為報複平頂山居民的抵抗,制造了血腥的"平頂山大屠殺",山口文雄因嫌疑"敵",被迫接受日本憲兵的調查,最終被免職。
此時,山口淑子,剛滿十歲,她繼承了來自中國本土家庭的文化,還在耳邊和耳朵裡學會了一口流利的北京官方語言。
Destiny的車也為這個日本女孩敞開了,失去了山口文雄的工作,随家人搬到奉天居住,住在山東軍閥李繼春家中,今年農曆新年,一身紅色的中國禮服山口書子,被李宜春當場公認為義女,名叫李香蘭。
從那時起,這個從語言到外表幾乎與中文完全相同的日本女孩,用中文名字改變了她的生活。
而如果一個人的一生中,沒有比發現自己熱愛和擅長什麼更幸運的事情了,李香蘭無疑是幸運兒之一,她很快就發現了有所作為的天賦:唱歌。
在她的朋友柳巴的建議下,她是一名教師,在俄羅斯女高音波多列索夫夫人的門下崇拜,然後脫穎而出,1933年,她在老師的獨奏會上受到尊敬,電台策劃科科長親自拜訪她,來到電台唱歌,想表揚她作為歌手。
李湘蘭和柳壩多年後合影留念
簡單的李香蘭沒有想那麼多,但父親看到了結局,這份看似慷慨的禮物,其實已經暗中出價了:原來僞滿洲成立後,為了推廣所謂的"充滿善意的日子",奉天廣播急需打包一位懂漢語和日文的中國女歌手, 為了美化日本的統治,打消中華民族的鬥志。
可惜的是,雖然山口文雄先堅決反對女兒被包裝成中國姑娘,但藏起來先是藏不住十五,然後全營巨人、全鐵股份有限公司成員甘正彥親自挨家挨戶"邀請",面對一個小而老的生活,山口文雄不敢拒絕這樣的"邀請",于是李香蘭走進了奉天廣播電台, 錄制了十幾首精心挑選的《滿洲新歌》,于是開始了這位歌手的職業生涯。
但唱着這些宣傳政治歌曲,年輕的李香蘭很快就變得疲憊不堪,她本能地想到了逃亡,1934年在父親的幫助下,她終于以"學校"的名義,踏上了從奉天到北京的火車,人生戲劇,走到了這一步。
<h1級"pgc-h右箭頭">"日本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優越性和不平等......這是一個令人作嘔的人。</h1>
1938年,成為明星的李香蘭被電影公司安排赴日,受到羞辱,這讓李香蘭深受感動,晚年至今記憶猶新。
那次探訪是李香蘭一生中第一次回國,那天她像往常一樣穿着旗袍,經過日本海關後,負責"再入境"的警察看到她拿着一本日本護照,特叫"出李香蘭",她受到了嚴厲的訓斥。
訓練有素的李香蘭起初很困惑,覺得自己沒做錯什麼,然後聽到:原來警察以為她是"優越"的日本國民,卻穿着"劣等"的中國服裝踏上了日本的土地,這是一種侮辱!他指令李香蘭立刻換上日本服裝,最後專職人員過來詳細解釋李香蘭在中國是"親善"演員,終于能夠進入海關。
李香蘭通路日本海報
在他的晚年,在他的回憶錄《傀儡李香蘭》中,李香蘭憤怒地承認:"日本人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優越感和不平等感是多麼明顯!"這是一個令人作嘔的人。"
為什麼日本人李香蘭會憎恨他的國和民族呢?究其原因,隐藏在她的"中國之星"星之旅中。
完整的公開活動
1934年,李香蘭從奉天進入北平學習,頭幾年到北平,雖然她暫時擺脫了日本宣傳機關的控制,但僞滿洲日本人怎麼會輕易忘記這首夜莺般的歌聲呢?她星光熠熠的旅程被陰謀家悄悄地提上了議事日程。
不久,滿洲電影協會來到川島的情人梅桑丘,告訴李香蘭,一部音樂電影正在制作中,邀請她擔任女主角,不需要露面。滿洲畫協會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加強思想文化宣傳的特設機構,1937年僞滿洲采取所謂"電影國策"、"全面上映"這一号召,制作了一系列宣傳片,鼓吹"王道樂圖"、"東亞共榮"。
