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客戶深圳新聞網2021年9月19日(記者王志明)三十點剛好,正好在當時,啟航開設新分社。9月19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成立30周年慶典在人民大廈舉行,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成立30年來,已有1805家孵化器,28家國家、省、市級孵化器,4個空間。它計劃到2025年擁有3,800家孵化公司。深圳市資本營運集團董事長胡國斌,湖南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廖克勤,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改革學會理事長張靜安,科技日報社社長曾志勇,神智科技集團董事長陳明麗, 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等出席了會議。1991年,由宋健和李珞等時國家科委上司規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準許,原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創辦了中國深圳市科學技術開發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一直緻力于通過市場導向的機制,探索科技成果的商業化、産業化和國際化。經過30年的風風雨雨,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和科技産業培育,中國科技發展研究院通過不斷的探索、總結、試錯、修正,形成了"以建構創業孵化鍊為手段,打造創業孵化生态, 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孵化"模式和機制,建設"創業孵化風險投資資産管理"三大企業闆塊,實作企業孵化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共赢。近年來,中國科技發展研究院取得了快速發展,将"一園一醫院、一基金多平台"的合作模式推廣到全國,初步建立國家科技孵化網絡體系,重點覆寫粵港澳三角洲、長三角、環渤海、華中地區。"3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推動我國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産業化、國際化的宗旨,牢牢把握科技成果轉移、科技企業孵化和科技産業培育,初步探索并形成了'創客空間-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全過程科學與産業園。 以科技企業孵化鍊為載體,打造成果轉型與科技産業孵化生态,推動創新鍊與産業鍊與資本鍊有效融合的成果轉型和産業孵化模式。該模型具有方法可複制性,機制市場化等特點,并将産出複制到全國各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斌表示,中國科學院目前擁有1805家孵化器,其中國家、省、市級孵化器28家,創意空間4個,生态合作夥伴200餘家。在管理基金規模17億元,已投資2.9億元,累計投資100多家企業。胡國斌肯定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成就,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為推動科技與經濟融合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為先進選拔前沿科技研究孵化儲能産業,成立于2011年11月深圳市安信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市首家引進并投資的儲能熱能企業。作為中國科技發展研究院孵化投資的明星企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明麗表示,安森是千家孵化企業中的一小部分,經過十年的産業孵化,安信一步步實作科技成果産品化、商業化、市場化、國際化。2018年,Aernon推出戰略投資機構注冊增資2億元,成為中國該細分市場最大的熱能儲存公司,2019年,安信核心技術登陸環保部官網,是環保部官網推薦的唯一清潔熱技術重點技術企業, 為高科技的商業化和大規模發展奠定基礎。随着公司發展對産業落地需求的增加,2020年安信新材料公司總部遷至山東東營仲恺孵化器,實作産業延伸和拟上市總部延伸至異地孵化平台繼續發展孵化。中恺醫院為企業搭建了一座新的發展時期橋梁,企業要降低政府的溝通和認知成本,企業要集中精力研發、産品、公司管理,CSI為孵化企業準确對接政府資源和需求,不僅幫助政府地域做好産業更新和再孵化工作, 為再孵化企業的成長推動産業延伸發展,助力市場化、規模化程序。2021年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成立3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年。展望未來,楊斌表示,中國科院将繼續堅持推動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産業化、國際化的使命,在"十四五"期間,中國科技發展研究院繼續在全國各地布局創新創業孵化服務網絡,實作"強化孵化能力"的目标。 做大資産規模,做更好的公司業績",并計劃到2025年将連鎖孵化器的數量增加到58家,孵化科技企業3800家,管理風險投資基金50億隻。每年對孵化企業的投資增加到9億多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6億元,企業孵化部門向資本市場靠攏。