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作者:大國布衣

俞占源(1905-1997),平劇著名表演藝術家、國術家,1905年出生于北京石順天府(今北京)的混亂中。年輕時,他曾是北京著名的歌劇演唱家,後來又去香港上台演唱,搬上銀幕。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院",獲得者衆多,尤其是最知名的"七小傅",成龍、洪金寶、元華、袁瑜、袁萍、袁秋等人的弟子幾乎扛起了香港武俠電影的半壁。

01

于占源于1905年出生于北京戲曲家族混亂的北京石順天府(今北京),當時7光是平劇的名字。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平劇大師于占元

1948年,俞占元和許多北方藝術家一樣,為了弘揚平劇文化,南下到當時是英國殖民地、平劇人才稀缺的香港。剛到香港時,于占元似乎很不習慣,是以一開始并沒有做太多,但是他的小女兒餘素秋脫穎而出,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開始在洪忠浩等人的電影公司拍電影。到了1950年代初,擁有國術功底的于素秋,以電影《打女人》的形象打開了自己在香港影視界的人氣。

平劇演出起源于展遠偶爾也出演女兒的電影客串角色,如《秦良宇》、《劍結好關系》等電影。偶爾客串演哪怕是小戲都不是小戲,于占元的愛好還是他熟悉的戲。當時,香港一直是粵劇的世界,平劇的觀衆非常少,缺乏這方面的人才。經過深思熟慮,于占元邁出了人生中的重要一步,在朋友錢倩的幫助下創辦了中國戲劇研究院。

一個北方人第一次來到香港,生活不熟悉,沒人認識他,辦的不是一所名校,是以展遠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院"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能在湛源畢竟也是著名的平劇,平劇作為當時的民族民粹主義,在香港還是很看重的,于占元是實幹家,學校的成立就是培養平劇人才。是以,學校成立後也接待了一些學生,如于素秋的老闆、華南電影廠廠長洪忠浩看到孫子洪金寶壞了,把9歲的洪金寶送進了"中國戲劇研究院"。

一旦學生拜訪老師進線,他們需要簽訂一份生死合同,學習多年,都要聽師父的話,一定沒有反駁。但好在的是,詹遠沒有把孩子們搞錯,為了培養平劇人才,可以說是盡其所能,他的徒弟們每個都有實幹。

雖然"中國戲劇學院"的名聲頗具大氣度,但實際上條件非常惡劣,不僅校舍破舊破舊,學徒隻能擠在一個房間裡一起睡覺,甚至連一張床都不能,隻能鋪在地闆上的地毯上才能熬過睡眠。

為了養活學校,錢倩似乎不僅付錢,還送了一對雙胞胎(金龍銀龍)到他的戲劇學校學習。由于他的孫子洪金寶從小就喜歡國術,是以他讓他和兩個叔叔一起學習。洪金寶與他的兩個叔叔差不多大,他們被稱為三胞胎。

02

在"七小驚小怪"的成員中,洪金寶是第一個追随于占元師父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其他成員稱洪金寶為"師兄"的原因。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小時候,洪金寶還很瘦

洪金寶當時在香港的家族可謂"顯赫"字樣,祖父洪琦(又名洪忠浩)是一名電影制片人和導演,他在上海和香港創作過金龍、華南等電影公司,制作和執導了很多"武吉電影",而洪琦也是于素秋工作室老闆的女兒。

錢湘軒奶奶是中國第一代國術女明星,在香港有"洪媽媽"的名字。當時的很多明星都認為她是幹媽,幹兒子有周潤發、秦香林、張國榮、周星馳等,幹女兒有林清霞、梅豔芳、劉嘉玲等。

洪沈叔叔是著名的影視藝人。早在20世紀20年代,他就将電視劇《小奶奶的扇子》搬上了舞台,然後多次搬上銀幕。由洪申擔任主席的上海戲劇協會是中國早期戲劇界有影響力的戲劇團體。由他編劇的《宋女紅牡丹》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劇情片。

