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許多奧運會上,體操的技術難度是不言而喻的。在平衡木材比賽時,運動員需要在高1.2米,長5米,寬10厘米的交叉木上進行各種翻轉和跳躍困難的動作。
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選手關晨晨作為第一場資格賽選手進入了體操女子平衡木決賽,中國隊将于8月3日16:50.m對金牌發起沖擊。
7月25日,中國選手關晨晨參加平衡木比賽
除了需要力量和柔韌性的支撐外,木頭比賽的平衡性更多的是對運動員平衡能力的考驗。對于普通人來說,平衡也是衡量健康的重要名額,與血壓、血脂、血糖一樣重要。
《生命時報》采訪了專家,分析了平衡對健康的影響,并邀請奧運冠軍推薦了四項行動來幫助你鍛煉平衡。
受訪專家
張一民,北京體育大學體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老年病學副主任瑪麗娜博士
為什麼平衡對所有年齡段都很重要?
站立,行走,蹲下,坐下...這些日常運動的完成,離不開正常的平衡能力。
從醫學上講,平衡是指身體協調來自前庭器官(其運動狀态和頭部在空間中的位置)、肌肉、肌腱、關節中的傳感器、視覺和其他方面的刺激的能力。
根據瑞士期刊《神經病學》序言中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每年約有57,000人因平衡下降而死亡。美國馬薩諸塞州眼耳醫院的研究人員測試了18至80歲之間的平衡,發現40歲以後,一個人的背心功能迅速下降。由于背心是平衡受體,其功能的降低可以直接導緻平衡的減少。
平衡性好的人,身體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更強的人,會更自在地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因為實作平衡需要依靠視覺、肌肉力量、神經系統等多種機制互相協調,一旦平衡力下降,會産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嚴重甚至緻命。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團體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個人平衡木闆冠軍鄧琳琳說,平衡對所有年齡段的人來說都很重要。它可以提高年輕人的運動能力,減少運動損傷,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
平衡性差,身體承擔3大風險
一個人生活的平衡在變化,根據波動的趨勢主要分為三個時期:
快速生長期:大多在5~14歲;
波動期:受運動強度的影響,在18-25歲到46-50歲之間,不同的人會表現出不同的平衡變化;
下降期:50歲以後出現的可能性更大。
一旦身體的平衡能力較弱,就會使身體面臨以下健康風險:
1 前庭器官感覺能力差
内耳前庭器官不僅有助于身體保持平衡,而且還與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有關。
例如,當一個人在車裡時,前庭器官受到過度運動的刺激,這會影響神經中樞并引起暈動病。
研究表明,前身功能差的人不僅不平衡,而且更容易出現頭暈,耳鳴,耳聾和頭痛等症狀。
2 關節損傷的機率更高
平衡不足會導緻運動受限和運動減少。當長時間不活動後再次鍛煉時,或者當運動量略有增加時,很可能出現韌帶,半月闆損傷和軟骨磨損,關節疼痛等骨骼和關節疾病的症狀。
在我國,跌倒死亡是65歲以上人群受傷死亡的首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還報告說,全世界每年有超過30萬人死于跌倒。
3 大腦的反應能力下降
研究發現,反射和平衡是相關的,而平衡的減少會減慢大腦的反應,這反過來又會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
上述不良影響會進一步導緻平衡能力下降,如果不及時控制,将形成惡性循環,導緻過早衰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平衡不足還會增加老年人肌肉流失,虛弱和無法工作的風險,進而導緻骨折,腦損傷甚至死亡。
兩種方法自檢平衡力
有兩種方法可以确定你的身體的平衡能力是否良好。一旦你發現你的平衡不好,首先找到一個可能的原因,并要求你的醫生确定是否需要藥物治療或康複。老年人還需要請醫生幫助預測是否存在頻繁跌倒的風險。
平衡測試
該測試可以保持以下3個姿勢10秒的正常時間,少于10秒或不完成,以表明平衡差異。這三個姿勢是:
雙腳并攏站立(圖1);
半腳站立,前腳跟内側靠近腳趾後部(圖2);
全腳站立,雙腳沿直線,前腳跟與後腳趾相連(圖3)。
測試人員可以與手臂或其他方式保持平衡,但不能移動腳底。
閉眼站立試驗
并排平放雙臂,雙腿直立,腳趾向前。閉上眼睛,另一條腿跪着,腳離地,不與另一隻腳接觸時,雙腳由習慣支撐站立。
記錄從地面到腳部或支撐足部運動的站立時間。測試3次,間隔超過5分鐘,以獲得最佳結果。
女性保持>12秒,男性保持>13秒是正常的,時間越長表明平衡越好。
奧運冠軍教你4個技巧來鍛煉良好的平衡
鄧琳琳說,相比跑步、遊泳等需要比較大的時間的運動,隻要有足夠的心髒,以下各式均衡的運動就可以完全融入生活,看縫合才能進行。
單腿站立
這是鍛煉平衡和幫助伸展腿部後部肌肉的最佳方式。看電視,等公共汽車,工作休息,甚至刷牙,做飯等時間,都可以練習。
隻是練習可以堅持15到20秒,然後延長到30到60秒,閉眼運動會增加難度。
一般來說,50~60歲的人,閉上眼睛和雙腿站立30秒,20~35歲可以達到1分鐘,說明平衡能力正常,否則需要加強鍛煉。
蹲
深蹲有助于加強雙腿,可以在看電視時完成。關鍵是腳與肩寬分開,注意膝蓋不要超過腳趾,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能持續多久。
深蹲、半蹲、深蹲、弓形深蹲等動作也可以使腿部肌肉更強壯,進而改善平衡。
仰卧起坐
腰圍相當于一個人的"中軸",很多動作都需要通過它來控制,提高腰圍力量是運動平衡的關鍵點之一,比如仰坐等。
動作要點:腰部力量,手輕便放在耳朵的一側,不要用力抱住頭部。
此外,仰坐的"變異動作"也有很好的鍛煉效果,即準備姿勢與仰坐相同,然後用左右手一手一手一手觸摸膝蓋。在床上騎自行車的動作也有幫助。
側卧,擡起雙腿
側躺,身體呈直線,一臂肘部支撐地面,另一隻手臂放在腰部,雙腿伸直,再将一條腿擡到最高點,重複10~15次,另一側重複動作。
編者按:張宇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拒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