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等功臣黃朝耀:從10.19行動突擊連連長到關愛退役軍人協會會長

作者:拂曉哨位
一等功臣黃朝耀:從10.19行動突擊連連長到關愛退役軍人協會會長

劉登雲大師向黃超頒發一等證書

參軍19年,2戰3次,為了一個承諾,默默堅持30多年,60歲以上卻放棄了舒适的退休生活,帶頭成立了公益社會組織,共來訪8000多個電話。他是鄂城區關愛老兵協會會長黃朝瑤。

中央上司層接受了兩項承諾

1959年,黃朝瑤出生于鄂州市澤林鎮的一個農民家庭,正好趕上饑荒,生活極端艱苦。

1977年高中畢業後,黃琦帶着兒時當兵的夢想離開了家鄉,參軍。

1978年11月,該團奉命參加崂山之戰。

黃昭瑤清楚地記得,1979年2月16日,他參加了整個任務,從廣西一路戰鬥到梁山,征服了高地。因為奮勇奮戰火線入黨,赢得了個人三等功。

從前線回來後,鄧小平要求對從越軍中挑選出來的3000名骨幹進行文化考核,黃兆耀順利進入西安陸軍指揮學院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畢業後,黃朝瑤被派往蘭州軍區,後任第21軍第61師第9團連長。

1986年10月19日,黃朝瑤作為突擊連的指揮官,率領官兵攻占了越南陣地55,敵軍增援排,繳獲了12挺沖鋒槍、無線電3。在這場戰鬥中,我們犧牲了6人,包括黃朝瑤的家鄉戰友、副連長趙一忠。

從前線回來後,黃朝瑤被軍區授予一等個人榮譽,他的連隊也被命名為英雄連。同年11月,黃朝瑤作為戰鬥模範代表赴京發表演講,受到鄧小平等中央上司人的親切接見。

無私地照顧母親和寡婦

歲月無法抹去的記憶,回想起參戰的日子,黃兆耀難忘的是戰争友誼,尤其是在10.19戰役中,而黃朝瑤睡在同一個帳篷裡,趙一忠英勇犧牲,讓他深感悲痛。

"當他受重傷并把他擡上擔架時,我看到他的背部被大火炸到了骨頭上。黃朝厓回憶起戰友趙一忠,哽咽道:"我們有約定,不管誰死了,都要好好照顧好對方的家人。"

"哥哥,放心,我會幫你打理房子的。這種對戰友的承諾,黃朝瑤一直銘記在心。

撤軍後,黃朝瑤從連長、總隊長、參謀長,轉為副團長。1995年,他請假回到湖北老家結婚,次年春節前,他辦理了轉軍手續。

為什麼選擇在職業生涯處于一天中的中午時退休?當被問及原因時,黃朝瑤回答說,想親近家照顧一家人,也放心,幸存者的同志和老母親。 

1996年換職後,黃超瑤被派往黃石市黃石港區檢察院,擔任副檢察長。

此後,每年的10月19日,黃朝瑤都會去為趙一忠掃墓,每年元旦,背着一個大包去見趙亦忠的母親,與老人聊天,關心孩子的成長和上學。

在黃朝耀的相冊中,還有數百天戰友趙亦忠之子趙甯的照片。趙一忠去世時,趙甯剛滿100天。

"這不是一個像親人那樣所愛的人。說起黃朝瑤,趙一忠的家人贊不絕口,"傳道人,重新稱道,30多年前的承諾,他一直堅守。"

阿洛維,活下來感覺很幸福

作為榮力個人一流工作的戰鬥模範,黃朝瑤在轉行時可以選擇在湖北省工作,但他沒有貪婪,選擇了正當的事業,當了檢察官。

從1996年成為黃石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副檢察長以來的十八年裡,黃朝瑤一直擔任這一職務。"老黃很簡單。黃石區檢察院院長朱子琪對老人進行了評論。

作為昔日的格鬥模範,如今的模範法警,黃朝瑤還是很低調的。他說,他選擇檢察官這個職業是因為他的正直,而檢察官辦公室作為法律監督機構,一直是他比較崇拜的部門。"與我死去的戰友相比,我很高興,沒有必要貪婪其他任何事情。他說。

黃朝瑤已成為黃石司法系統效仿的榜樣,因為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就在上個月,他被以前的公司邀請回來做一份思想教育報告;上周,他被黃石城檢察官辦公室拉到警察局做演講;本周,他将在黃石地區法院演講。

一等功臣黃朝耀:從10.19行動突擊連連長到關愛退役軍人協會會長

2021年3月5日,黃石市黃石港區檢察院原副檢察長、一等榮譽獲得者、原副檢察長黃超向鄂城市稅務局幹部講述了崂山之戰的故事。

退後一步,繼續為他的戰友工作

2019年9月,從家中退休的黃朝瑤接到鄂城市榮民事務局局長黃志國的電話,邀請他擔任鄂城區退役軍人協會會長。

不假思索,黃朝瑤答應了邀請。他說:"我當過兵,很清楚士兵離家鄉親戚很遠,為祖國站崗并不容易,他們是祖國的捍衛者、捍衛者、人民的兒女和軍人。即使我退休了,我也應該為我的同志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一開始一切都很困難。沒有可知的事例,黃朝耀為協會設定了"全心全意關愛護,服務保護榮民"的工作目标,主持制定了《鄂城關愛榮民協會章程》、《鄂城關愛榮民協會會員大會制度》和《鄂城市榮民就業創業援助管理辦法》。為了了解榮民的思想和優待對象,解決榮民的困境和優先照護對象,支援就業的優待對象及其家屬,黃朝瑤深入14個鄉鎮(街道)、120個村(社群)參觀調研,共來訪8000多個來電參觀, 協調"解決四難"資金5萬餘元,協會發放關懷基金3萬餘元,幫助6人。

雖然沒有那顆橄榄綠的本體,但黃朝瑤為人民服務的第一顆心不會改變,身體的這份責任和責任不會放下!

作者:原版陸青、賴家璇等

王偉功:用血腔寫春秋(《熱血》選集、讀者評論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