他的祖父洪淑雲也是香港著名的編舞家,他的妻子是粵語電影《紅星》。

小時候,洪金寶很調皮,經常逃學生外事,到家裡去很多騾子。出生在電影世家,未來也想繼承電影事業,不僅是巧合,更是命運的安排,讓年僅9歲的洪金寶,在1958年成為袁的弟子。

在學校裡,不像在家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在湛遠對學生來說一樣,極其嚴格。楊金寶每天從早期的黑修煉就很辛苦,一度想出了辍學的主意,為此他也偷偷跑了三次回家,最後一次媽媽淚流滿面地把他送回去。他心裡知道,母親的眼淚對他來說不是不情願,也不是讓他心疼,而是為他無可争辯的精神而悲傷和失望。

在此之後,洪金寶改變了過去的懶惰,但變得非常細心和勤奮,對修行也開始着迷。

有一次,他倒挂在桌子上練習,練了一個半小時,當時頭和手都麻木了,下頭被桌子的角落弄得血迹斑斑,他不知道,也想知道汗水有多熱。

洪金寶西武的表演意識非常高,短短三年時間,在師傅中精心培養袁、青衣、小生、彩丹、老丹等平劇人物都能自由切換。12歲,他以童星的身份進入電影界,出演了第一部電影《愛的教育》。

另一位驕傲的弟子成龍被當作親子對待

成龍出生于香港,從小就随父母移居澳洲。小時候,他曾經打架打架,是以國小一年級後辍學留在家裡。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成龍與父親

1961年,成龍與家人一起回到香港後,成為一名大師,同年加入詹遠創辦的中國戲劇學院,學習舞台化妝和舞台表演技巧。

在十年左右的大師級中,成龍努力前進,表演能力和國術水準迅速提高,可以成為世界知名的功夫巨星,離不開師父早期的嚴格教學。

由于成龍的父親長期在澳洲工作,成龍的母親每天都在香港照顧成龍。一個遠離海洋的三口之家,已經好幾年沒見過了,他隻能在大洋彼岸的電話裡聽到父親熟悉的聲音。

多年後,父親終于能夠抽出時間從澳洲悉尼飛到香港看望他的兒子。前一天晚上見到父親,成龍轉身另一邊睡不着覺,終于能看到父親多年,成龍心裡極為激動。

在學校裡,成龍的父親見過幾年沒見過,已經和兒子一起長大了,他非常高興感謝俞淵師傅這幾年對兒子的精心培養。俞師傅也肯定了成龍多年來的努力,稱贊他是學校裡最好的演員。

為了表達對詹元師傅的感激之情,成龍的父親在離開前安排了一次晚宴。其實,他來這裡是和成龍的母親一起回到澳洲的,他誠懇地對詹元說:"師父,我和妻子要離開香港,我想請你考慮收養我的兒子作為你的教女。"

俞師傅看着成龍,面對成龍父母真誠的目光,輕輕地說:"他不是表現最好的,但有潛力的,我同意收養他。說完這句話,師父打開一個盒子,裡面裝着一條閃閃發光的金項鍊,他把它扛在成龍的脖子上,好心地說:"從今天開始,你會像對待兒子一樣對待我。"

從那以後,成龍多年沒有見到父母,于占元也信守了對成龍父母的承諾,把他當兒子一樣對待,訓練他。

03

戲劇學校的訓練太無聊了,我們早上5點起床,練習到12點吃晚飯。晚餐後繼續訓練,直到晚上結束。對于這些從七八歲開始訓練的孩子來說,平均每天睡六個小時真的很困難。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成龍旁邊是他的妹妹袁秋

由于學校資金不足,學生的住宿條件很差,所有的老師和兄弟都擠在一個房間裡,沒有床,隻是把地毯鋪在地上,大家通過鋪位一起吃飯和睡覺。

如此艱難的條件下,于占源憑借自身堅強的意志,本着"傳教士揭秘"精神的老師之心,培養了一批香港影視行業有着深遠影響的知名學徒。

進入戲劇學校的學生需要簽訂3年、5年、8年、10年到于占元的合同,一經簽署,不得在此期間變更屬于主人的"私有财産",即使被殺害,家屬也不得起訴。當然,在合同期内,學生的收入也歸師父所有。