其實,單家恒發現李香蘭,并不是隻是找一個如此簡單的創作歌手,他們心裡都在找一個最好的女主角。
因為與珊家恒此前為人所知,李香蘭答應演幕後歌唱,1937年冬天,她從北平回到東北長春,到拍攝現場才驚呼自己被騙了,"全屏"才是給李香蘭扮演的真正的女主角!就這樣半桅杆,李香蘭拍攝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蜜月列車》,她才華橫溢,聰明才智,在導演的指導下,影片很快就拍完了,李香蘭從此成為"全屏"的頭号女星。
在棋局下好的命運中,此時李香蘭并沒有抗拒生活:閃耀着鎂燈,鮮花和掌聲,名聲和浮華如鴉片,少女們很容易沉浸其中,李香蘭無法避免庸俗,她過着衆人矚目的明星生活,享受着觸手可及的擁抱和愛。
攝影:李湘蘭
而進入人生的快車道後,她又拍攝了《白蘭地之歌》等宣傳片,甚至與當時的日本男演員、《東寶》電影公司明星名古川合作,該片在僞滿洲上映後,李香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名氣。
然而,這種名聲在中國人面前的營救計劃下,他們投給李香蘭更多的是名字,她拍的這些電影都是正宗的殖民主義電影,塑造的也是所有日本侵略中國,願意做一個死去的奴隸的恭維女人。與她相比,同期的中國女演員,從胡蝶到李莉莉,從周薇到陳豔豔,都積極投身于拯救國家的電影,即使在日本的炮火下,依然沒有放棄拍攝愛國主義電影,激勵着抗日戰争老兵的前進。
李香蘭《大陸三部曲》
在李香蘭"全秀"時期的作品中,以《白蘭地之歌》和《熱沙誓言》為代表的"大陸三部曲"尤其遭到了當時的愛國者的拒絕。
比如中國女人桂蘭飾演的《白蘭之歌》李香蘭,她的父母去世了,家裡被毀了,有一次她被流氓騷擾,碰巧遇到了日本船夫長野哲夫,在不可避免地愛上了他之後被救了出來。有一天,長谷哲夫被中國軍隊伏擊無處可尋,桂蘭傷心欲絕,電影現場,長谷哲夫對憤怒的桂蘭,在她臉上打了一巴掌,大喊你還是固執到什麼時候!
這一次日本人的耳光,不僅打在了演員李香蘭的臉上,也打在了所有觀看影片的中國觀衆的臉上,因為此時李香蘭被電影公司包裝成"中國女演員",他們故意捏造她作為中國人的身份,她吹捧為宣傳"滿滿"。《天商報》的發言人大肆宣傳說,當時介紹的李香蘭的口徑是"天生出名,父親是奉天市長,能說一口流利的日本華美",在這種攻勢下,大家都認為李香蘭是中國人。
而随着1938年一次訪日之怒,日本公安像一盆冷水一樣喝酒,熄滅了李香蘭的星夢,她看到中日沖突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她究竟是何等的"善意之星",卻"滿滿"的雙手粉飾了侵略戰争的傀儡。
同時,在中國,面對中華民族的危機,公衆對李香蘭"中國強奸"的說法同樣喧嚣,面對激烈的争議,李香蘭陷入了内心的掙紮和痛苦,開始深深怨恨說她是中國人的虛假宣傳,也為自己隐瞞了自己的國籍而深感不安。
就在這時,一位東京球迷的來信,打動了困惑的李香蘭,信中寫道:"人的價值沒有反映在轟動的世界中,也沒有成名,如果他們不能站穩腳跟,結果隻會受時代的擺布。"
于是,李香蘭迫切要求向中國人解釋她身份的真相,1939年,在北京的一次新聞釋出會上,她和北京新聞俱樂部李主任強烈提出,她想趁機宣布自己是日本人,但當場反對的從業人員滿是,他們指令李香蘭: "絕對不贊成,你不是中國人不!""
記者會快要結束時,一位年輕記者大喊:"李香蘭小姐!你是中國人嗎?你為什麼要拍那部诽謗片,你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在哪裡,想知道你到底在想什麼!"
