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北京市文物局科研人員系列風采錄
2020年“學術科研月”開展以來,廣大科研從業人員認真貫徹落實“政治鑄魂、學術夯基、人才固本、制度立正”的指導思想,潛心學習,刻苦研究,學術科研能力和水準得到不斷提高。為激勵廣大科研人員銳意進取,真抓實幹,不斷推動首都文博事業高品質發展,科研處在前期推出走近“學術帶頭人”後,再次推出北京市文物局科研人員系列風采錄。此次科研人員風采展示中,既有為人師表的“一對一”導師、青年科研人員突出代表,還有兢兢業業始終奮戰在科研工作崗位的部分進階專業技術職稱人員。事業需要榜樣引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他們的風采吧。
人物介紹
滕豔玲,1966年出生,1988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文學學士,研究館員。畢業後即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業務部門工作,至今30餘年。1993年,任課題組長,完成北京市文物局《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藏品數字化管理》課題,将藏品進行數字化管理。

主要科研成果
作為副主編和唯一撰稿人,參與編著《石雕圖錄》一書。完成總論、專論和全部圖版說明的撰寫,該書被納入北京市文物局推出的《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系列——《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石雕卷》。參與國家級課題項目《新中國出土墓志•北京卷(一)》的編輯出版工作;完成相關研究論文多篇,如:《北京地區石雕藝術漫記》《漢代石人漫談》等;完成《俄羅斯東正教北京傳教團研究》課題,課題成果形成十萬字《俄羅斯東正教北京傳教團研究》專著;參與國家哲學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元明清遺存藍劄體梵文解讀與研究》,承擔真覺寺金剛寶座及清代正殿殿基須彌座梵文拓片整理及真覺寺、清大正覺寺寺院曆史以及金剛寶座研究,結項成果為《古遺梵文文物釋證稿》附錄2:《真覺寺金剛寶座初探》;出版《真覺寺金剛寶座》;參與北京市級課題項目《北京文物分志• 石刻志》的石雕、造像、經幢、塔銘、建築構件的撰寫工作。
滕豔玲研究館員表示,下一步将繼續完成修訂《中俄關系史探赜——俄羅斯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士團研究》專著的撰寫,争取早日出版,為首都文博事業建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