後來,成龍和兄弟倆開始在國術上賺錢,一個月65元,但要交60元給師傅,徒弟隻得到5元。

随着年齡的增長,成龍和哥哥越來越覺得這種配置設定不公平,于是集體去找師父,希望能多賺點錢。看着這些大個子的學徒,于占元覺得自己長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月收入提高到了30元。

然而,日複一日的國術訓練和平劇表演學習,既枯燥又看不到希望,不少同學都透露了舞台表演,表現出了自己做自己技能的欲望。

對此,于占元是要看在眼裡,記住在心裡。他想,孩子們跟自己一起練武功和表演,不是為了有一天能上台,成為真正的銀幕明星嗎?現在是他們走出去,看看世界和學習的時候了。

"七小傅"戲劇班的成立,在香港電影界創造了一代傳奇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七小福與于占元師傅合影留念

《七小傅》是在湛遠為徒弟們創作的以戲劇為主的平劇,也是他那群驕傲的學生。有幾十個徒弟,其中最固定的,最好的分别是元龍(洪金寶)、元樓(成龍)、元軒(夏珍)、元奎(尹元奎)、元華(榮吉之)、元德(江祥德)、元武(周元武)七人(注:成龍當時的藝術名叫元樓,元龍是洪金寶師兄的藝名)。到了後來,老成龍5歲的洪金寶大談全是老師闖入電影界,成龍隻叫元龍),當然還有元秋(姓張男),因為表演非常成功,在詹遠組建了"七小傅"戲劇班,不僅讓徒弟們增添了一些表演經驗, 還能賺到一些銀二,真的可以形容為"一把雙劍"。這是"七個小驚小怪"的原型,對香港乃至世界電影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影迷心目中是衆所周知的。

"七小驚小怪"中唯一的女徒弟是袁秋

袁秋,名張轉男,出生于平劇世家,從小就在父親的啟蒙下學習平劇,奠定了西吳的根基。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元秋青年時期的一個女人的形象

袁秋的父母不是香港人,為了靠唱歌為生而來到香港發展,小時候,袁秋的生活非常艱難。

袁秋生活在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父權制思想根深蒂固。元秋的母親相繼生下了兩個女兒,這讓他的父親異乎尋常地想生一個兒子,在元秋出生之前,父親為她想出了一個名字,叫張變男。

可惜那天沒想,張家的第三個孩子還是個女孩,這讓父母感到非常失望,貧困家庭讓他們不得不為三個女兒的養育而煩惱。就在這時,于占元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院"正在招生,張決定送她到湛源學習藝術。7歲時,元秋正式成為湛源的一名學徒。

經過十年的艱苦創業,1967年,17歲的袁秋開始以替身的身份進入電影圈,1972年,首演朱牧導演的動作片《天巅》,24歲時,袁秋在泰國參演了007系列《金槍俠》的拍攝, 成為劉海女孩的祖先。已經70多歲的袁秋,依然和姐夫袁華一起活躍在影視行業,從業五十多年。

袁秋,生于1950年,可以說是洪金寶(生于1949年,據說曾生于1952年),成龍等"七小傅"成員的師姐,在戲劇課上有着很高的聲望。

在劇中洪金寶自己改字的時候,袁秋會說出洪金寶的教育。成龍成為國際巨星,被無數人親切地稱為"大哥",但元秋還是會叫他"大鼻子"。哥哥,除了感情深厚,還作為姐姐的威嚴,袁秋很早就在老師面前樹立了姐姐的威望,到目前為止,"七小傅"成員對師父姐姐都十分尊敬。

04

除了洪金寶、成龍、元秋、"七小傅"成員的元華、元宇成績也很高。

袁華,原名榮繼志,1952年9月2日出生于中國香港,父親是石承平劇的行為藝術家于占元。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元華早期電影形象,多效反黨

