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各國如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作者: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

各國如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巴黎老佛爺百貨商場内的新品展示區。

本報記者 劉玲玲攝

各國如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倫敦西區一家劇院外景。

各國如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在因疫情影響關閉近9個月後,巴黎埃菲爾鐵塔近期重新對遊客開放。

各國如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倫敦考文特花園是當地最大的特色商品市場之一。

各國如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迪拜城市景觀。

影像中國

依托便捷的交通網絡、舒适的消費環境、獨具特色的消費産品,一些國家的都市吸引和集聚了來自全球的消費資源,發展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它們有的引領全球消費潮流,有的文體消費持續繁榮,有的獨辟蹊徑創新出彩,呈現出各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法國巴黎

時尚之都引領消費潮流

本報記者 劉玲玲

9月27日至10月5日,新一季的巴黎時裝周舉行。時裝周期間,92個品牌舉辦了時裝秀和線上線下釋出會,其中包括近70場實體展示活動。作為世界時尚之都,巴黎不僅是時尚産品設計中心,也是各大品牌展示新品的“秀場”,引領着全球時尚消費潮流。

依托各類時尚活動、購物節、會展等“賣點”,巴黎吸引着全球消費者的目光。根據法國貿易展覽國際推廣處的統計資料,巴黎每年舉辦400多場貿易展覽會、1000多場大會以及2300多場不同規模的活動,是歐洲活躍的“展覽中心”。巴黎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每年吸引近5000萬名遊客,其中包括約2000萬名國際遊客。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為當地群眾及遊客帶來更具特色的文化體驗,也為傳統消費拓展出更多增長點。

為了讓品牌價值同城市資源實作最優組合,許多高端、時尚品牌的首家實體店都選擇在巴黎開設,“首店效應”又進一步提升了巴黎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商業魅力。優質的消費資源也吸引了世界知名品牌和企業總部在此聚集。以香榭麗舍大街為中心,巴黎擁有蒙田大道、奧斯曼大道、聖奧諾雷街等多個特色商業街區,是向消費者展示魅力的視窗。這些商圈是城市最熱鬧的區域之一,在集聚國際知名品牌資源的基礎上,發展出豐富的時尚文化和節日主題活動,拓展了社交和娛樂等多種功能,提升人氣的同時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

法國城市普遍注重文商旅融合發展。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過程中,巴黎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文化曆史遺産,圍繞知名博物館、美術館、古迹等地标打造商業叢集。無論是别具匠心的紀念品商店、古色古香的酒店房間,還是精心設計的巴士遊或騎行路線,都能讓消費者獲得獨特的旅遊消費體驗。巴黎還将打折季、美食節、動漫節、電影節、體育賽事等各類活動納入旅遊鍊條,提升規模和集聚效應。

巴黎交通便利,乘坐高鐵、火車便能直達很多歐洲城市。近年來,巴黎進一步優化國際機場和公共交通系統,推出了共享單車、自動駕駛汽車,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選擇。改善消費硬體的同時,巴黎在提升消費軟體方面也不斷努力。一些大型購物中心向海外消費者提供多語種導購,退稅、售後、咨詢等配套服務的完善也極大提升了購物體驗。巴黎市内還有數量龐大的免稅店,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為這座城市赢得了更多國際消費者。

資料顯示,2020年,巴黎大區的gdp規模達7090億歐元,占法國gdp的31%。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和消費服務能力使得巴黎保持着較高的商業活躍度。巴黎還注重創新市場思維,積極利用新媒體傳播途徑擴大影響力,緊緊把握全球時尚潮流風向标,不負“時尚之都”的美譽。

英國倫敦

文化産業點亮城市活力

本報記者 許立群

作為世界著名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英國倫敦有許多獨具魅力的消費場所。老牌高端百貨商店哈羅德、福南梅森,舉辦重大足球賽事的溫布利球場、斯坦福橋球場,頗有英式“煙火氣”的諾丁山集市、考文特花園……都令人流連忘返。其中,倫敦西區的劇院可謂一大亮點,是倫敦文化消費的一大支柱。

《獅子王》《悲慘世界》《歌劇魅影》等劇目脍炙人口,到倫敦西區現場觀劇既是不少本地人的重要娛樂休閑方式,也是許多遊客的必選項目。據倫敦劇院協會主席肯尼·瓦克斯介紹,2019年倫敦西區全年演出超過1.8萬場,觀衆超過1500萬人次,平均上座率81%,票房總收入達7.9億英鎊,貢獻稅收1.3億英鎊。劇場的火爆還帶旺了演出手冊、唱片、紀念品等衍生産品以及周邊餐廳、酒吧、超市、旅館、計程車等行業的消費。“通常1英鎊的門票收入可帶動2英鎊的附加消費,是以2019年倫敦西區演藝産業引領的總消費高達約24億英鎊。”瓦克斯表示。

