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影城和迪士尼是世界兩大頂級公園,但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各自的優勢和特點。
誰更大?
在全球範圍内,迪士尼比環球影城更大。
世界上有六個迪斯尼樂園和五個環球影城,迪斯尼樂園的總面積比環球影城大得多。迪士尼在全球擁有六家酒店,總面積近150平方公裡,而環球影城總面積約6平方公裡。
世界上最大的迪士尼樂園位于美國奧蘭多,總面積為122平方公裡,與楊浦區兩個地區相同。

是以,迪士尼有更多的遊客。2019年,迪士尼接待了超過1.57億遊客,使環球影城成為世界第四大主題公園公司,擁有5124萬遊客。
在營收方面,迪士尼也更有利可圖。在2019财年,環球影城從59.3億美元獲得了24.6億美元,而迪士尼樂園則從262.2億美元和67.6億美元中賺取了262.2億美元。
誰擁有最多的IP?
除硬體設施部分外,IP創造是主題公園的靈魂支柱。
在全球範圍内,迪士尼手頭的IP資源比環球影城多得多,而且利潤更高。
在全球最賺錢的20個IP排行榜中,華特迪士尼擁有七個IP,包括Wieny Bear、Mickey Mouse、Star Wars、Disney Princess等知名動畫形象。另一方面,環球影業隻擁有漫威宇宙中綠巨人的權利。
憑借龐大的IP池,迪士尼樂園的每張圖檔都歸您所有,無需獲得版權。
環球影城将不得不引入外部IP,由優秀的内容公司提供,環球影城負責後娛樂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其中最著名的是《超級IP變形金剛》和《哈利·波特》。
這導緻兩個公園的IP路線完全不同。《迪士尼樂園故事》(The Disneyland Story)的作者山姆·根納威(Sam Gennawey)曾評論說,迪士尼正在建造森林,而環球影城正在訓練大樹。
在兩個公園的分區設定中可以看到此視圖。迪士尼樂園的劃分一般都是基于故事情節,圍繞未來、奇幻、冒險等傳統童話主題,可以在不同的樂園中重複使用,穿插迪士尼人物在其中。環球影城的分區以強大的IP為中心,每個主題區域都是一個獨立的IP世界。
誰能刺激遊客的二次消費?
引導遊客進行二次消費是遊樂園的主要任務,迪士尼在這一點上非常強大。
迪士尼2019财年的門票收入為75億美元,而二級支出為187億美元,占總收入的70%以上。其中,知識産權授權開發和專有紀念商品收入為45.2億美元。
對于環球影城和迪士尼來說,衍生品比經營公園本身更有利可圖,特别是在疫情爆發的背景下,線上銷售專有商品已成為主題公園的重要收入來源,"出售周邊"是必須做的事情。
迪士尼在衍生品營銷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根據第三方釋出的2021年TOP75 IP全球許可方報告,2020年許可商品的零售額為540億美元。NBCUniversal以75億美元的銷售額排名第六。
一部沒有Duffy熊基礎的作品,可以裂解整個家庭,創造數千美元搶走中秋明星Delo的營銷案例,這反映了迪士尼在迎合客人群體口味方面的實際情況。
東京迪士尼披露的資料顯示,近年來,迪士尼遊客群體中男女的比例為3:7,女性遊客的比例逐年上升。也就是說,誰抓住了女遊客的胃口,誰能賣出更多的周邊,天上星德洛也順應了這一道理。
環球影城在二級支出中所占份額的細節尚未公布,但很明顯,環球影城要趕上迪士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日本的情況
日本有環球影城和迪斯尼,比較更有趣。
迪士尼日本位于東京,建于1982年。日本環球影城位于大阪,于2001年開業。
雖然大阪環球影城第一年的年客流量為1102萬,但經曆了高開張率的下降,次年下降到764萬,在接下來的十年左右,它基本上保持在800萬左右,無法與迪士尼樂園超過2000萬的高人氣相提并論。
對于大阪環球影城早期"不着火"的原因,日本網友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比如環球影城的表現不如迪士尼那麼精彩,一旦賣過期食品,非常遊樂設施都有高度限制......
近年來,大阪的環球影城開始走本土IP的道路,情況發生了變化。
2012年,大阪環球影城開始将日本本地IP與海外IP相結合,開設了以史努比(美國)、凱蒂貓(日本)和芝麻街為主題的主題公園,吸引了超過975萬遊客,這是十年來的首次高增長。新的哈利波特校園建于2014年,再次創下曆史新高,人口超過1270萬。
從那時起,日本本土的IP一直是大阪環球影城的常客,并通過各種改編增加了遊客體驗。例子包括"新世紀的福音派戰士"的VR過山車,舞台劇"海洋之王","名偵探柯南"的秘密房間逃脫和4D電影"攻擊的巨人"。
從那時起,大阪環球影城的客流量和門票價格都在上漲。
在2020年的爆發下,大阪環球影城和東京迪士尼都面臨巨額虧損,而大阪環球影城則選擇投資5億美元打造"超級任天堂世界",再次依靠新IP走出自己的路。
專欄編輯:張晟 文字編輯:吳丹軒
來源:作者:吳丹戎 連俊祥 林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