元華苗條的身材,是練武生的好材料,能做很多高難度的動作,被公認為武生體内七個小夫中最好的。

袁華早早出道,早在1971年,他就和哥哥洪金寶、成龍、袁铟等人進入嘉裕電影公司做龍虎武俠,在那裡他們遇到了第一位伯樂----李小龍。

1972年,由于元華的體型與李小龍相似,他代替李小龍參加了第一部電影的演出,進而正式進入了電影圈。1973年,李小龍再次出演李小龍主演的動作片《龍虎鬥》。

《龍鬥》展現了元華在動作表演方面的傑出天賦,尤其是高空翻拍表演高于普通人的高度,也得到了李小龍的高度認可。李小龍本想把元華帶到好萊塢發展,但沒過多久,壞消息就傳來,1973年7月20日,33歲的李小龍去世,袁華、林正英、陳慧儀的好萊塢電影夢想成泡泡。

袁華加入弟弟洪金寶的洪家班後不久,在很多電影中擔任替身和配角,電影發展之路平淡無奇。

1980年,袁華終于有機會出演了爾東升執導的電影《英雄無淚》。

遠華的星光之路比較順暢,除了哥哥洪金寶、成龍的随身攜帶,還有密友林正英的呵護。1985年,袁華與林正英、徐冠英、錢小浩、李賽峰共同出演恐怖片《喪屍先生》,飾演任偉勇(喪屍)。1987年,與洪金寶、袁宇、林正英共同出演動作片《東方秃鹫》,飾演大反類型将軍。1988年,他與成龍、洪金寶、袁宇一起出演動作片《飛龍猛犸象》,飾演中國老闆華新武。這期間他主要扮演的是反猶主義的角色,但并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2005年主演周星馳導演的《功夫》包章,才打開了知名度。

等待為自己量身定做的角色,元華等了整整34年。

2005年,元華接受導演周星馳的邀請,在世優師包公的隐秘城市井中演動作喜劇電影《功夫》,讓很多人驚訝于《租一角》竟然是元華老師姐姐袁秋主演。片中兩個人默契,該劇讓人笑得含淚而泣,而精彩的武俠戲,就是讓很多人歎了50多歲卻又那麼快的元華。

憑借在電影中的出色表現,袁華獲得了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第十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獎、第一屆全球華人金藝術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在金藝獎頒獎典禮上,袁華的講話很簡短,卻感動了無數人:"我隻想說:神沒有騙我,我試過了!"

遠華的成功真正诠釋了所謂大儀器的後期成功,至今,近70歲的元華依然活躍在電影行業。

袁宇,原名夏靈珍,1957年7月26日出生于中國香港九龍,1964年進入中國戲劇學院,在展園學習平劇。他于1967年開始擔任兒童演員。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他經常跟随哥哥洪金寶、成龍拍電影。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袁宇和他的兄弟洪金寶和成龍

袁偉很早就進入了電影圈,1967年,10歲的袁偉參演了李小龍主演的《荊武門》、《鬥龍》。作為洪金寶和成龍的弟弟,袁宇經常在他們的兩位導演或主演的電影中扮演角色。

三人的《A計劃》、《夏日複興》和《快餐車》在衆多影迷心目中依然是經典的香港電影。

袁宇也是香港難得的行動指導大師,在行動指導方面的成就高于行動指導。

1983年,袁宇為電影《迷失的香港仔》設計動作,獲得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導演獎

1984年,袁宇為電影《神奇五福星》設計動作,獲得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導演獎

1992年,袁宇執導主演的電影《西藏小子》獲得第2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武俠指導獎。

袁宇的成功離不開哥哥洪金寶的成功,成龍的強勢扛起,在20世紀80年代,香港武俠電影黃金時代,袁宇經常跟着兩個哥哥,既是武俠指導,又是電影角色,三名成員為"鐵三角",與其他七名成員一起小夫, 共同支撐香港電影業半邊天。