高品質、多元化的産品供給和合理的消費價格是西區演藝産業持續繁榮的關鍵因素。倫敦西區包括49個由倫敦劇院協會管理的劇院,規模從400多觀衆席至2000多觀衆席不等,上演的劇目包括音樂劇、話劇、歌劇、芭蕾舞、現代舞、木偶劇、兒童劇等,為不同年齡和口味的觀衆提供多樣的選擇。2019年,倫敦西區售價在150英鎊以上的音樂劇門票僅占1.1%,40英鎊以下的門票超過1/3,各劇院還通過“新年大促”“兒童月”等促銷活動推出折扣票價,可滿足不同消費能力的觀衆。

西區劇院還以周到細緻的服務見長,不斷提升觀衆的消費體驗。倫敦劇院協會每兩周更新一次《倫敦戲劇指南》,提供西區所有演出作品清單、劇院位置圖及地鐵線路圖等實用資訊。除網上售票外,協會還在地鐵站等人流密集區域設立售票亭,為觀衆購票提供便利。為了更好地服務殘障人士,許多劇院在演出時配有手語翻譯,還有一些則在演出開始前邀請視弱或盲人觀衆到背景近距離觀看舞台布景、觸摸演員服裝和演出道具,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劇情,享受文化産品。此外,為了讓觀衆更自在地觀看劇目,不少劇院還推出了“放松劇目”,其舞台燈光和音樂更為輕柔,觀衆觀看這類演出時不必正襟危坐,甚至可以交談、走動。

倫敦演藝産業的這些有益嘗試不僅讓西區劇院持續享有盛名,也為其他文化産業挖掘消費潛力提供了經驗。例如,博物館等一些文化場所會組織專門面向兒童的活動,以吸引低齡消費者。大英博物館在向觀衆提供電子導覽的同時,還推出為青少年定制的導覽内容。不少展覽館為視覺有障礙的觀衆提供超大字号說明和盲文說明。

随着科技不斷發展,倫敦文化産業還積極引入數字技術。疫情防控期間,國家畫廊等場所開設了虛拟現實通道,人們浏覽官網就能欣賞到清晰度極高的畫作和展品。去年夏季的倫敦逍遙音樂節,雖然因疫情原因取消了現場演出,但在媒體的支援下,人們可以線上聆聽美妙的音樂。

多元化的産品和體驗,細緻周到的服務和持續不斷的創新,讓倫敦在打造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不斷壯大優勢産業,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

阿聯酋迪拜

創新營銷吸引世界目光

本報記者 周 輖

機場跑道上,高峰期平均每80秒就有一架飛機起飛;航站樓内,占地5400多平方米的免稅店24小時開放,不同語種的導購推銷着來自全球約3萬個類别的産品,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停下腳步……國際機場的繁忙景象,正是阿聯酋迪拜作為極具吸引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縮影。

迪拜位于歐亞非三大洲交會點,自古就是連接配接三大洲的商貿中心之一。上世紀80年代起,迪拜在硬體設施上投入大量資金,興建機場、酒店、商場、娛樂場所等,為吸引全球消費者創造條件。如今,迪拜以建設國際旅遊目的地為核心,全球旅遊消費中心的優勢逐漸凸顯,2019年接待國際遊客1619.76萬人次,國際旅遊收入321.08億美元,位居全球前列。“2019年,迪拜免稅店全年交易總量達2428.4萬筆,商品銷售總量超過6457.8萬件。”迪拜免稅店機構服務執行副總裁薩拉赫指出,當年迪拜免稅店銷售額達到74億迪拉姆(約合20.15億美元),約占全球機場免稅店市場銷售總額的7%。

自貿港建設是迪拜城市發展的重要一環。1985年,依托海空港口優勢,迪拜發起建立阿聯酋首個自由貿易區——傑貝阿裡自由貿易區,目前區内入駐企業超過7000家,貿易額占迪拜非石油貿易總額的比重超過25%,已成為迪拜的經濟中心和世界500強企業聚集地。來自各國的産品加上自由免稅的貿易環境,帶動了區域内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活躍。經過多年經營,迪拜境内已有各類自貿區30多個,涉及商貿、金融、醫療、媒體、網際網路等多個領域。

周到完善的服務則是提升迪拜口碑的軟實力所在。迪拜對許多國家遊客采取免簽、落地簽或中轉免簽政策,機場通關便捷暢通;景點常見多語種訓示牌與介紹材料,從業人員可以用不同語言提供熱情細緻的服務;酒店設有旅遊櫃台,為客人提供多樣化的旅遊産品;商場裡則設有銀行、電信營運商甚至移民局的辦事櫃台,遊客可以在休閑購物的同時辦理延長簽證、兌換外币等業務。

多元化且穩定的社會環境,使得來迪拜工作生活的國際消費人群持續增長。迪拜有常住人口約330萬,其中約80%來自國外。當地政府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條件,引導外國人置業定居。據統計,迪拜人口的年增長率超過5%,快速增長的人口為當地消費市場不斷提供動能。

迪拜還采用許多大膽創新的營銷理念吸引世界目光。迪拜擁有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最大人工島棕榈島、全球首家七星級酒店帆船酒店等一批“世界之最”,并積極邀請外國影視劇組前來取景拍攝,令城市形象深入人心。迪拜還以城市的名義贊助世界知名球隊和大型體育賽事,打造先進體育場館設施,為體育名将提供備戰訓練場地,積極舉辦國際賽事。一系列舉措既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

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