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曲藝名家馬增蕙病逝

作者:星星飛翔
曲藝名家馬增蕙病逝

著名單弦表演藝術家、中國廣播藝術集團優秀成員馬增軒同志于2021年2月4日12時20分.m北京逝世,享年85歲。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順應馬增軒先生的遺願,葬一切從簡。馬增軒的兒子謝東歌手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說:"親愛的媽媽,請安息吧,你一路走來。天上仍然有你美麗的聲音。"

馬增軒是該書的作者馬倫登先生的三個女兒。2019年6月14日,在紀念馬倫登誕辰111周年的采訪中,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輪椅上遇見了患有骨癌、無法在舞台上表演的馬增軒女士,她坐在輪椅上緬懷父親馬倫登的藝術生涯,并得到了音樂家的鮮花和祝福。90歲的單弦表演藝術家趙玉明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這一幕也奠定在了趙玉明的孫女于婉的腦海中。

白慧謙從15歲起就一直為中國電台說唱組合的馬增軒伴奏,兩人在舞台上合作了近四十年。他還感歎道:"随着趙玉明和馬增軒的去世,老一輩著名的單弦行為藝術家所剩無幾,屬于他們的時代已經遙遙無期。"

白慧謙告訴北青日報,他和馬增軒合作的單串有"一鍋米飯""籃子""寶玉探針"等曲目。他還清楚地記得,1993年,他和馬增軒、江坤、馮功、尹平、黃紅、牛等陪同中國電台說唱劇團來到台灣,像音樂一樣的張學良先生特邀到他家演出。馬曾玄演唱了一首傳統的單弦曲目,由白慧謙伴奏。兩人通過細緻的演奏,展現了四川方言的幽默和俏皮,讓張學良大笑起來。那次,張學良還讓白慧庚給他唱了幾句東北鼓。

早在20世紀50年代,馬增軒就跟随白慧璇的父親白鳳軒學習藝術。在2010年5月的90歲生日宴會上,74歲的馬增軒正式敬拜白鳳軒為老師。白慧謙在馬增軒的伴奏下,用心感受作品的故事,馬曾謙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會展現在他的筆記中。這樣,他也得到了馬增宇的稱贊。兩人被譽為音樂界單弦表演的"黃金搭檔"。

著名歌劇藝術家、理論家包成傑寫了一篇文章,回憶了馬增軒留給他的印象,"博覽的廣泛學習,馬增軒老師在單弦世界中成就的強有據,藝術的獨特地位。包成傑還介紹,他年輕時聽馬增宇唱《雙巢車》,十多年後聽她《一鍋飯》,大約十年後聽她唱"跳動",表演生動,激情歌唱,傳統八角鼓"說、學、逗、唱"等技巧,一個接一個, "她對說唱藝術的表演做了最全面的展示。"

簡介

5歲從藝術

《一鍋飯》入選中國小教材

馬增軒出生于1936年,5歲從藝術界走出來。她與父親馬連登和二姐馬增芬朱合作,共同創立了"馬排"西河鼓。馬家在北京和天津這兩個地方曾一度出名,對于民間鼓樂藝術可以登上殿堂的極緻優雅,樹立了第一部作品,被音樂界譽為一句好話。

馬增宇改唱了一根弦。15歲時,他被選為中國廣播藝術學院前身中國音樂團的成員,并被胡寶軒,白鳳明,石慧茹,劉洪遠,姜月泉等藝術家叛國作曲。進入中國廣播藝術說唱團後,她的歌聲越來越火純綠,并多次與一些著名歌手一起來到中南海,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陳雲等上司表演,多次在全國音樂節目中獲獎。她演唱的《一鍋飯》成為現代單弦代表作,入選中國小教材。

溫/本報記者 張恩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