洪金寶和成龍愛着弟弟袁宇,甚至他的婚姻也大不了。

袁宇性格害羞内向,表達不是很擅長,連和女生說話都會臉紅,更談不上戀愛了。

1982年,洪金寶找保險業務員彭秀霞,與陳訓琦、吳八晖等人一起拍了劇情片《小心小手》。在這部電影中,洪金寶不僅讓袁薇擔任動作導演,還叫他一對一指導彭秀霞演戲。

作為一個非科爾賓出生的演員,洪金寶為什麼要她演戲?又為什麼要讓袁宇一對一教她呢?這其實是洪金寶打算搭配這對,希望袁宇能在傳戲的過程中和彭秀霞擦出愛情之火。

很快,兩人看着對方,聊起了他們的戀情。一年後(1983年),袁宇與彭秀霞結婚。

2015年,袁宇的女兒結婚了,洪金寶、成龍等七位小加福都來參加婚禮。在女兒的婚禮上,袁宇用紙巾擦幹眼淚說:現在女兒終于結婚了,非常感謝你們和我的好朋友,感謝大哥洪金寶,他幫我找到了好妻子,感謝成龍大哥,他讓我幫他拍了很多電影。

這是老師兄弟情懷,幾十年了,這輩子都不會改變老師的兄弟情誼。他們在湛源泉的師傅知道,應該高興吧!

05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七小福為湛源老師祝生命

自1971年中國戲劇研究院因資金不足而停辦以來,餘文生不得不外出謀生,其中最高成就是"七小驚小怪",兄弟倆在不同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袁宇,是香港頂級的動作導演,袁青(袁平)是香港知名導演,擅長武俠和奇幻題材,成龍闖入好萊塢,最終成為國際巨星,洪金寶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拍了很多受歡迎的好電影。袁華和袁秋,從電影50多年,至今仍活躍在電影圈。

衆人皆謂,名師走出高等學生,作為平劇大師,于占元這一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平劇,而是靠自己培養了一批香港影視界影響深遠的人才。

對于湛源的老師來說,學徒們就像父親一樣,秉承孝順之本,每次在展遠過生日或者過生日,學徒們又忙着找時間陪着師父的生日和生日。

90歲以後,身體已經比過去糟糕多了,甚至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飛到美國接受治療。在七個小祝福中,洪金寶和于占元師傅的關系是最接近的,在湛源在美國治療期間,洪金寶的拍攝再次忙碌,但隻要有時間,就飛到美國去看望于占元師傅。他最後一次拜訪師父時,他已經在胸前了。

洪金寶立刻飛到師傅醫院,看到病床瘦了師傅,洪金寶心痛地走上前想抱抱,但師傅俞占元卻冷冷地推開他,說道:"你是誰?我不認識你。"

洪金寶聽說師父的舊花鏡沒有戴可能看不清,這時洪金寶站在師父面前說:"我是三毛啊師傅!七小福的三毛紅金寶啊!"

于占元難以置信的一眼:"你不是三根頭發,你沒有頭發,怎麼可能是三根頭發?""

洪金寶當場突然倒下喊道:"我是三根頭發啊,我真的是三根頭發你看我!"

直到這個時候,洪金寶才知道,他90多歲的師傅得了老年癡呆症,記憶力嚴重衰退,記不住他了。看到師父被折磨成這樣的病,洪金寶當場流淚,為了陪師父完成最後的旅程,洪金寶把一切東西都推了出去,永遠不離開醫院。

于占元:生于亂世,7個弟子成香港大佬,成龍為他從21樓一躍而下

成龍從鹿特丹21層高的大廈上驚人地跳下,以紀念老師

1997年9月,平劇大師在洛杉矶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2歲。成龍在荷蘭拍攝動作片《我是誰》時得知英詩的死訊,英詩立即停止拍攝,從阿姆斯特丹飛往美國。

此次停擺讓影視公司損失了數百萬港元,但即使影視方拿出各種理由阻止成龍去美國,也不會阻止他送走最後一趟的決心。

成龍曾經說過:"如果不是那四年,今天就不會有成龍了。陳志平是陳紅生的父親,于占元是成龍的父親。"

在處理完師父的葬禮後,傑姬回到荷蘭繼續拍攝《我是誰?在鹿特丹的馬士基大廈,成龍堅持不替身,從21樓驚豔地跳了起來,這一高難度的舉動震驚了現場的所有人,并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評為世界電影史上最危險的動作鏡頭。

成龍當時表示,自己還沉浸在失去師父的痛苦中,這次跳樓是為了紀念最近去世的師傅于占元。

一代平劇大師俞占元雖然去了仙遊西,但他留下了香港電影的财富,卻足以讓他被世人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