李香蘭什麼也沒聽錯,隻為向記者道歉。
在上海期間與張愛玲合影
與其一味執着,不如明智地放棄,在新聞釋出會後的第二天,李香蘭正式向全屏遞交辭呈,自1944年起,因為唱了李金光的名曲《香之夜》,再也沒有拍過"完整版"宣傳片。她在海灘上走紅,成為與周偉、白光、姚麗等人合作的"海灘七星",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因其參演僞滿洲"大陸三部曲"等美籍華人電影被捕。
<h1級"pgc-h右箭頭">"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我的國家和祖國終于握手說"</h1>
1972年,在日本東京富士電視台的一次現場直播中,一位女主持人看到周恩來總理和田中首互相相擁抱時,背對着鏡頭,淚流滿面。
"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我的國家和我的祖國,終于握手說了好話,"她抽泣着說。
女主人叫大鷹秀子,雖然丈夫的名字又改了名字,但她是回到日本後山口秀子李香蘭的。
李香蘭正在香港拍攝
1946年,回到日本後,李香蘭将自己的名字還原為山口淑子,她曾經是一名歌手,靠拍戲和歌唱,甚至去了香港和中國好萊塢發展,但也經曆了五年失敗的婚姻,在壓抑的生活中,她在紐約巡演了戲劇《香格裡拉》,遇到了當時的日本駐聯合國外交官, 1958年,Hiroshi Oyeon接受了他的求婚。
從此,電影明星山口淑子逐漸消失,為中日和平的終身政治家大鷹淑子登上了曆史舞台。
婚後,她和丈夫一起走訪了世界,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也看到了更多的平民苦難,回國後,她受富士電視台邀請主持新聞節目《三點你》,1970年到中東采訪阿拉法特,還到巴勒斯坦難民營采訪難民。
偉大的鷹女士參觀難民營
但比起中東,她還在想一個帶水的中國,她傷心地說:"中國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騙了中國人,心中有一種内疚感。"
有句話說得好,也許人不會改變,隻會越來越像自己,在戰争中不能孤軍奮戰,更是見證了政治背後風雲密布的大鷹女士,當掙脫了戰争的牢籠,她的後半生,一直對着中國文化, 把中國人民的善良放在心上,忙着中日友誼事業。
在大鷹女士眼中,雖然日本是祖國,但中國是祖國,當日本風俗被羞辱的一幕,她曾經問自己:"如果有一天日本迷失在中國,中國人會像日本人對待中國人對待日本人一樣嗎?"當她自己的經曆給出了答案時,她的餘生充滿了對日本侵略的厭惡,以及中國人的贖罪,這促進了很多中日友好工作。
就在那時,奧耶恩的政治哲學引起了自民黨田中派系的注意,1974年7月,她被邀請競選參議員,這在《哪一個Everle》中從未見過女演員在日本競選國會議員。
而競選過程也是曲折的,雖然老鷹女士沖到了前線宣傳,但臨近了一天結束的時候,她們的選票仍然滞後于預期,當她聽到時,兩個字變成了地鐵車廂,給地鐵乘客選民推廣。
經過幾天的努力,她以微弱的優勢當選!田中聽到這個消息後,忍不住興奮地沖到她的肩膀上一拳:"幹得好!"
在接下來的18年裡,霍克女士再次當選參議院三屆議員,她的政治行動一直是外事委員會與中國友誼的積極推動,甚至在日本議會中挑釁反對者指責她"背叛",但這些有争議的聲音,對于暴風雨的伊格爾女士來說,就像一陣微風, 沒有動搖她的決心。
老鷹夫人參觀長春電影
同時,《大鷹書子》的友好工作,也得到了中國有關方面的重視,1975年,告别了中國近30年的"大鷹樹子",跟随自民黨議會小組通路北韓,短暫停留在北京,同日中日友好協會孫華平前來訪, 兩人聊起了那個夜晚。
到1978年,大鷹女士終于來到中國,率領日本環保代表團通路中國,當一群人參觀"全秀"的舊址長春電影制片廠時,她非常激動地說:"我有兩個祖國,中國和日本,是以去中國應該說'回去'中國。"
此時,大鷹女,曾經山口淑子和李香蘭,多少故事随着時間的煙雲而逝去,在重溫故鄉的那一刻,她如何希望用後半生的贖罪來彌補前半生的誤入歧途。
1992年重訪北京老房子
更有價值的是,在退出政壇後,大鷹女士仍然站在揭露戰争罪惡、弘揚中日友誼的前線,她長期擔任亞洲婦女基金會副會長,敦促日本政府向當年在軍隊服役的慰安婦公開道歉。
而在 2005 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厚顔無恥地宣布參拜靖國神社, 85 歲的鷹書子,也盡管右翼人士再次攻擊她為日本,在媒體上發表了他生命的最後一篇長文,勸告小泉不要參拜,因為那會深深地傷害中國人的心。
晚年,她接受了《鷹夫人》的采訪。
<> h1類"pgc-h-right-arrow"的結論</h1>
2014年9月7日上午10點42分.m,大田女士在東京去世,享年94歲,她悄然離開,正如名曲《夜來臨》唱着:南風吹涼,夜莺齊聲歌唱,月下的花朵一直在做夢,隻有那天晚上才有香,彌漫着芬芳。
縱觀她一生,當風暴來臨時,李香蘭的前半段在兩國命運之間轉了轉,也順之而行,嚴格來說,對入侵中國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她的寶貴之處在于,鷹娘的後半生,人生的後半段陷入了贖罪和悔改的錯誤。
已故的李湘蘭,留下的不是功德的本性會被未來評論,面對有争議的生活,她曾經在自傳中總結自己:"一個被時代愚弄的人,被一個虛假的政策所迷惑,如果噩夢蘇醒,可以有機會反思當時的行為, 但也很高興。"
我是《行走者艾倫的曆史》的作者,關注我,分享心靈的曆史,行走廣闊的世界。
近期分享回顧:曆史的光與影
片後:不願寫進自傳的過去兩段,隐藏着她的大智慧和小智慧
金嗓子周偉:隻有三十歲,為什麼要放棄唱歌,要生活唱歌?
光宇遠方:别忘了散落在海外的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史上大"撿漏":25斤,買錢龍和宋慧宗心肉
本文參考:山口女士。戰争與和平之歌——李香蘭、心靈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