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4歲的黃俊英還仍然堅持在相聲舞台上,後繼乏人是他一生的心結

作者:粵一箫

悠久、博大精深的粵國文化,過去從來不缺少偉大的傳承人,如粵語"古"世界的戴鬥張月凱、林兆明,粵語相聲的開拓者黃俊英、楊達。如今的張月凱和林兆明已經去世,楊達已經退休20年,而84歲的黃俊英依然在相聲舞台上站着吱吱作響的身體,依然擔心找不到接班人。其實,除了粵語相聲,貫穿整個粵國文化,也給人一種"花凋謝,水斷了"的無奈和歎息。

84歲的黃俊英還仍然堅持在相聲舞台上,後繼乏人是他一生的心結

1936年10月6日,黃俊英出生于廣東省羅定市。16歲開始演粵劇,師從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品超學習粵劇表演藝術6年。1958年,22歲的他去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音樂展,與北方人接觸特别喜歡相聲。于是,他帶着比他大一歲的楊達回到廣東,開始學習相聲藝術,他們把北方相聲變成了我們今天熟知的粵語相聲。

84歲的黃俊英還仍然堅持在相聲舞台上,後繼乏人是他一生的心結

幾十年來,黃俊英和楊達深入農村、街道、山區、礦山、工廠、部隊、學校等,進行了上千場演出。1985年,他首次将粵語相聲帶到香港和澳門,在該地區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從那時起,他将粵語相聲帶到了新加坡等海外地區,這些地區受到當地華人的歡迎。黃俊英的笑聲可以說滲入了廣東的每一個角落,用粵語散落在了各地。特别是他在1992年珠江台灣舉辦的"百萬紫"節目、"笑嘴常開黃俊英"電視晚會,節目播出後,幾乎整個粵語區的觀衆同時被他逗樂。

84歲的黃俊英還仍然堅持在相聲舞台上,後繼乏人是他一生的心結

黃俊英在多次采訪中透露,他人生中一個人都解決不了最大的結,那就是粵語相聲之後的人缺人。20年前,他考慮過以自己半個世紀的搭檔楊大的身份退休,但自從楊大退休後,讓觀衆笑不到一半的粵語相聲仍然需要他繼續支援他。他因為手術已經休養了兩個月,在此期間,整個粵語相聲組連節目都沒來得及演出。即便是現在,如果沒有黃俊英的相聲組,連門票都很難賣出去,隻要觀衆聽到黃俊英,幾乎整個場景都爆裂了。

84歲的黃俊英還仍然堅持在相聲舞台上,後繼乏人是他一生的心結

幾十年來,黃俊英收受了無數的徒弟。鐘新甯、郭鳳凱、林雲紅、李豔玲、何寶文等老年人早已過了休息年齡,而像他年輕的徒弟潘微網誌這樣的年輕人隻有十歲左右。在廣東電視劇中也有活躍中年人陳建雄、李福貴、何志峰、劉汗等。雖然他們在廣東都很小,也很有名,但許多觀衆表示,他們會考慮讓他們自掏腰包買票。

84歲的黃俊英還仍然堅持在相聲舞台上,後繼乏人是他一生的心結

而他們的師傅黃俊英,不僅多才多藝,還集各種特技于一身。無論是相聲片段、幽默獨幕喜劇、和聲、口語技巧、樂器、粵劇、粵語音樂、舞台劇、地方方言甚至書法都是一種精通,在我們的粵語中是"四周刀,張刀都很犀利"。像他的代表作:"廣州好玩"、"打破正常"、"借電話"、"肥飯"等成為相聲界經典。至于他的徒弟,如果讓觀衆在沒有黃俊英表演的情況下講一個相聲獨幕喜劇,很難分辨出來。其實,每個廣東人都希望粵語相聲也好,其他粵文化也好,可以繼續發揚光大!

84歲的黃俊英還仍然堅持在相聲舞台上,後繼乏人是他一生的心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